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今日开考 上海5万名考生上考场

07.06.2017  10:44

>>>点击进入专题:聚焦2017上海高考

  进考场前,你抿嘴独处,脸微微涨红,表情呆萌。看到熟悉的人,一时笑不出来。与父母拥抱,妈妈的眼角挂着泪花;与老师击掌,她平素严厉的脸却柔和得异常亲切。

  朝远处望去,警察、协管员正认真地指挥交通。一个路人经过,眼神投来鼓励……开考铃响,你有些百感交集,迈着不太轻快的步伐,转身走进考场,留一个背影给双手合十的父母。

  1977年,高考恢复,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考试之一,40年来,高考影响着考生的人生轨迹,也镌刻着国家发展、时代变迁的印记。无论时代如何变化,高考如何变革,中国人对知识的尊崇、对梦想的追求从未改变。40年来,在这张永无止境的答卷上,每一代人都面临着各自的考题,都应当也必将作出精彩的解答。40年来,高考不再是“一考定终身”,升学通道也日渐开阔,高考从“独木桥”变“立交桥”,选择更多,精彩更多。

  适逢中国恢复高考40年,今天,5万名上海高三应届生走进高考考场。

  今年的新高考,又给了考生更多的选择。3年前,2014年9月,上海、浙江成为全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两依据一参考”,成为上海新高考改革的核心框架。自2017年起,上海在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两依据一参考”模式下,推行多元录取机制。

  有高校招生负责人这样形容新高考:传统的高考如桌餐,现在的高考有点像自助餐,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菜,给学生提供了选择的机会和权利。

  在晨报今天记录的高考故事中,“老三届”、“70后”、“80后”、“90后”、“00后”,都对新高考表示了认可,充满了期待。

  “老三届”、上海纽约大学校长俞立中说,“两依据一参考”释放了一个强烈的信号——高考更注重学生综合素养,也更尊重学生的多元选择。

  “70后”熊庆东,对新高考考生有着羡慕——今天的同学们可以更细致、更广泛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对个人未来的发展更好。

  “00后”杨光灿烂,因为有了高考录取新标准——“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撑腰”,在高考前还做着“科技发烧友”。

  新,意味着改变和希望。新,也意味着挑战和适应。考试科目的多元排列组合、志愿填报和录取方式,都与以往有较大不同。人才观和质量观的变化,也对深化高中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而这,都给学生、高中、高校、考试院等方方面面带来了新挑战。

  那么,你或许可以这样告诉自己:学会选择,善于适应,也是成长必须走的路。这只是开始,未来的就学、择业、决定和谁共度一生,何尝不是一场场选择、一次次适应?至少,自己选的“”,入口格外香甜。

  此时此刻,你的高考故事来到了最激动人心的章节。紧张吗?害怕吗?这是体内的激素正在发酵,这是人类最原始的迎战状态。不用说“不紧张”,无需说“别害怕”,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一切未来,为你而来。此刻,“选好菜”的你,只需心无旁骛地亮出你的实力,以这些年的勤劳和坚持,犒劳你自己!

  00后:“小极客”提前上考场

  这是一个听了就让人觉得快乐幸福的名字:杨光灿烂。今天,“00后”杨光灿烂正在考场,与上海5万名考生一起,参加2017年的新秋季高考。

  “片段式”在校学习法

  2008年,杨光灿烂报考上海市实验学校,成为当年上实60位小一生中的一员。原本,2002年出生的他,今年应该还在读高二。

  之所以提前走入高考考场,还有一段小故事。“去年高二刚开学,中科大少年班给了学校两张推荐表,学校根据学生平时的表现,来问我儿子的意愿。他的小伙伴报了名,他也挺有兴趣,想挑战一下自己。”父亲杨忠勇说。

  杨光灿烂从去年11月开始,征得学校的同意,采取“片段式”在校学习法。

  杨忠勇说:“因为数学物理有很多高二的知识点要补,英语新高考也还没搞清楚状况,所以我们就申请在家半自学,语文则让他跟着高三年级的复习进度。所以,我们并不是一整天都在学校里,可能上了几节课就要接回来。

  相比其他高三生,一边复习,一边还要吸收新知识,高二生杨光灿烂的担子更重一些。但是杨光灿烂的学习状态一直很不错——这除了在学校打下的扎实基础之外,可能也得部分归功于家庭一直以来正向的教学方法。

  杨忠勇告诉记者:“从小我们就是激励教育。题目做对了,才可以继续再做两题,做错了,就不让他再做了。”就这样,杨光灿烂一直保持着对学习很高的积极性。

   坚持担任科创社社长

  杨光灿烂自主选择报考三门学科——物理、生物、地理,这三门的等级考试成绩全部拿了A+。在高三的“一模”、“二模”考试中,他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都在年级前十。

