“用程序和代码演绎青春的精彩”—访《“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力及中国人口迁移分析》项目参与研究生

14.12.2015  17:13

       2015年10月19日至2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英国访问期间,于帝国理工大学接见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郭毅可教授,并听取郭毅可教授关于《“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力及中国人口迁移分析》项目的汇报。我校计算机学院两位14级研究生李睿智与吕圣卿,随同郭毅可院长前往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进行“一带一路”项目开发,主要完成人口迁移的大数据分析、“Google Earth”可视化等工作。该项目在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进行展示,并得到习主席对大数据研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工作的赞赏。        在此次项目中,还有两位“特别”的参与者,他们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两位14级研究生——吕圣卿与李睿智,从暑假至今先后奔赴北京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开展相关研究,为项目进展作出了大量的工作。那么,得以参与国家级重大项目,与习近平主席面对面的两位同学究竟有哪些过人之处呢?
       初次见到李睿智,他正在计算机学院实验室的两台宽屏电脑前忙于项目,待到我来时却立马放下手中的工作热情招呼我。虽是陌生,却让人感受到师兄的亲切。采访吕圣卿之时,他同样在实验室忙于项目编程,投入的神情让人感觉到他的思维如溪水般流淌,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严谨、专注、乐观、和善、谦虚,便是他们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进一步交谈中,对于他们的日常以及项目有了更深入地了解,也感受到了他们得到这次宝贵历练机会背后的努力。   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吕圣卿与李睿智目前就读于我校计算机学院,他们都是上大计算机学院本科毕业,研究生继续留在上大深造。在得以参与本次“一带一路”项目之前,两位同学均积淀了深厚的专业基础,日复一日的勤学苦练让他们能够抓住此次宝贵机遇。        现实是此岸,梦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努力与行动则是架在中间的桥梁。吕圣卿从大一开始就开始编写程序,每日进行至少10小时的编程工作,打下了扎实的编程功底。他在各种网上判题系统OJ上刷过数百题,是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战队的核心成员,主要掌握的语言有C++、JAVA、Python、PHP、JS、HTML、Pascal、MATLAB等。与吕圣卿的学习理念相同,李睿智秉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求学精神,善于学习并总结学习经验。李睿智的编程之路从大三开启,最初为了完成课程项目选用.NET框架编写选课系统,通过大量阅读他人的代码并进行模仿,逐步加深自己对于程序的理解。“第一次编写程序总是苦难的,但是要学会模仿其他人的程序,实现各项功能,并不断进行优化。”原先没怎么接触过程序的他在完成选课系统课程项目时,事先做好详细规划,并用了六周的时间完成了程序。在大四的一年中,李睿智进入导师实验室并接触各种项目,掌握JAVA、C#、Python、JS等语言。在研一阶段进一步学习过程中,李睿智学长更加强了自身能力,在科研成果与综合表现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两位同学均对自身有良好规划,为自己每日学习付出点滴,日复一日便积水成渊。他们通过自身不懈努力,收获了宝贵的财富。
  一带一路”项目进行时          《“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力及中国人口迁移分析》是由帝国理工大学数据研究所联合中方高校及科研单位联合进行项目,该项目利用大数据与建模方法分析了“一带一路”战略对眼线各国发展的影响,并对过去中国五年内中国人口迁移情况进行研究,反映了“一带一路”政策的国际影响力。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学院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该项目并开展大量工作,充分展示了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以及上海大学的综合学科优势。        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研究生们在郭毅可教授、许华虎教授以及陈一民教授的精心指导下参与到项目研究,李睿智与吕圣卿两名同学因为优秀的编程能力有幸被老师推荐深入项目组,从暑假开始先后奔赴北京与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进行项目研究。该项目主要完成“Google Earth”的可视化,将一带一路沿途的每个国家相关数据,例如国家的GDP或是人口迁移,用不同的颜色或是图案可视化展现,并用动画效果渲染。李睿智主要负责“一带一路”战略影响力以及中国人口迁移的数据分析,使用d3.js等大数据可视化工具完成部分省市人口迁移和平均工资统计图,以及“一带一路”背景下各国GDP与教育程度的统计图。吕圣卿同学则负责利用Python语言与KML标准等技术,实现服务器的编写与项目整合,并对各台主机上的“Google Earth”访问服务器进行位置与动画同步,使得64个屏幕组成的超级大屏上能够同步显示动画。此外,为保证向习近平主席汇报多个项目研究成果时的流畅演示,吕圣卿完成了控制页面的开发,辅助各项目间的顺利切换。该工作在习近平主席访英国帝国理工大学时由郭毅可教授负责汇报,并得到了习近平主席的认可。
  追求卓越,他们在路上          周恩来总理曾说:“只有身体好才能学习好、工作好,才能均衡地发展。”在与两位同学的交流中,发现他们在生活中也积极上进,除去休息,大部分的时间都用于学习工作、充实提高自己。李睿智喜欢涉猎各领域的书籍开拓视野,他说:“学会收集已有的资料,拥有良好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条件。”吕圣卿酷爱编程,从大一到研二,每天至少有十小时也专注于编写代码,坚持不懈的练习也让他成为了同学眼中的“编程大牛”。        优秀的同学大多是全面的,两位同学不但在学业上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其他方面表现也十分优异。李睿智研一平均成绩90分,荣获2015年度国家级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发表EI核心期刊一篇,参与全国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智慧城市”项目并荣获优胜奖,完成了两个著作权,一个专利申请目前进入实施性审核阶段……吕圣卿曾荣获曾获得2011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赛区北京赛区银奖、2015年度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上海大学第六届研究生算法设计与应用大赛一等奖、“泮池言学”TED讲坛优秀讲者并参与创业项目。此外,吕圣卿的工作能力也同样出色,他担任计算机学院学术部的部长,课余时间善于组织各种学术活动带领同学们一起学习研讨,让计算机学院的学术氛围更为浓厚。 
       关于未来和梦想,两位同学的目标也是清晰而坚定,李睿智希望能够成为BAT研发部门的开发人员,而吕圣卿的梦想是创业,目前也已经拥有一个小型的创业团队,正在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努力。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计算机学院的精神“追求卓越”,在路上,用编程和代码演绎着青春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