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复旦大学召开座谈会庆祝新旧《五代史》修订出版

15.10.2015  14:38

人民网上海10月10日电 (记者姜泓冰)继两年前出版《史记》之后,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第二批成果、由复旦大学陈尚君教授带领团队承担的修订本《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近期出版,其中,《旧五代史》校勘记是原点校本两倍多,改动标点两千余处;《新五代史》较原点校本新增校记1100多条,改动标点千余处,赢得专家学者高度评价。

新旧《五代史》从点校本到修订本,复旦三代学者的 “学术接力”

中华书局总经理徐俊今天在复旦大学举行的修订本新旧《五代史》出版座谈会上透露,由于工作规模大、范围广,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一直往后延迟。除了《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修订工程的领衔项目在两年前正式出版发行、新旧《五代史》新近面世外,目前,修订本《汉书》、《宋书》、《魏书》、《隋书》、《金史》、《辽史》都已经进入编辑加工阶段,年底可能再有两三种面世。

记者从复旦大学今天举行的修订本新旧《五代史》出版座谈会上了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复旦大学朱东润、陈守实、胡裕树、张世禄、谭其骧、王运熙、顾易生等前辈学者承担了《旧唐书》、《旧五代史》两史的点校。本次修订,复旦大学又承担了《三国志》、《旧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四部正史的整理工作,著名文献学家陈尚君教授带领团队承担其中三部,为全国高校之最。经过七年努力,新旧《五代史》率先完成出版,近两个月在上海书展最早亮相,目前已销售各近6000套,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各方面的热切关注。

新旧《五代史》修订组中既有陈尚君教授等年富力强的知名学者,也有唐雯、仇鹿鸣等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年学者。青年学者在修订过程中得到成长和磨炼,提升了学术水平,唐雯副教授不久前入选了中组部的“万人计划”。复旦大学副校长许征称,新旧《五代史》的点校本与修订本,是该校三代学者完成的三十年“学术接力”,修订本将会成为新时期复旦大学文科标志性的成果。

校史者说:为一字反复推证,“警惕创新意识的诱惑”

“从汉代刘向开始,就说古籍校勘应当如仇敌相見,兵刃相搏,各诉所见,绝不妥协,绝不妄改。”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每一则校勘记都曾经过初点、复核、责编、外审专家的反复推证,务求必是。”

著名文献学者陈尚君教授在今天的座谈会发言中还透露了新旧《五代史》修订中的一些细节。他说,虽然今人喜欢讲学术创新,但他們长期的點校工作中却要“时时警惕创新意识的诱惑”,仔细拿捏校史与考史的分际,任何细节的改动都从各种角度和立场反覆推敲论证,博取约出,多疑慎断。比如,为了弄清欧阳修的名,到底是“修”还是“脩”,他们先是利用欧阳修的存世手迹和《新五代史》古本所署,在字义上辨析,再經过北京大学邓小南、辛德勇二位教授的审定,方有定夺。

据介绍,两部《五代史》虽然篇幅不算很大,但情況复杂,整理难度很高。新出版的修订本《旧五代史》校勘记是原点校本两倍多,改动标点两千余处。《新五代史》原点校本由于采取“不主一本、择善而从”的方式,出校较少,仅158条,修订本新增校记1100多条,改动标点千余处,均较原点校本有了较大改进,实现了超越旧本,形成一个“标点准确、校勘精审、阅读方便”升级本的学术目标。

修订本新旧《五代史》主要的学术成绩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对海内外存世版本进行了系统调查,梳理版本源流,版本校勘细致充分。例如《旧五代史》利用了日本静嘉堂文库藏邵晋涵旧藏钞本、台北“国家图书馆”藏孔荭谷旧藏钞本这些流散在海外的善本,《新五代史》则抽换了所有的通校本,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台北“国家图书馆”所藏多个宋元本,这些都是上一次点校中囿于条件,未能使用的。二是对新旧《五代史》的源出文献及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排比互校,以揭示史文渊源,订正流传中的讹误。特别是《旧五代史》,据《通历》、《册府元龟》、《太平御览》、《五代会要》等同源文献做了大量的他校工作。三是广泛利用出土文献,尤其是新出碑志,进行细致的比勘校证。近三十年来,新发表墓志数量众多,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也是修订中用力较多的部分,对墓志等石刻资料的运用是修订本的一大亮点。四是对于学术界有关两《五代史》的研究考订成果,特别是点校本出版以来的各类补正考订文章,作全面调查和搜集,予以适当吸取。

“校书如扫落叶,虽扫虽落,难有尽时”,陈尚君说,修订本依然是有待读者、专家指正。

你该知道的:关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是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古籍整理工程,出版三十余年来成为代表新中国古籍整理研究最高水平的标志性成果,对于保存、普及、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海内外学术界公认的标准本。

新中国成立后,郑振铎先生首先提出整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1958年起,在毛主席、周总理的亲自部署和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领导下,由中华书局承担组织和出版工作,全国百余位文史专家参与,历时30年,完成了这一新中国规模最宏大的古籍整理工程。点校本 “二十四史”的出版,让“二十四史”从殿本、百衲本,走到了现代整理本的时代,成为方便当代读者阅读的最通行本。

十年前,季羡林、任继愈、冯其庸、何兹全四位先生联名致信中央,呼吁支持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工程,得到时任总理温家宝批示。2006年4月,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启动,全国高校、研究所,组成了十六个修订小组,近五十所院校的200多位学者参与修订工作。该工程被列入“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及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管理。  (责编:张西美朵、韩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