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次党代会专题]建设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协同创新获突破[图]

04.03.2015  10:42

[编者按] 近期,上海交通大学将迎来第十次党代会。值此内外发展契机交汇之时,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步伐,新闻网继去年推出“基层单位党建风采巡礼”和“党员风采展示”两个专栏后,新推出“学校成就巡礼”专栏,展示学校近年来在各领域取得的成绩。

——积极审慎研究并推进科研创新体系改革和建设,构建良性科研发展模式。

——主动有序探索和开拓对外合作模式和途径,深化国内外科研合作。

——探索多方协同、形成体制机制运行特区,协同创新建设实现突破。

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大学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科研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国际前沿和未来产业发展,以“推动产业协同、拓展国际合作、加强军民融合、促进学科交叉、鼓励自由探索”为内涵的发展道路,推进校院统筹协调,强化规划服务,完善管理政策,加快形成研究型大学创新体系,综合科研实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活力和全球视野进一步提升。    

深化内部改革,推动质量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对接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探索转型发展,围绕人才团队、基地平台、科研项目和成果等要素构成的“正反馈环”,针对各关键点建立系列激励政策,从而引导、激发和保障科研人员的动力和活力,构建良性科研发展模式。    

强化校院联动,聚焦发展布局。围绕国家战略和产业需求,对接国家科研体系改革调整、结合学校学科优势,筛选重点领域进行规划布局;通过积极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以及国际重大合作项目的前期策划工作;以创新论坛应对新兴科技领域及重要学科交叉领域的挑战,凝练方向和问题,超前策划与布局,策划重大科研项目和培育引领性研究方向。    

进一步完善激励政策体系,调整学术评价机制,取消论文现金奖励政策,倡导与推进科学研究从“论文导向”到“问题导向”的转变,鼓励追求论文质量,追求高水平和高影响力,引导逐渐回归符合学科特点的评价标准;出台专职科研队伍、科研团队建设,研究制订有关科技人员职务聘任文件、加强和改进重点实验室管理的意见、制订科研经费规范性系列文件,推进科研项目执行质量监理专员制度和重大项目预审计、预验收制度,应用网络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服务,全力推进科研信息管理系统三期建设,实现项目过程管理及服务规范、高效、可溯。    

近几年,学校科研项目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纵向科研经费比例大幅提升,国际国内合作不断拓展,重大项目比例显著提高。作为创新活力指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获资助经费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获资助面上项目数,连续5年全国第一;获资助青年基金项目数,连续6年全国第一;2014年获资助重点项目数,首次全国第一,标志着学校基础科研从数量向质量的转变、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科研成果不断涌现。上海交大国家科技奖项奖总数持续名列前茅,其中2010年王振义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是学校历史上首次申报并获此殊荣的科学家;SCI收录论文数达到4901篇,持续保持全国高校第二,论文质量明显提高,“表现不俗”论文数2014年首次居全国高校第二,专利申请连续突破千件以上。    

自然》(Nature)期刊报道上海交通大学近年在化学、生命科学和物理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2014年8月,PandaX团队发布首批实验结果,标志着中国在暗物质探测这个前沿领域跨进世界先进行列

近年来,学校在“暗物质探索研究”、“量子信息存储”、“超支化聚合物的可控制备及自组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医学基因组学研究”获突破,“A-I型短指症致病基因的研究”、“青蒿素高效人工合成”、“2型糖尿病病理生理变化的分子机理研究”、“治疗帕金森症天然产物”等领域原创性成果不断涌现。细菌DNA大分子上硫元素修饰现象、“揭示两种天然产物靶向特异蛋白治疗白血病的机制”、“利用强激光成功模拟太阳耀斑中的环顶X射线源和重联喷流”、“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等成果连续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2014年,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立项,成为全国第三个承担国家最高级别研究基地建设的高校

以学科-基地相互支撑发展为总体思路,基本完成理工和生命医学学科板块基地建设布局。形成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8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9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心或研发中心)为骨干,近60个教育部、上海市等国家部委和地方重点实验室(中心)组成的学科基地体系,部分重点学科和重点建设学科形成覆盖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的二类研究基地同时布局的格局。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上海)项目完成可行性研究,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的可行性研究方案专家评估,相关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心围绕疾病转化研究和技术转化应用,推进专病研究站和专技转化站建设规划。建立交大-悉尼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合作研究中心和交大-耶鲁生物统计联合研究中心等重要科研基地。    

积极拓展资源,加强深度合作

瞄准需求、突破障碍,大力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学校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科技人才,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价值理念,改变“先有成果,再找企业”的思维模式,进一步明确应用科研要以市场为导向,紧盯需求,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机制,实现产学研用的“无缝链接”,在与企业紧密合作的基础上推动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近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加大了产学研合作规模和力度,主要通过缔结产学研战略联盟、共建联合研发平台、组成大型项目合作体、建立地方区域性综合研究院、成立联合研究基金、形成产业创新联盟等形式开展合作。    

新型镁合金材料在多个领域获得广泛应用

并联机器人机构设计体现国家极端制造能力

数年的探索和实践结出累累硕果,“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巨型重载操作装备的基础科学问题”、“4500米无人遥控潜水器(海马号)研制”、“火箭发动机关键部件加工”、“阻燃镁合金及其应用关键技术研究”、“轿车车身制造质量控制”、“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制备技术研究”等一大批成果,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做出巨大贡献。    

