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人才在上理

18.05.2016  10:20

      在“十二五”期间,学校引进了一大批海内外优秀人才及团队,他们逐渐融入理工这个大家庭,潜心教学、勤奋耕耘、锐意创新,为学校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新上理人,只有以学校为家,才能扎根发芽。而对学校而言,只有为人才提供家的温暖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他们才能花团锦簇,欣欣向荣。下面,让我们一睹引进人才的风采。

 

郑时友教授在实验室(王博 摄)

 

      材料学院郑时友教授曾经在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以及复旦大学求学,后到美国马里兰大学深造。2013年底作为海外优秀人才被引进回国。在美国期间,材料学院杨俊和院长就多次邀请他来理工,而同时国内多所高校都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在郑老师经过综合考虑之后,一方面考虑到理工的人文环境,与川大、浙大、复旦以及马里兰大学都很像,历史悠久且很有底蕴。另一方面自己想去一所材料学科刚起步的高校,这样人事关系轻松一些。再者,当从杨院长那里了解到理工的材料学科发展迅速,科研氛围浓厚之后,郑老师就毫不犹豫来到了理工大学。进校之后,郑老师发展迅速,逐渐拥有自己的实验室,并组建了自己的团队。他的科研也进展顺利,不仅承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上海市科委基地基础研究重点项目、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教委东方学者专项等课题研究,还参与了科技部973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创新基金以及美国商务部、能源部与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我所取得的一切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学校引进人才的决心很大,力度也很大。感谢学校以及学院的大力支持,让我的研究始终没有离开新型储能材料的研发与工业化生产这个领域,目前我正往产业化方向推进。”

 

崔立峰教授指导学生做实验(王博 摄)

 

      环建学院环境与低碳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博导、中央千人计划专家崔立峰教授,2013年来到上海理工大学。谈及选择理工的原因,崔教授讲到,当时在美国Amazon作为资深电池系统工程师的他,被学校招揽人才的决心所打动,“当时的院长多次给在美国的我打电话,非常热心,求贤若渴的态度让我很感动。”在对国内高校综合比对之后,崔教授认为理工正处在一个上升阶段,发展定位也比较好,而且比同济交大这些学校更重视引进人才,因此最终缘定上理。据崔教授介绍,团队在去年年底已经建好了近200平方的实验室,所有的科研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2015年团队共出了10多篇论文,并且去年和前年各有一篇高被引论文,为学校提升在高被引论文方面的影响力做出了努力。2016年团队将争取申请到国家级项目,同时科研论文更上一层楼。对于未来环境工程学科的发展,崔教授也信心满满,目前学科还没有博士点,学院和他都在积极招揽人才,他向自己在美国的朋友介绍学校的情况,最终希望招来两三个国家级人才,为学科一级博士点获批助力。

 

 

谷付星副教授在光电新大楼实验室做实验(王丹 摄)

 

      光电学院谷付星副教授本硕博均就读于浙江大学,2012年来到上理工从事微纳传感及非线性光学的研究,目前他是曾和平团队10多个人当中的一员。随着光电学院新大楼的落成,谷老师和团队其他成员都已经提前进驻,现在的他有了自己专门的实验室。“学校给我们这么好的条件,不做出成果说不出去。接下来我们的目标就是沉住气,做最顶尖的科研。” 2015 年谷老师制备出的复合型回音壁模式微腔通过自由空间光照射获得了半宽3.2 nm 的共振光谱,这是迄今为止国际上关于钯纳米颗粒报道的最窄半宽光谱。2016年,谷老师成功入选学校博导,并跻身上理工目前最年轻的博导。接下来谷老师课题组准备利用光学微腔结构与表面等离激元手段结合起来,发展更高灵敏、快响应的氢气传感器。

 

郑岳久博士在做报告

 

      机械学院的郑岳久老师本硕博都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方向是电动汽车电池组系统与电池管理。由于学院并没有相关的教授团队,需要郑老师从无到有开展工作。“在多方的支持下,我们这个小小的实验室才顺利运行起来。”郑老师介绍说。由于有了实验室,目前郑老师的科研工作逐渐进入状态,已发表SCI1区论文2篇,杂志影响因子为6.2,其中一篇接近ESI高被引论文阈值。目前他已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百万级横向项目华为合作研究项目一项,申请专利2项。“目前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开头。未来希望能够代表上海理工大学的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组系统与电池管理研究工作在国内能够有一席之地,作为一个桥接工业与学术的应用研究团队而存在。”郑老师充满信心的介绍道。 

