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文化研究新论域
2015年10月30日,“第二届上海交通大学文化论坛”在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举行。论坛由媒体与设计学院单世联教授与人文学院高有鹏教授负责召集,获得了上海交通大学文科处的支持和指导。本届论坛以“开拓文化研究新论域”为主题,除本校文化类专业的教师外,还邀请了校外者参与,议题集中在文化自主性和文化经济学两个方面。
人文学者较多关注文化产业时代文化的自主性问题。复旦大学郜元宝教授认为,文化研究不但要向外探求,还要向内走,自我反省。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建立一个知识谱系、一个历史线索。否则我们的新问题就是假象。华东政法大学钱伟教授谈及文化相对独立性的问题时指出,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商品绑架了文化也绑架了大众。对于文化产业的研究,理应弱化文化研究的意识形态而强调文化是协调人与人关系的工具。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针对“后理论时代”的现状指出,作为学者应该跳出权力裹挟的范围,相对客观地对文化研究理论进行独立的思考,并建立文化话语数据库。上海东方出版中心主编张爱民先生同时指出,文化研究不仅要“向外求”更需要“向内转”,开拓新论域的同时反思既有论域。
上海交通大学单世联教授作为主持人在回应嘉宾发言时表示,在当前的学术环境中,“文化”这概念被广泛使用,我们有文化政治、文化经济、文化社会、文化软实力等名字,文化除了作为形容词、作为修饰语之外,是否还是一个集合名词,是否还有一个具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单世联认为,文化可以用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人类社会生活就是最广义的文化。但在这个前提下,我们也还拥有一个与其他领域相并立的文化世界,这是一个狭义的文化概念,有了作为名词的“文化”,然后才有作为形容词的“文化”。没有这个文化,其他所有关于文化的谈论都是空洞的。比如文化产业,当然是一个经济概念,但文化产业首先要有文化价值,然后才有经济价值,没有文化价值的产品只是一般的物质产品。
文化经济学是现阶段的学术重点和实践热点。台北学者李天铎教授以创意商品的素材与文化构成为例,探讨了中国艺术的当代性,阐述了设计如何融入经济的问题。他的图文并茂的分析,引起了与会者的极大兴趣。上海交通大学江陵副教授专门介绍了文化经济的研究现状。《上海财经大学学报》编辑倪建文先生从学术期刊出版的角度介绍了文化产业相关栏目的演变历程,指出文化经济学的理论研究是当前热点及未来趋势。《探索与争鸣》杂志社副主编叶祝弟把他所接触到一些理论热点带给了会议,提出了提升文化研究学术性的观点。上海交通大学李钢副教授介绍了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的情况,上海交通大学姚君喜教授则回溯到宋朝文人画流派的地位及其影响,两位学者从不同的时空角度就拍卖价格对艺术的评价、道德评判对艺术的评价等艺术经济问题进行了交流。
东方出版中心张爱民编审以该社出版的著作为例,分析了国内文化出版的现状。他介绍了上世纪90年代的文化散文直至后来的“百家讲坛”的情况,从余秋雨到于丹,已经成为国内文化的风景之一。张爱民因此提出了研究这种文化传播方式的任务。同济大学王晓渔副教授认为,每个人都可以从各自学科的角度出发,寻找到文化研究的角度。诚然,文化研究上的确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文化研究与传统专业划分,有相当强的对抗关系,就是在各个专业的学科研究里面,不管是文史哲,还是我们说的社会科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都已经有成熟的研究范式,文化研究往往是去打破这样一种专业的研究范式,有时候甚至会强调一种公共性的特征。论坛主持人、上海交通大学高有鹏教授就中国文化的特质与我们可能选择的研究领域提出了见解。他认为,文化无所不在,文化无所不包,文化研究从领域到论域的转变,应该算是一种飞跃。我们知道人文社会科学是多层面的问题,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既有共同性,又有非常严重的差异性,人文学科讲究情感的剖析,对逻辑进行运用,社会科学讲究实事求是,那么在文化研究的学科设置上,同样面临着困境,文化研究到底是人文学科还是一个社会学科,这个问题是一个值得持续考虑的问题。上海交通大学谢李康化副教授提出了文化人口问题,朱宁嘉副教授讨论了文化研究的内在逻辑与社会压力问题,谢金文教授提出了文化与媒介的关系、“大数据”和“微时代”的重叠问题。与学者还就文化劳工、文化权力、文化空间等热点和趋势性问题进行了观点分享和思想交流。
“上海交通大学文化论坛”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学者为主并邀请海内外同行专家,聚焦当前文化研究的重大关切和前沿论域的学术平台。主办方希望通过这个系列论坛整合队伍,规划未来,提升上海交通大学文化研究的学术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