上海交大与山东东岳集团合作实现全氟离子膜量产(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视察全氟离子膜实验基地)

在化工领域,离子膜是“新中国几任化工部长的梦想”,曾三十年攻关没有突破。离子膜薄如蝉翼,被称之为“化学工业之母”和“化工皇冠上的明珠”,是我国基础产业氯碱工业和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核心关键技术长期为杜邦公司垄断,市场价每吨高达1000万。交大张永明教授团队,与山东东岳集团长期合作,历经八年科技攻关和产业化工程研究,终于实现了几代化工人的夙愿,从根本上打破国外垄断,彻底解决我国氯碱离子膜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离子膜技术攻关成功,其关键在于高校和企业解放思想,敢于冒风险,勇于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突破思想障碍,实现科研与产业的紧密结合。    

生物代谢与发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立项建设论证

积极探索“政府-高校-企业”多边国际科研合作模式。近年来,交大与新加坡政府、新加坡国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联合承担“超大城市的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方案(简称E2S2)”项目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共建“能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研发中心”;上海交大与密西根大学共同设立了联合研究基金;交大何志明院士课题组获得美国比尔及梅林达·盖茨基金会正式立项;通过多年合作,“生物代谢与发育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通过教育部立项建设论证,实验室依托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植物生殖发育系统生物学创新引智基地、系统生物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校内平台,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比利时根特大学、美国密西根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法国农业科学院等国际上代谢和发育科学领域顶级大学及机构合作组建,旨在引领国际代谢与发育科学发展,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建成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研、人才培养和学术交流高地。交大与世界各国开展实质性重大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国际科研合作能力和影响力,推动了学校国际化科研体系建设。    

围绕国家战略,实现创新能力提升

2009年,学校根据总体发展规划,由学术委员会主导,通过广泛讨论,制定了“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发展路线图”,围绕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练出17个领域的109个重要科学技术问题,明确了学校未来10年学术发展方向和发展重点。2011年,再次经过反复讨论,将上述问题聚焦至暗物质探测、转化医学、认知与脑科学与认知等20个问题,进一步凝练出既能代表学校最高科研水平,又是与国家战略需求相衔接的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学校对协同模式和机制进行了积极探索。    

技术与市场协同。技术与市场的结合是克服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现象的有效途径,交大一直在探索推动技术与市场的相互融合,搭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在校内脱颖而出正得益于此。互联网时代,广电和媒体行业对新技术的需求迫在眉睫,而经过十几年的培育,上海交大和北大在数字电视和信号传输等方面先导性技术已形成优势,两者的结合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有效协同,尤其是在翁铁慧副市长亲自主持下,开辟了浦东百万户示范网,相信该中心的实施必将引领下一代媒体和网络的融合,形成市场巨大的未来新兴产业。    

高校与行业的协同。高校实验设备先进、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创新人才聚集,在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国行业重点企业尽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方面还依赖国外,影响了行业核心竞争力,高校与行业合作,围绕国家急需的重大问题开展协同攻关,是协同创新的内在要求。“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就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一直以来,交大在船舶制造和深海开发装备领域拥有雄厚的科研实力和人才储备,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和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紧密合作,在舰船防护、LNG生产运输装备、大型深海浮式平台、深海无人遥控潜水器(ROV)、船舶数字化智能设计系统等方面为行业提供关键技术支撑,成为国家船海行业创新技术体系重要力量。由于长期以来交大与行业这种血肉联系,使得该中心建设水到渠成,运行良好。    

以领军人物为重点推动协同单位之间形成可持续的协作意愿。牵头单位与协作单位之间一定要建立畅通的协调机制,找到具备战略眼光的领军人物是其重点。以“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协同创新中心”为例,不仅需要将交大内部的机、电、船、材等优势学科力量全部整合起来,还需要汇聚华中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和天津大学等高校,以及中海油、中船总等行业龙头企业的力量。学校果断推选合适人选,既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学科背景,又善于整合校内外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的资源;既具有在先进制造研究与应用领域的发言权,又具有在涉海行业及制造装备业的影响力,在其带领下中心运行渐入佳境。    

通过组织保障推进多个方面的机制体制创新和改革,实现协同创新中心人才、学科和科研“三位一体”创新能力提升。这对科研的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学校采取专项化管理的模式,建立高效的决策、执行和服务体系。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以顶层设计和宏观布局为职能的“2011计划”领导小组;同时成立分管科研副校长任组长,以政策研究和组织协调为职能的“2011计划”工作小组。    

2014年,上海交大三个2011协同创新中心获得认定

经过前期谋划和建设,2014年,IFSA,高新船舶与深海开发装备,未来媒体网络等3个中心获得国家认定,已认定的三个中心自动成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并与系统生物医学协同创新中心共同获上海市重点支持。    

回顾过去,旨在展望未来。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也是“十三五”布局之年,全体交大科研工作者将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抢抓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上海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发展机遇,以学校十次党代会和综合改革为契机,深化落实教育综合改革方案,谋划科研战略布局、强化管理服务、提升创新能力,为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为学校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