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学路如何走得更通畅 代表建议设校内专门停留区缓解校门口拥堵

29.01.2016  10:30

  数据显示,2014年上海幼儿数达50.29万,普通小学学生80.30万,普通中学学生69.67万。这么多孩子,家长无论是用私家车、电动车、摩托车还是自行车接送上下学,都面临路上交通拥堵、道路安全有隐患以及校门口无处停车等难题,有时还不得不“被迫”违停。

  今年上海“两会”,多位委员和代表关注到孩子上学路的通畅问题,从不同侧面提出求解“妙招”。

   校车推广缓慢或缘于两个方面

  每天上学和放学时刻,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甚至中学的门口都异常热闹。尤其是下午,家长或排队等孩子,或三五成群聚一起,大大小小各类交通工具把校门口围得严严实实,有时还会“惊动”警察来维持秩序、疏导交通。对此,农工党成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主任医师许剑民委员建议,上海应大力普及校车,取代接送孩子的私家车等,减轻早晚高峰的交通压力,彻底解决校门口违章停车等乱象。

  许剑民在提案中提出,校车替代私家车,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美国交通科学研究所的一份分析报告显示,学生乘坐校车比乘坐父母驾驶的私家车上下学要安全4.5倍;但近两年本市专用校车不增反减,比如,杨浦区自有校车由2013年的80辆降到去年的40辆,可见校车的使用还未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许剑民认为,校车推广步伐缓慢,可能有校车运营费用太高和孩子安全考虑两个方面的原因。校车专用,不能接其它活,周末和寒暑假只能闲置,对学校和运营单位来说,成本高,甚至会入不敷出。他算了一笔账:一辆“大鼻子”校车可坐30名学生,即使每人一学期收3000元,扣除司机工资、车辆维护费用等,运营压力仍然很大,而3000元的收费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已经显得过高。孩子乘坐校车的安全问题,也让校车运营单位、司机和学校备感“压力大”。因此,许剑民建议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改善校车运营困局。

   先解决校门口停车难问题

  很多接送孩子的家长都有在校门口“无奈”违停“吃罚单”的经历。要说校车普及是“远水”,那么当下有什么“立等可取”的办法来解家长停车难的“近渴”吗?

  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孙建平在今年“两会”上回应网友提问时表示,上海的停车矛盾非常突出,缺口很大,特别是一些老的小区、学校、医院门口。要解决这些问题,从长远看,停车位要和建筑总量相匹配———现在,新建商住楼、住宅,根据新的标准做到“新账不欠”;对已有问题,主要通过新技术进行挖潜,比如晚上在小区周边的道路上划设专门车位,另外利用信息化对周边公共设施进行错时停车。

  市人大代表刘军华则建议,缓解校(园)门口的交通乱象,除继续加大文明宣传外,建议有条件的学校、幼儿园根据自身情况,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开放操场或其他空地作为临时停车场;另外,学校可在校园内设立专门的接送家长停留区,不仅可以减少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的拥堵,也给家长一个相对安全舒适的环境。

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