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养老看上去挺美但看病烦 你愿意去吗

19.04.2016  23:25

【相关视频】异地养老,你愿意吗?


从上海市区出发,走申嘉湖高速,到达位于嘉兴的一家养老中心,车程80分钟左右,交通十分便利。进入社区,老人们三五成群在廊下闲聊,走近一听竟是熟悉的上海乡音。


这是一家纯民营养老机构,占地360亩,包含健康区、医院区和旅居区三部分。健康区有750张床位,目前入住率达到90%,其中上海老人占了近一半。


优点一:不用排队


96岁高龄的上海人刘阿婆,在这里已经生活了4年。当问起为何选择异地养老时,刘阿婆说,因为这里的床位不紧张,不用排队。


在上海,刘阿婆要想马上住进市中心的公办养老院,的确很困难。因为按照现行养老评估机制,身体硬朗的刘阿婆,居家养老的可能性会更大,而进公办养老院则需要轮候。不过,上海还有不少民营养老院,有空置床位,刘阿婆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优点二:费用便宜


在有限的预算里,寻找性价比更高的养老方式,又离上海不要太远,这是不少上海老人最终选择在长三角城市异地养老的原因。


这一点,82岁的洪阿婆也很有感触,她说此前,她在上海跑了20多家养老机构,盘算了半天,最后还是决定来嘉兴。


而现在,洪阿婆与另一名上海阿婆,在嘉兴这家养老机构,合住一间近40平方的套房,每人每月花费在2800元左右。这样的价格,跟上海市郊的养老院比,的确挺有竞争力。像位于闵行颛桥镇的一家社区养护院,三人间每人每月花费在3300左右,比洪阿婆的要贵近500元。


缺点:看病麻烦


异地养老,看上去虽然挺美,但也有一个不得不说的"麻烦",那就是医保不能跟着人走。


那么,这一藩篱能打破吗?长期关注上海养老事业的市人大代表叶青认为,对于深度老龄化、本身养老资源又相对紧张的上海而言,异地养老很可能成为传统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一种补充。


因此,除了"医保联网"外,信息共享体系也要跟上。另外,是不是可以形成异地养老公共服务的共享信息平台。智能化、信息化手段的利用,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养老服务的思路。


在本地养老床位紧张的前提下,异地养老似乎是一个性价比不错的选择,毕竟养老机构离开上海不远,硬件条件不错、价格又便宜。而目前的麻烦在于,看病配药并不那么方便。


不过,异地医保结算破冰已指日可待,在今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就表示,争取用两年时间,使老人跨省异地住院费用能够直接结算。如果结算问题能解决,异地养老或许能发展成为一个产业,便利更多老年人。


(看看新闻网记者:周文韵 编辑:何黛璐)

版权声明:本文系看看新闻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