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论坛聚焦建筑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核心竞争力

16.11.2015  16:27
      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下,建筑行业经历过十多年高速发展后步调放缓。土木工程与建筑、城市规划这些同济王牌专业毕业生如今也面临一定的就业压力。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趋势将走向何方?什么样的人才更符合新常态下的行业发展要求?11月14日,由我校土木工程协会主办的“星空论坛”聚焦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及土木人才核心竞争力主题,邀请我校工程院院士沈祖炎教授、我校常务副校长陈以一教授、同济设计院院长丁洁民教授及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费军先生,与近300名土建专业学子一起,共同探讨这一话题。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未来土建行业发展必将向绿色土建、新型工业化及信息化模式转型,而掌握土木、建筑、管理、信息等学科知识储备,同时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更能适应未来行业的发展。
        绿色土建引领行业趋势
      “我国的建筑寿命是30年,美国的是74年,而英国是132年。”相比发达国家,我们更在乎速度快和短期经济效益。沈祖炎院士在PPT中展示,2014年全国水泥产量是24.7亿吨,为世界总产量的59%,消耗的石灰石是24.7亿吨、水是14.8亿吨、砂子是49.4亿吨。目前我国建筑行业还是粗放式发展,耗能高而产出低、严重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问题十分突出。“到了下决心发展绿色土建的时候了。绿色是现阶段我国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坚持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形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沈院士还批评了当下很多建筑设计的求异或保守,“为了吸引眼球而进行的求异设计,与功能毫无关系,也是对资源的浪费。”他指出绿色土建工程发展,应包含材料、理念、施工技术和装备的开发。材料包含高性能混凝土和高性能钢材,都可以实现工厂化批量化生产,并且可以重复再利用的。
        BIM有望引起建筑工业化第四次革命
      一个工程在具体施工过程之中,常常因为设计方没有实现业主方的原意或者设计方与施工方出现的具体问题矛盾而中止,大家组织起来讨论设计变更,这是经常发生的事情。然而,这种碰撞协调必须等到问题发生之后才能解决么?那么前期的建设方案被推倒重来是不是也是一种资源和人力的浪费呢?这种浪费怎么解决?
      沈院士指出,BIM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通过分享这个模型,可以实现该设施从建设到拆除的全生命周期中的所有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在项目的不同阶段,不同利益相关方通过在BIM中插入、提取、更新和修改信息,而协同作业。这个模型的运用可以把“问题发生之后才来解决”变成提前预知和信息化管理,从而大大避免了人力和各方资源的浪费。
      他进而表示,BIM是建筑业管理方式升级换代的重要方式,如果和工业化建造有机结合,功能将会出现质的变化,甚至可以引起建筑工业化的第四次革命。
        适度焦虑感下的人生修炼
      面对当下建筑行业,绩点高成绩好成为领域内的专才,职场就能应付自如了吗?几位导师不约而同地避开专业,选择从人生修炼的角度跟同学聊起了就业和职场。
      陈以一帮助大家分析了同济土木人的优势和不足,他讲到:“经过学习形成完整严密的思想体系,但这个体系是不是够开放,能否容纳新的观念和思想?”“严谨细致做工程的态度是同济人横扫天下的不二法宝,但是能否解决可能与不可能之间的思维冲突?”“在当下已经变化的形势下,是否还保持着经济高速成长期对行业成长的期待惯性?
      他继而提出要进行“适度焦虑下的人生修炼”,对行业前景的担忧要适度,同时要不断提升自我,永远不要放弃当下。视野方面要宽阔些,培养多种兴趣爱好,不要太受专业的限制;保持职业的韧度很重要,但是也要有做事的热度,生活和事业的热情;做事要有执着度的同时需培养容忍度,能够站在对方的角度着想;同时要注意站位的高度与做事的踏实度之间的巧妙平衡。他鼓励同学们趁年轻去尝试,不拘泥现有教条与规则,勇于试错,“年轻才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
        以职业化精神对待工作
        “一堆珍珠固然光彩,但能够把珍珠串起来变成珍珠项链需要智慧。”作为同济设计院的院长,丁洁民更愿意从企业主的角度来分析当下作为同济土木人才所需的素质。他把知识比喻成珍珠,而串好的珍珠项链则更具有市场价值,鼓励同学“用知识和感悟把已有的珍珠串起来,在市场上更受认可。”他希望同学们以职业化精神来对待工作,正确分开岗位和生活中“”的差异,并分析了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个性,即技术创新与人格魅力。“个人的价值来源于付出,不是索取。
      绿地集团执行副总裁费军是同济校友,此次回母校与学子们分享的除了行业趋势更包含很多人生感悟。他首先分析了当下房地产业由野蛮生长阶段发展到理性阶段的事实,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房地产业由过去追求速度与规模发展到注重质量和效益。但房地产业始终是国民经济排位前三的行业,即使发展放缓也是充满机会。他通过自身成长经历的分享提醒即将进入职场的毕业生要端正工作态度,其次要重视细节,不要让细节打败自己。
      几位导师都提到了土建行业的国际化问题,中国企业要走向国际市场,需要大量精通多种语言和专业的复合化人才,沈院士寄语土木专业同学将个人的兴趣和长处与学科发展方向、国家战略需求相结合,持之以恒必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