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嘉定将投入4000余万元改造46座不达标下立交 

17.08.2015  12:21

  8月14日,本报解放热线·夏令行动刊登《窨井只只堵,这是下立交还是水库?》的报道,揭示了沪宁铁路翔黄公路下立交“习惯性”积水暴露出的积弊。见报后,社会反响强烈。

  嘉定区水务局表示,将投入4000余万元,在今明两年对全区46座不达标的下立交予以全面改造,其中由铁路部门管理的尚有3处。他们希望在改造过程中,相关部门能积极协调、相互配合。南翔镇、江桥镇部分居民则致电本报,提出“谁家的孩子谁抱走”,应分清权责。对敷衍塞责、推诿回避的行为,要加强问责。

  记者获悉,嘉定区建管委与各街镇签订下立交管理责任书,落实下立交管理责任。一旦区防汛指挥部发布防汛、防台黄色预警信号,下立交管理人员要现场值守,确保安全。

   排水:先天设计不足日常管理失调

  据统计,本市现低于正常道路路面3米以上的人行、车行下立交共有563座,其中积水深度超过25厘米的易积水下立交有124座,45座积水深度超过1米。记者从市防汛办获悉,目前对下立交的排水管理尚存不少难点:

  管理责任主体多头:全市除市、区两级路政管理机构直接管理的216座外,其余347座分别由铁路、乡镇、工业区、村委以及开发公司等负责管理。一些管理单位,无论从管理运行人员的配备和专业素养、应急处置能力,还是对抢险物资、技术资料的整理和共享等,都与相关标准存在不少差距。

  设计存在缺陷:部分下立交的设计存在明显缺陷,高速公路的明沟竟直接排入下立交或与下立交雨水口相连。如沪嘉1号,仅设计2个并联雨水口,很容易遭垃圾堵塞;又如轨道交通11号线陈家山下立交,其明沟与泵站排水能力明显不足,抢险排水也非常困难。

  排水出路太少:在全市重点评价的276座下立交中,117座是直排就近河道,可一旦遭遇天文大潮,河道水位高涨,极易发生倒灌险情;排入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的有77座,如果排水管道超负荷运转无力承受,管道势必冒溢;还有82座是就近排入农田或周边道路的,实质是积水搬家,亟需进行系统性综合整治。

  此外,部分下立交标识不全且不规范,有的竟无标识,甚至酿成救援人员跑错地点、延误救援时机的悲剧。

   蓄水:天然河湖萎缩排水出路减少

  嘉定、松江、青浦等新城一些基层排水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下立交排涝难还暴露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多方面缺陷累积形成的系统性困境。

  迅速膨胀的城市导致天然河、湖、湿地等大幅萎缩,大量人工营造的河、湖缺乏自然蓄水、排泄能力,难以迅速吸纳、消退降雨。记者查阅市统计局、市水务局2013年8月公布的本市第一次水利普查暨第二次水资源普查公报,本市有河流26603条,湖泊(含人工水体)692个,河湖占全市总面积的9.76%。与上世纪80年代11.1%相比,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

  郊区新城建设同样大规模使用不透水的水泥、柏油等材料,地面普遍硬化,导致大量雨水无处渗漏。为突出景观,绝大多数绿地还高出地面。大雨天,绿地泥水俱下,冲向下立交,既增加排水负担,又淤积管道,造成内涝。

  有一种倾向认为只要投入巨资,大幅度提高排水标准,包括下立交在内的“观海”问题就能彻底解决。有关专家认为,除了要核算建设成本和利用率外,即便大幅度提高排水能力,如河道等排水承接能力不足,一旦遭遇强降雨,积水同样无法顺畅排泄。

   【记者手记】

  城市排水非朝夕能彻底解决生态理念可让建设事半功倍

  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表述,“海绵城市”指城市要像海绵一样,降雨时能就地或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雨水,达到雨洪防治、雨水初期污染控制和水环境生态保护等多重目标,无形中也提高了区域防汛、排水标准。

  今年市政府要完成的与民生密切相关的10件实事中,包括要完成47座道路下立交工程性改造,增设120座道路下立交积水监测点,增设40座道路下立交预警设施。

  如何让实事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专家建议,不能单纯依靠排水系统排涝,而应像建设“海绵城市”那样,将以往“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转变为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如在土地开发建设时,就要畅通江河湖池等“海绵”,提高地面道路、广场的透水性。

  要彻底解决下立交桥积水难题,并非朝夕之工。但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可以让建设事半功倍,让城市筋骨刚健,天然可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