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当地青年加入到职业化农民行列

10.02.2015  17:03

      嘉定区制定多项扶持政策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目前一户家庭农场耕地控制在100亩至150亩之间。但由于粮食种植户少,年龄大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加入到职业化农民的行列中,是整个嘉定地区所关注的问题。为此,嘉定区专门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对于家庭农场的经营户在地租、考核奖励、社会保障方面都给予优惠。据悉,到2017年,嘉定区计划建立217家达到市级要求生产粮食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到全区水稻最低保有量的50%。

  本报讯 随着城市的发展,郊区农业越来越被边缘化,加上本地务农人员的不断减少,已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2014年,在嘉定区农委的积极推广下,徐行镇已有10名本地户籍粮食种植户发展为粮食生产家庭农场成员,2015年还将继续深入推进粮食生产家庭农场工作。

  2014年下半年,经徐行镇农办对家庭农场的宣传,大石皮村村民米月明、伏虎村村民王志平等10名粮食种植户成为徐行镇首批家庭农场成员。米月明原是个村干部,自2008年退休后,便在一家企业找了份保安工作,但一年到头也挣不够2万元。从2012年开始,老米在村内承包了90多亩粮田,当上了职业农民,虽然已经60多岁,但靠着辛勤耕耘,当年便有了六七万元的收益,老米笑着说自己现在可是全家经济收入最高的了。

  老米细细和笔者算了笔账,种子、农药都由政府供给,收割、运输、烘干、销售都由政府统一安排,每亩地租还便宜,只要自己肯干,哪能不赚钱,对于今年的收成老米充满了信心,“应该能有个十来万元吧。

  徐行镇农办工作人员介绍,参与家庭农场的农户,租用一亩地一年的成本较以往要少了约250元,若是以一户120亩为例就是减少近3万元。而且区、镇技术部门为农户种植提供全程农业技术指导。

  老米今年一共承包了144亩田,跟随老米来到他所耕种的田间,郁郁葱葱的麦苗已清晰可见,笔者注意到离老米农田一路之隔便有一个灌溉机口,农田灌溉十分便利,只要三四个小时就能完成整片农田的灌溉。“如今种田不同以往,全程机械化,要亲自动手的就是些日常田间管理,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和田间施肥等。”老米说。

  徐行目前家庭农场分布在大石皮村、伏虎村以及和桥村三个村,根据徐行的实际情况,通常一户家庭农场耕地控制在100亩至150亩之间。但本地粮食种植户少,年龄大仍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加入到职业化农民的行列中,亦是整个嘉定地区所关注的问题。为此,嘉定区专门制定了多项扶持政策,对于家庭农场的经营户在地租、考核奖励、社会保障方面都给予优惠。据悉,到2017年,嘉定区计划建立217家达到市级要求生产粮食的家庭农场,家庭农场经营面积占到全区水稻最低保有量的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