  对高校来说,录取学生的成绩标准,新高考除了依据三门学科高考成绩、三门自选学科的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还要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即“两依据一参考”。

  上实有个科创楼,里面有很多先进的设备,学生只要有时间、有兴趣就可以去,这个科创楼是对杨光灿烂最有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杨光灿烂是个“小极客”。他高一的时候,在老师张唯的支持和鼓励下,创立了“高中科学创客社”。

  张唯说:“高一那一年,杨光灿烂热衷于社团活动,在组织社团的过程中,我们感觉到他原来并不擅长的管理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他在创社第一年,就带着同学们参加了不少科创比赛,还得了不少奖项。”后来,这个科创社还被评为学校年度最具人气社团,他个人也获得了年度“最有影响力学生”称号。尽管提前一年进入高三,现在小杨还担任着科创社名誉社长,抽空还会去跟小伙伴研究项目。

  杨光灿烂高考一结束,还得赶到杭州参加中科大的自主招生选拔。“提前上考场,这是孩子自己的选择。我们全力支持他。我们告诉他,这就是多一次机会。不管结果如何,今天付出的努力不会白费。”杨忠勇说。

  90后:三校生的“大国工匠”梦

  今天是高考日。1998年出生的邹征宇没有和同龄人一起坐在6月的考场,但9月却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在大学相见。

  作为上海工业技术学校首届中本贯通的学生,邹征宇目前中专三年级,即将毕业,迎接他的是未来四年的大学生活。

  2014年,上海中招首度推出中本贯通模式。所谓“中本贯通”,即中职教育与应用本科贯通。那一年邹征宇的中考成绩553.5分,可以进入一所区重点高中,但他最终选择了中本贯通。

  “我看到工业技术学校招生宣传单上的机械工程(数控)专业,这个专业深深吸引到了我,因为我从小动手能力强、喜欢做模型,对机械非常感兴趣,拿着宣传单与父母商量后一拍即合,父母觉得我非常适合走这条路。”邹征宇腼腆地笑了。

  刚入学,学校就安排了各种活动,比如工技杯比赛、德育实践性活动演讲比赛、机器人体验的素质拓展。学校还组织学生去了屹丰工厂、苏州汇博机器人公司、德玛吉机床等地参观,了解整个工厂的实际生产和操作流程。

  “三年专业技能的学习,除了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专业基础课,还包括了动手实践的实训课程,让我从最初的一窍不通到现在的渐入佳境。”邹征宇说,“希望以后能从事高铁或汽车甚至是国产大飞机C919的研发和生产,为‘中国制造2025’和‘工业4.0’做贡献。

  上个月,邹征宇参加了三校生高考,还参加了二工大的专业课考试。

  邹征宇的高考不在6月,但将与今天在考场的部分高考生们,9月在大学相见。而他身边更多的中职学校的同学,有的参加了工作,有的创业了……

  不管什么样的选择,都很美好,一如这窗外灿烂的阳光。

  90后:即便偏离梦想也不放弃

  

  想进复旦,最终被交大录取;想读法律,却进了人文学院。5年前,2012年的高考,对于“90后”女孩王亦文来说,算是轻松,但还说不上完满。对学习生涯,乃至未来的职业生涯已有比较清晰规划的王亦文,决心校正这种偏差。

  “那年,天很热。”5年前的高考,天气是王亦文印象最深的细节。

  王亦文所在的考场位于上海理工大学附近,家人早早为她在宾馆预定了高考房。相比裸考考生,王亦文自然要淡定许多,因为她已经手握上海交大自主招生的预录取资格。

  高中选文科的王亦文,最初将自己理想的大学设定为传统文科见长的复旦,并对千分考做了很久的准备。复旦千分考,王亦文顺利过关,但在自招面试环节意外失利,最后被交大录取了。

  从高中开始,王亦文就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去惠星康健院帮助照顾孤儿,参加研究社区功能的课题等等。她关于社区就业的研究成果还拿到了上海市英特尔创新大赛三等奖。因此,促进社会公平、研究社会机制成为了王亦文最感兴趣的命题。王亦文最终决定将法律作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通过交大自招时,王亦文被告知将会被交大的人文学院录取,而非交大的法学院。但从决定进交大的第一天起,王亦文就下了要转系的决心。

  转系是有门槛的,只有绩点名列前茅的同学,才有机会申请,并要通过相应的测试程序。尽管从小学到高中,王亦文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但她自谦说自己并不是学霸,“只是比别人勤奋一点而已”。

  大一学期结束,王亦文转系成功,进入上海交大凯原法学院。

  目前,面临毕业的王亦文,已经手握法学专业全美排名前十的西北大学的offer ,即将赴美继续深造。

  王亦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一点:在每个人的人生航道上,舵,是可以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

