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谓艺评:揭穿“当代艺术”的阴谋

26.08.2016  16:03
底谓肖像 - 新浪上海
河清肖像 - 新浪上海
《“当代艺术”:世纪骗术》 - 新浪上海
曼佐尼的大便:《艺术家之粪》47号,1961年 - 新浪上海
博伊斯:《油脂椅》,1964年 - 新浪上海
来源: n.sinaimg.cn

   撰文:底谓

底谓肖像

  一般来讲,当代人创作的艺术品,无论其内容和形式怎样,都可被称作当代艺术。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当代艺术”这一名称似乎早已另有所指,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好友、著名西方艺术史及艺术理论学者、浙江大学教授河清博士,近期于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一部近35万字的专著——《“当代艺术”:世纪骗术》,读之令人茅塞顿开!

河清肖像 《“当代艺术”:世纪骗术》

  据河清博士揭示,国际上所谓的“当代艺术”形成于“二战”后美国与前苏联的文化冷战时期。1947 年,前苏联阵营率先建立了“共产情报局”(Kominform)以取代原先的“共产国际”(Kominter);随后,也就是1950 年,美国中央情报局便建立了“文化自由大会”(Congress for Cultural Freedom),并在西方各国开设了分支机构。中情局的“文化自由大会”从这时起,到1967 年更名,再到1979 年正式结束,近30年的时间里,动用了马歇尔计划和160多个基金会(尤其是洛克菲勒基金、福特基金和卡内基基金)的巨额资金,全力在欧洲宣扬“美国文 化”和“美国艺术”,最终把世界艺术的中心,从巴黎硬生生地移到了纽约!

曼佐尼的大便:《艺术家之粪》47号,1961年 博伊斯:《油脂椅》,1964年 SHIGEKO KUBOTA: 《阴道画》, 1965年 GRAV:《巴黎街上一天的“艺术”》,1966年 哈克:《青草在生长》,1969年 理查德·朗:《阿登石片之线》,1978年 克拉格:《开放的螺旋形》,1982年 克马尔、梅拉米德:《双重自画像》,1983年 JOKO:《缝纫》 1995年 Z·F·Z:《最后的晚餐》,2001年 霍夫曼:北京颐和园内的《大黄鸭》,2013年 保罗·麦卡锡:巴黎旺多姆广场上的《肛塞》,2014年

  法国“前卫艺术”的杂志《艺术期刊》(Art Press)主编米叶(C.Millet)女士认为,所谓“当代艺术”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确立于80年代。事实上,“当代艺术”的说法是从70年代起,渐渐取代“先锋(前卫)”说法的。1964年,美国人劳申伯格夺得威尼斯双年展大奖,是“美国艺术”在欧洲确立并赢得国际地位的划时代标志。

  那期间,美国全力向欧洲表明,美国艺术象征着“自由”,体现了“个人创造”。历史学家施莱辛格(A.Schlesinger,中央情报局圈中人)提出的“新自由主义”,被拉来与抽象表现主义相挂钩。艺术只是“个人自由”的表达,是个人的事,而苏联的“集体性艺术”或“社会性艺术”则不合时代。表面上,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没有内容,显得“非政治”,但恰恰是这种“非政治”正可以对抗苏联的“政治艺术”。事实上,格林伯格和许多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如罗斯科和戈特利布),都从左派转变为坚定狂热的反共人士。

  从1946年起,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就介入了意大利威尼斯双年展,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钱买下威尼斯双年展的美国馆。1948年美国馆展示了德·库宁的画。1950年除了德·库宁,还展示了波洛克和戈尔基的作品。从1954年到1964年威尼斯双年展美国馆的展览,都是由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独家组办。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董事长长期由纳尔逊·洛克菲勒担任。他母亲是该馆的创始人之一。他弟弟戴维·洛克菲勒也曾当过该馆董事长。所以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几乎可以说是洛克菲勒家族的博物馆。而这位纳尔逊·洛克菲勒是何许人也?他曾当过纽约市长和美国副总统。他和弟弟戴维俩人不仅都是中央情报局的圈中人,“二战”期间,还有自己独立的情报网。尤其是当时的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上上下下从董事到部门主任,都与中央情报局关系密切(巴尔A.Barr、惠特尼J.H.Whitney、达农古尔R.D’Harnoncourt,还有另外7 位有名有姓者),形成中央情报局、现代艺术博物馆和洛克菲勒基金会的三位一体。正是这个“三位一体”与“文化自由大会”的配合,担当起了美国向海外宣传美国文化理念的重任,以致艾森豪威尔称赞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为“自由和民主的堡垒”!

