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地铁试点无座车厢 运营:超载有危险

19.07.2016  16:09

  本报讯 (记者 白 羽)如果地铁车厢不设座位,是否可以提高运载量,减少拥挤现象?上海市人大代表王玉香此前提出了旨在增加轨交运能、在地铁列车设无座车厢段的建议,日前该建议得到了申通集团的答复,申通方面表示,早高峰时段上海轨交路网大多数线路已经满载,部分甚至接近超载极限,若拆除座椅势必更拥挤且存在安全隐患。

  上海轨道交通在工作日的日均客流突破900万人次,节假日极端客流有超过1000万人次的记录。如何增加运能、减少安全隐患是当务之急。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建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中心副主任王玉香提出,除了加快生产新车、改造线路设施,是否还有别的方法,比如在现有列车上设置些无座车厢段(列车同一边两车门之间的一段车厢),增加运能可能有立竿见影之效。

  王玉香建议,先在上海拥挤程度最高的线路、列车体积较小等线路上进行试点,选择部分列车进行改造。在占比上,无座数量控制在不超过有座数量,无座车厢段与有座车厢段间隔地设置,以便乘客根据各自情况,需要调整时略微走动即可。另外,无座车厢段的原座位靠窗处或其它适当位置多设一些拉手或扶手。在试行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实际效果适时扩大。

  对于王玉香的建议,申通地铁集团回应称,从增加运能的角度来看,拆除车辆座位是行之有效、立竿见影的增能方法,但对于缓解高峰客流压力却是“杯水车薪”。车辆承载能力有安全设计极限,对每辆车的载客人数有严格限制,如果取消座位,将使车辆处于严重超载状态,大大超出车辆承载能力的安全设计极限。由于列车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降低了列车车体的使用寿命,同时存在一定安全风险。

  申通集团还指出,从运营组织角度来说,如果取消座位增加乘客数量,在极端高峰时期势必会导致更为拥挤,车厢载客量增加后延长了乘客上下车的时间;同时,考虑到对于部分乘距长、年老或体弱的乘客来说,因缺少座椅无法缓解疲劳,也严重降低乘坐列车的舒适性和安全性。申通集团同时表示,综合考虑运营现状,通过“拆除座椅增加站立面积的方法来增加载客能力”存在一定安全风险,应审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