 

丁德锐副教授在图书馆(王博 摄)

 

      光电丁德锐副教授自15年进入上理工作以来,从事的是复杂系统研究控制。丁老师求学及工作期间去过很多高校,非常喜欢理工浓郁百年学府的学术韵味和人文关怀。特别是与团队负责人王子栋教授交流后,对理工严谨治学的科研氛围印象深刻,因此来到了上理。目前丁老师所属的王子栋团队的规模已扩展到40人,未来希望打造成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金涛副教授在做实验(王博 摄)

 

      光电学院金涛副教授是上海青年东方学者,博士毕业于日本群马大学,在日本工作两年多之后,2015年最终选择回到理工就职。金老师研究生就读于上理工,这段生涯让他对学校厚重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校园风景念念不忘。入职后,学院和团队对他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怀也让他能安心参加培训和教学工作。现在金老师的工作、生活都已经步入正常轨道。

 

版艺学院陈建刚老师


      版艺学院的陈建刚老师,上海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专业博士,现在的研究方向是统计量化分析,其应用主要偏向计算机视觉与金融数据。加入上理工大家庭后,陈老师品尝着具有“青椒”特色的点滴生活,虽艰辛,但也充满喜悦。其中,最令他愉悦的是融洽的同事关系和紧张有度的工作节奏。基本教学任务完成后,他可以自主分配和调控时间,有较大的自由度。这让陈老师有更多的机会与身边同龄人一起,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探讨和合作研究,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之前陈老师就和其他同事一起协作完成了一项投影智能交互项目,它结合了技术和艺术,以及年轻人之间协作的快乐,项目十分成功。

 

能动学院辅导员汪力老师与学生交谈(王博 摄)

 

      能动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汪力老师,复旦大学哲学博士,他2013年进入上理工。在同事和领导的帮助下,汪老师逐渐从一位学术气息浓厚的小伙子转变成为一位可靠可敬的辅导员老师。在学院领导眼里,汪老师工作认真负责,能力突出,他指导学院研究生学生会通过科技文化交流活动提升学术氛围,他作为创新团队指导成员组织开展学校能减排科技竞赛并获得特等奖的好成绩。另外作为哲学博士,汪老师连续多年为学校师生开设哲学选修课,并参与了学校多个市级思政重大课题的研究,用自己的热爱和特长为学校的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采访中,我们还采访了一些来校工作多年的引进人才,他们有的潜心教学,兢兢业业,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有的专心科研,在科研团队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在“十二五”期间成为学校人才引进的主力军。韶华易逝,他们不变的是师者传道的情怀,不变的是勇攀高峰、再立新功的抱负。

 

卜胜利副教授在实验室(王博 摄)

       

      理学院的卜胜利副教授博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今年是卜老师在上海理工大学工作的第10个年头。在卜老师担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以来,他与研究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的亦师亦友。他通过用心、用情去精细化培养,使得研究生的毕业质量较高,成绩显著。目前卜老师共培养了13名硕士生,其中1人获得上海市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5人获得学校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占38.5%),6人获得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占46.2%),6人获得学校优秀毕业生(占46.2%),6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2年起设立)。虽然教学任务重,但是卜老师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科研探索,在学校以及学院的资助下,科研项目的层次越来越高,实验室也越来越完备。目前卜老师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所培养的研究生也在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了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

 

喻洪流教授团队合影(王博 摄)


        “十二五”期间,医食学院康复工程喻教授团队不断招兵买马,新引进的5位老师中有三位在国外大学取得博士学位,例如德国柏林工大、英国拉夫堡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近期还有一位来自全球康复工程第一的美国芝加哥康复中心的华人学者正在办理加入团队的相关手续。如火如荼的团队建设有哪些经验可循?团队负责人喻教授谈到,好的团队建设除了要有学校的大力支持之外,也需要团队自身主动作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激发成员创造力,发挥团队影响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康复所专门建立了中英文网站,方便全世界的人了解相关信息。另外,团队经常召开各种国际会议提升影响力。“我们筹办第一届康复大会、第一本康复杂志,成立上海市第一个康复中心,做政府咨询报告……这么多事情,一个人根本不可能,这些都是团队的功劳。正是有了这么多付出,我们在康复领域才有了影响力和话语权,才会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我们这个团队当中来。”

 

康复工程团队负责人喻洪流教授担当新生班主任,图为新学期第一次班会(王博 摄)

新闻中心 王丹采访报道

原文部分刊于上海理工大学报第282期(总第522期)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