  1959 年,中央情报局花了35365美元,通过文化自由大会,在巴黎策划举办了首届“巴黎青年双年展”。这个双年展起到了既展示“美国艺术”又鼓励欧洲青年从事“美国式艺术”的双重作用。其展出了美国抽象、波普、装置、概念艺术,从而使“美国艺术”开始国际化。事实上,德国的博伊斯、法国的克莱恩(Yves Klein,新现实主义)、意大利的曼佐尼以及维也纳的行动派等,都是美国捧出来的。博伊斯有个著名的行为艺术作品,名字就叫《我爱美利坚,美利坚爱我》。

  在经济上,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大量购买美国艺术。洛克菲勒兄弟买了2500 余件美国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艺术市场也跟着捧炒,以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画家都一夜暴富。在欧洲,美国也扶植追随“美国式艺术”的欧洲艺术家。于是,便出现了“顺美者昌,逆美者亡”的现象。终于在70年代,“美国式艺术”获得了“国际当代艺术”之名。这个“国际当代艺术”的中心在美国,因为“国际当代艺术”的诸多决定因素,都是由美国或“美德轴心”所掌控的。西方最重要的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都处于美国的影响之下。国际当代艺术的市场主要在美国;国际当代艺术博览会和艺术品拍卖,基本由美国市场操控。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博物馆,大都在美国和德国;最重要的当代艺术杂志也在美国和德国。

  大体上,20世纪70年代以前,“当代艺术”一词还是“中性”的,即“当代”仅仅是一个时间意义上的说法。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便开始有了特指某些艺术品的特征。恰如米叶女士在说明美国式“当代艺术”时所言:“‘当代艺术’……是某一种形式的艺术,而不是指所有当今活着、与我们同时代的艺术家创造的全部艺术。”这种特定意义的“当代艺术”,真正在艺术界大行其道,则是在80年代它完全取代了“先锋(前卫)艺术”之后。

  那么,这个被捧得天花乱坠的“当代艺术”,其特质又是怎样的呢?

  所谓“当代艺术”,其实就是换汤不换药的“先锋艺术”!“先锋艺术”的基本标准是“进步”和“拜新”。“当代艺术”的说法,只是在文字上做了“游戏”式的更新,在文化精神上还是“先锋”逻辑。换言之,今日的“当代艺术”仍然是西方20世纪初的“达达”和上世纪60年代之“新达达”的延续。只不过,自60年代后,感到玩同样的东西有点腻味了,于是便扩大了一些玩的范围,如新技术、新媒体以及非西方国家的边缘文化等等,理论上没有提出任何新的主张。

  客观地讲,“当代艺术”强调“进步”和“拜新”本身并不错,但它的出发点却是有问题的,即:否定“传统技法”,推翻一切优秀文化的积淀。请注意:“文化积淀”恰恰是美国的先天不足。因此,美国主导的“当代艺术”,并不是真正要推陈出新,而是要借“进步”、“拜新”之名,颠覆经典文化的崇高地位,打垮古老民族的心理自尊,实现美国在文化意识领域的垄断!于是,在艺术界便出现了这样一种诡异的现象,即正统的美术、雕塑等被彻底排除在“当代艺术”之外;那些不需要艺术加工的涂抹品、天然物、日用品、音像品、行为动作、偶发事件等,通过一些莫名其妙的命名,被直接认定为抽象艺术、波普艺术、装置艺术、行为艺术、偶发艺术、极简艺术、大地艺术乃至概念艺术等等。一块既无雕、又未塑的钢板,几块石头,一个现成品都可被视作“雕塑”。于是,在“当代艺术”那里,随便什么东西、什么涂抹、什么声音、什么影像,都可视作“艺术品”,即便是“粪便”也不例外!

  试问,在人类文明不断发达的今天,有哪个行业可以如此为所欲为!有哪个专业可以如此没有优劣标准,没有基本知识体系,没有敬畏感!这就是为什么“当代艺术”横行的今天,技艺精湛、立意深刻的绘画和雕塑,一直被边缘化,甚至受到某种体制的人为排挤。其悲惨遭遇,令举世善良的读者难以想象。

  而今,中国的艺术界,也在无知地把这种“美国式艺术”当做普世性的“当代艺术”,并热衷于跻身其中。中国的所谓“当代艺术”,除了一些人杂耍中国文化的表面符号外,普遍没有中国性,更谈不上“创造性”。那些“勇于探索”所谓“当代艺术”者,只不过是照搬和模仿西方的一些老旧模式,因而也根本无法得到西方的认可。只有那些诽谤、诋毁、扭曲、嘲弄本民族文化的东西,才被西方“当代艺术”界收入了“难民营”。而这也恰恰印证了美国中情局推动“当代艺术”发展的真正用心!

  可以说,今天的中国文化正在被“奴役”!中国的许多“文化精英”已经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价值标准和判断能力,只是把自己的目光紧紧盯着西方的“风向标”,没有胆识建树起自己的文化价值观。当然,这不能完全怪罪于我们的“文化精英”。这也许是我们在潜心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明的途中,必然要经过的一段“弯路”。但是,我们需要尽快让自己的头脑清醒起来,我们的民族要想再次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就必须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立足于本土文化,构筑起更加科学的理念,创造出更加伟大的文明!

  而要在文化艺术方面使我们的头脑尽快清醒起来,阅读《“当代艺术”:世纪骗术》是一条极佳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