  80后:与名校失之交臂别气馁

  2000年参加上海高考的杨莹,现在是一家外企中国区项目的部门主管,是这个500强企业少数几个没留过学的“本土人”。尽管高考对她来说,已成过眼云烟,但每年高考前,她都会特别关注6月7日当天的高考新闻。

  她说,高考已是她生命过程中一段无法忘却的记忆,但是短短的13年职业生涯让她更明白:高考或许可以影响你的未来,却绝不会决定你的人生。

  当年高考,杨莹目标是上海交通大学,因为几分之差,和交大失之交臂。

  拿到东华大学高考录取通知书的那段时间,她是那么的难过,那么的不情愿。但四年后,毕业的那一天,却从心里感恩自己母校,给了自己那么大的一个舞台锻炼。

  “进了大学,我没有气馁,而是更加努力,年年拿奖学金,担任学院学生会主席,2002年第一批入党。”四年的学习生活,让杨莹各方面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敢于在大庭广众下演讲,和同学一起组织各类活动,这些职场不可或缺的能力,都是在大学培养的。

  大学毕业,进入职场,杨莹的第一份工作是销售。“当年同学们大都不愿意做销售,觉得是件求人的活,不好做。”但她却不这么想,“销售可以挑战自己,可以在短时间内锻炼自己,适应职场。

  她从一线的销售员做起,业绩提升也是同期进单位的同事中最快的,3年后就成为了部门的主管。但她并没有满足,还想要再学习。

  工作6年后,她考入了上海交大安泰经管学院,一边工作一边读MBA,也圆了自己的交大梦。

  70后:真羡慕如今的高考生

  熊庆东是新上海人,在沪上某知名证券公司任产品总监,同时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

  23年前,他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后进入复旦大学读研。回忆起高考,他说,那个时候“文理分科”,选择余地并不大。

  熊庆东老家在江西南昌,当年就是个学霸,一路优秀到了高三,成绩总排名基本在年级前三,还是学校当年唯一一位获评“三好”的理科生。但谈起当年,熊庆东云淡风清,“总之就是按照日常的节奏来复习、备考”。

  熊庆东1994年参加高考,“竞争还是很激烈的”。后来,他的高考成绩超过当年当地重点线30几分,顺利入读心仪的大学。

  当年他读高中时,也还是“文理分科”。“我们学校,男孩子大多选理科,女孩子大多选文科,我就顺应潮流,选了理科,高考要考5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熊庆东说,自己有点羡慕现在的新高考生,可以更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文理分布也更全面。

  作为当年的学霸,熊庆东最想对考生说的是:“平常心对待,不要想太多,紧张大家都会有。考完一门就丢一门,全力备战下一场。

  老三届:它改变了我的人生

  

  毕业季,穿着紫色校服棒球衫的俞立中神采奕奕,讲起上纽大首届260多位毕业生,他为他们取得的成绩而无比自豪。四年前,他在开学典礼上致辞,用自己的“高考故事”和“大学梦”欢迎和鼓励他们,现在毕业生们即将带着这份励志和坚毅,奔赴世界各地。

  俞立中是“老三届”,1978年参加高考。他说,高考的经历不仅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塑造了他这个人。

  1969年,在黑龙江一个叫长水河的农场,20岁的俞立中开始了长达9年多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去黑龙江之前,他是上海市西中学的一名高中生。在那个知青岁月,他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大学梦。

  1978年,教育部放开了报考年龄,俞立中终于以黑河地区初试理科第一名的成绩,取得了参加当年全国高考的资格。

  那年,他29岁。高考在7月举行,但是,从3月份开始便是农忙时节,复习时间相当赶。“每天清晨五六点就下地干活,晚上八九点回来,等大家都睡觉了,我就在帐子里打开手电筒看书。”夜深人静之时,他经常在灯下看一会儿,把知识点记在心中,然后关掉手电,躺在炕上反复琢磨、回忆,在心里默默解题。

  清晨出工前,他把重要的物理、数学公式写在手上,有空就打开手心看看。“总之,任何支离破碎、分分秒秒的间隙都成了我复习迎考的宝贵时间,说来也怪,那个时候真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我想可能是因为我太想上大学了吧。

  “考完最后一门课,我深深地松了一口气,我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大学。”当年高考满分500分,俞立中考了420多分。他的第一志愿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当时五校合一,称为上海师范大学),“在我眼里,她就是最好的大学”。

  “大学一直是我心里的梦,恢复高考政策下来后,我有了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机会,而且我也把握住了。今天想起来,这一步使得我的人生走向不一样了,高考改变了我的人生。”俞立中说,“高考还让我学会了自学,知道怎么学习才能把握关键,实现最高的效率。”没人辅导、四处借书的日子,把他的自学能力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高考让我学会了面对艰苦,包括后来在国外学习,遇到任何困难,都知道该怎么办。”讲述他的高考故事时,俞立中语气平和,表情淡然。但是,总能感到,一股激动和力量在其中涌动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