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名学生195张课表 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探索"走班制"

17.11.2014  09:12

  东方网11月17日消息:星期一一大早,浦东复旦附中分校高一(2)班的一对好朋友小沈与小李“分道扬镳”——一个上英语、一个上地理;第二节课,两人在数学课堂上聚首;第三节课,又分别奔向物理B教室和物理C教室……在这里,高一高二两个年级195位学生,都有一张度身定制的课程表。

  去年起,浦东复旦附中分校探索“大走班”,在自然班基础上,根据学生需求,以课程为中心组织教学,班级怎么分?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问号处处,摸索中前行。

   学校:“老师等学生

  周一下午,教学楼107教室,化学老师罗芸芸正等待她的A班学生。与传统高中不同的是,这里的教学楼,没有高一(1)班、高二(3)班等班级教室,只有数学、化学、信息等学科教室。而上课,不再是学生等着一位位老师到来,而是学生抱着书本一间间教室跑、找自己的老师。

  这一变化的基础,在于学校的分层教学。副校长虞晓贞介绍,高一、高二每个年级在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四门科目中,各分出三层。她强调,之所以选择这四门课,源于调查显示,学生群体在其中知识掌握情况差异较明显,对分层教学的需求更大。同时,这也非简单按照成绩的高低来重新分班,而是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知识、兴趣上的强弱,来重新组合“学习共同体”,便于老师因材施教,更加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对学生而言,他可能在物理上是C班,但英语则是A班,相对于“一个总分定高低”,青少年学习的驱动力可能会更高。

  据了解,对于去年进校的学生,经过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结合本人意愿,在这四个科目中分别进入A、B、C三个班学习;而对于今年9月入校的学生,则在暑假里已通过电子邮件提出自己的分班申请,结合入校后的摸底测试决定去向。由于今年新生人数较多,为保证教育质量,每个科目均分出了A1、A2、B、C四个班。

  谈及因何做此探索,校长郑方贤说,近年来,沪上名牌中小学优质资源辐射郊区、开设分校的越来越多,但名校办分校不能只做简单“复制”,而是应根据学校和地区的实际情况,有所尝试。举例来说,走班与传统教学设置,前者对教师的需求数量较后者高至少50%,小班化教学情况下,教室也需多出50%。有了这些教学设施、生师比上的保障,或许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群体中的个性化教学需求。

   老师:不烧大锅饭了

  不久前,教高二英语A班的周韧坚老师遇上了件哭笑不得的事儿。原来,之前一次英语考试,小赵同学考得不怎么样,这个调皮鬼跑到她跟前说,“老师,我要去C班了”。“哪有那么夸张啊!”周老师忙鼓励,“你的情况,可以去B班磨一磨,还能再‘杀’回来。

  这里的分层教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欢迎流动,感觉在B班吃不饱了,可以通过申请,参考平时课堂表现、考试成绩,升入A班,反之亦然;二是上下流动以学生自愿为主,虞晓贞副校长说,如果学生不提出,即使成绩不理想,也不会强制要求换班,这不仅考验着学生对自我学习能力、潜力的把握,也给老师们带来了“烦恼”。

  上高二英语的周老师,既教A班也教C班,在她看来,走班已经分好了学习群体,无需担忧两头难以兼顾,自己就必须动脑筋在教学中多些“花样”。例如,同样是教课文,面对C班她会着重词汇语句理解,并定时给学生加强词汇、语法等基本功练习;而对A班,课堂讨论互动、口语练习则会加重分量。几天前的课上,班上学生刚刚办了个模拟记者招待会,台下“记者”、台上被采访者全英语对话。

  面对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怎样让学生强的更强,弱的变强,成为老师们面对的课题,而学生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成长。学生周维萱,高一分班时进了化学B班,她说:“我一向要强,起初心里不太接受,但后来发现B班很适合我的胃口,周三晚上补课时间会有老师讲题,我很喜欢。”周维萱觉得,相比全是A的数理外,自己的化学确实弱了些,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比较难,同一张试卷、同一个式子,自己会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一点一点啃下来。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她终于追上了自己“落下的化学”,顺利申请进入A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成绩已经位居A班前列。

   学生:有“大学味道

  人气王金樊嘉是学校出了名的人缘好、性格佳,他的英语被分在A班,而数理化均在C班。“分到C班也不会觉得老师讲课会有所保留,只是这个阶段你的基础薄弱,对你有不同的安排,在知识点的讲授上不会有差距。”小金说。

  他觉得,大走班模式更有大学的味道:在走班模式基础上,学校还提供预约单,学生可以采取书面或口头预约方式和老师约定时间解答问题。这不,班上李同学数学成绩经常不及格,于是每到自修课,教室里就不见其踪影,一直和老师相约办公室。上次考试李同学不仅及格了,还考了B这一档。“效率特高,有些同学进步很快,身边同学也被带动了。”小金说。

  值得一提的是,当弱化“自然班”的走班推行之初,曾有疑议,这样会不会弱化学生的集体凝聚力、归属感?几天前罗老师收到的一篇周记似乎回答了这个问题。那是女生小王,交周记时她说了一句,“老师,这个礼拜没什么好写的,我就给你写写我的好朋友吧,不过你一定要保密噢”。罗老师接过翻开一看,满满近十个名字,啥性格特点,怎么认识的,怎么相处的,如数家珍,几乎都是各个走班班级和学校活动中认识的。

  “在班级管理中,我们依然有班主任。在教学中,我们有任课老师。在生活指导中,每2-3个寝室配备一位导师,全程管理学生在校生活,也为他们认识更多同伴提供了便利”,虞晓贞说。据了解,除了科目上的走班分层以外,在体育课、选修课上学生同样选择多多,其中,仅体育就有足球、篮球、健美操等7、8个类别可选,而每周两次的选修课更包含分校校内6门,以及复旦附中本部75门选修课共享,这些,都令学生的每一张课表都更加丰富独特。正如郑方贤校长所言,新的高考改革方案,进一步强调了培养目标的多元化,而中学“有选择性的教育”,应是将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