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日记】开车回家好过年 “挡酒词”挤走“行酒令”

15.02.2018  08:21

  


  东方网记者袁猛2月15日报道:春节是中国传统佳日,也是中国人迎来送往、应酬不断的日子。在豫东地区,以前说的最多的是“我和谁喝了多少酒,我把谁灌醉了”。但醉酒后骂街、吵嘴甚至斗殴、车祸也成为饭桌上议论不断的话题。如今从街头望至街尾,小轿车的身影随处可见。“今天我开车”成了如今酒桌上最好的“挡酒词”。

   开车回老家越来越多乡村集市也堵车

  临近年关,要置买年货,每逢单双日,镇上便有集市。集市是农村地区约定俗成的一个买卖场合,在某个时间,附近居民都来这里买卖物品。尤其是年关时,集市上更是人来人往。但是这几年最大的感受是车越来越多,路越来越堵。在集市上,随处可见绑着红绳子的车辆。在汽车镜子上、轮胎上绑红绳子,意味着这是最近才购置的新车。街道上来往车辆挂的车牌,全国各地的都有。过年了,一年在外拼搏的游子又回到了故乡。

  车越来越多,但交通也越来越拥堵。看到排着长队的汽车,似乎兜兜转转从城市又回到了城市。过年了,对于指挥交通的交警来说,意味着任务更重。由于车辆多,道路窄,堵点在任何地方都有可能出现。路上又出现了很多“临时交警”,老司机、门卫等都可以充当这一角色。东方网记者采访了很多开车返乡的人,感受最大的是有面子,更多是为了方便。

  “挡酒词”挤走“行酒令

  以往酒桌上声音最多的是行酒令,“哥俩好啊、五魁首呀”,不会行酒令,被灌醉的可能很大。在汽车没有普及、酒驾没有入刑的时候,如果谁说我开车来的,敬酒的人总会说我找人把你送回去,于是这酒还是推不掉。如今,汽车越来越多,酒桌上“我开车来的”这句话很起作用。开车来的人,敬酒者不再强迫其喝酒。酒桌上讨论最多的反而是酒驾入刑,赞同者居多。

  酒驾入刑政策加上“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的大力宣传,酒桌文化也发生了改变。大家以前总是说“多喝两杯”,现在则是“能喝喝一点,不能喝多吃菜”。当然,“开车的”就应“滴酒不沾”。

  后记:东方网记者看到农村越来越多的车辆,除了面子问题,也可以间接说明农民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酒桌文化的转变,表明国家政策能够实实在在的在基层得到宣传贯彻。一句话就是,农民生活好起来了,车多了,喝酒也更要“讲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