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空气污染应急新预案正修订 加强对高污染车辆限控

26.12.2015  11:03

  东方网12月26日消息:申城正在研究修订《上海市空气重污染专项应急预案》,以进一步加大措施力度,完善应急机制。环保部门昨天表示,新方案重点是加大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监管和建设工地扬尘管控等措施的力度。

  环保部门同时表示,将在充分发挥现有高污染机动车环保监管和限行措施作用的基础上,组织相关部门和专家开展研究,进一步加强对高污染车辆限控。上述措施不涉及机动车单双号限行。

  昨天,本市召开“近期空气重污染天气新闻通气会”,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新《应急预案》目前已基本起草完毕,接下来将广泛征求意见。

  上海市2014年发布的《应急预案》规定,当启动黄、橙、红色预警时,石化、钢铁、化工、焦化、水泥等重点行业必须采取限产、限污等措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对排放挥发性有机物的重点企业和区域,停止各类开停车、放空等作业。

  至于机动车限行,现行《应急预案》的力度和影响面很有限--在黄色或橙色预警下,须停止上路的是散装建筑材料、工程渣土、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红色预警下,限行对象将再增加黄标车(不含公交车、省际客运车),以及50%的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用车(不包括执法执勤车)。

  市环保局污染防治处副处长周军表示,过去几年,上海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未来如果要进一步控制PM2.5,低成本治理选项只会越来越少,需要更大力度的措施作为保障。

  根据上海今年早些时候发布的官方研究报告,在本地PM2.5的来源中,流动排放源(机动车、船舶、航空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贡献了约29.2%,居第一位;工业生产其次,贡献率是28.9%;其他主要排放源还包括燃煤、扬尘等。

  市环保局表示,修订后的《应急预案》最终如何取舍,政府部门将在环保效果和社会成本之间寻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