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菜场将关闭 百岁老人泪沾巾

06.02.2015  17:32

 

嘉善路菜场除夕关闭引发市民担忧 徐汇区天平街道:5月份会开生鲜超市

□晨报记者 彭晓玲  朝夕相处了16年的菜场就要彻底关闭了。本周,一纸公告的出现,打破了位于建国西路上嘉善路菜场的平静。公告说,因为租赁到期,菜场将于2月18日中午12点关闭。

周边居民反响强烈。84岁的孙阿婆5次反复问记者:“为什么要关呀?”101岁的老伯从认识多年的卖鱼摊主那里得知这个消息后,担心以后不知去哪里可以买到活鲫鱼,一时急得流下眼泪。

现有菜场本是临时过渡

嘉善路菜市场位于建国西路近太原路口。一走进菜场,就看到林林总总的猪肉、蔬菜等摊位。“嘣、嘣、嘣”,中年女摊主一边麻利地翻转肉排,一边用一个形似马蹄的小锤子在上面轻击,她说,这样可以让肉排更加入味。

往里走,会看到一个卖热气羊肉、糖醋小排、糖藕等的熟食店,在8盏红色罩头日光灯的照射下,夫妻肺片里的红油反射出闪闪光泽,挑逗着顾客的味蕾。尽头一家水产店,更是藏着不少“老饕”的最爱:活的波士顿龙虾、象拔蚌、珍宝蟹、红毛蟹,还有一条近4斤重的千岛湖鳊鱼游来游去。

尽管充满了生活气息,但环顾四周会发现,这个菜场确实有些陈旧了,有些地方的水泥地面已经不平整,四周是用碗口粗的钢柱支撑。“嘉善路菜场历史很久,以前是嘉善路上的马路菜场,1999年搬到了建国西路。当时说是临时过渡两三年,没想到营业至今。”菜场管理方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摊主与顾客犹如老朋友

经过多年相处,周边居民和小贩已经彼此熟悉,有些甚至形成一种超过熟客的默契。“每年365天,我有300天的下午2点半到3点,必定在菜场出现。”一个炒货摊前,81岁的周老伯刚买了1斤手剥核桃仁。他身材高大,性格开朗,说起菜场就笑容灿烂,“有时来这里买核桃仁,有时买黑芝麻,想吃什么就买什么!”尽管老人有时听力不太好,摊主却总能准确知道他的意思。摊主还说,“阔气”的周老伯有时还会带点零食给他们吃。

附近一对盲人夫妻也只向从2002年开始在菜场做生意的郑汝华买金锣猪肉,并在他摊位附近的杂粮店买米。“他们家地址我都知道,直接送货上门。”杂粮店老板娘说。郑汝华也说,他很看重这对盲人夫妻的信任,绝不会短斤少两,钞票也点得清清爽爽,给他们的肉质量也有保证,“眼睛看不到,但是吃得出来的呀!

这家菜场无论食品种类、质量还是价格,在周边地区都是佼佼者,市民口碑非常好。有老人去买菜,忘记带钱,下次给;拎不动,送上门,市民和摊贩犹如多年的好朋友。”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王伟强也如此评价。

拆掉后买菜多走半小时

就是大家都熟悉了,现在要拆很不习惯。”昨日下午,多位市民均向记者这样表示。84岁的孙阿婆说,她住在路口,从家里走来菜场大概只需10分钟,每天要来菜场2次,上午来买蔬菜,中午和90岁的老伴吃,下午再来买点荤菜,等儿子晚上下班回来烧。

我也是看了公告才知道要把菜场关掉的。”她说,周边一家比较近的菜场在中山医院附近,年轻人走过去大概要近30分钟,而且那家菜场是上下两层,“我老了,走不了那么远,也爬不动楼梯了。”谈话间,孙阿婆多次反复问记者:“你知道吗?他们为什么要关呀!

跟着菜场一路搬迁的鱼贩邱蓉安透露,她在周边做了20多年生活,很多老顾客都是80岁以上的老人,其中,一位101岁的老人最为着急,昨日早上和保姆一起来买菜时,说起菜场搬迁后,不知道哪里可以买到心爱的鲫鱼、基围虾,甚至当场流下了眼泪。

由于通知搬家的时间太仓促,让原本已经买好回家车票的不少摊贩不知所措,“不知道今后可以搬去哪里,过年的心情都没有了。

[管理部门说法]

回应一:为何关闭如此匆忙?

2月2日发布通告,除夕就要关闭,这让不少在此买菜的居民感觉太过仓促。对此,徐汇区天平街道回应称,其实该菜场本就是一个过渡性菜场,早在去年8月,业主方就已经和摊主结束了经营合约,关闭进入倒计时。

据天平街道副主任沈佩青介绍,1999年,根据市政府部署,徐汇区积极推进区内马路菜场入室工作。原区属副食品总公司下属的嘉善马路菜场迁入太原路建国西路的徐家汇商城集团所属批租地块内进行过渡,也就是今天的嘉善路菜市场所在地。对过渡期后嘉善路(临时)菜市场的安置,计划在嘉兆房产开发项目(梧桐三期)公建配套中予以落实,并将太原路建国西路地块归还徐家汇商城集团。

该临时菜市场占地1400平方米,208个摊位,85个经营户。由于该菜市场为过渡性质,市场为临时搭建的大棚,一直未作标准化的改造。2008年年初雨雪灾害期间,市场大棚曾发生坍塌,后经加固,沿用至今,目前市场内各项设施均严重老化,存在安全隐患。场外乱设摊、占道经营等问题亦成为社区市政管理难点和顽症,街道每年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疏导。

随着嘉兆房产开发项目(梧桐三期)公建配套临近完工,嘉善路(临时)菜场的关闭工作纳入日程。去年8月,徐汇副食品公司结束与各摊主的经营合约,自9月起不再收取摊位费,并告知了菜市场将要关闭的信息。

回应二:生鲜超市菜价会更贵吗?

嘉善路菜场关闭后,周边居民到哪里去买菜呢?根据规划,徐汇区商务委计划在嘉善路(嘉兆房产项目北端)开设生鲜超市,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沈佩青介绍,新的生鲜超市距离老菜场仅350米左右,面积相当。该超市是由区商务委与上蔬永辉合作引进,目前永辉超市已经在浦东、黄浦两个区引进,经考察效果非常好。与老菜场相比,新的生鲜超市不仅管理更加规范,而且所售商品品质更有保障。另外,街道方还与上蔬永辉在合同中约定,必须保证超市所售不少于10个品种的蔬菜,价格要比原市场上便宜25%左右。“也就是说,新的生鲜超市开张后,老百姓能吃到品质更好、价格更便宜的蔬菜。

上海标准化菜市场管理办法》明确,“标准化菜市场原则上按照居住区内约500米(郊区800米)服务半径设置”,另《上海市菜市场布局规划纲要》规定,到2020年,实现外环线以内的上海中心城区,以500米为服务半径设置一个菜场。规划上,梧桐三期生鲜超市的开设已能完全覆盖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至于生鲜超市何时能开,沈佩青透露,进展顺利的话,施工将于年前开始,施工期2个月左右,预计到今年5月,生鲜超市就能开张了。

回应三:过渡期居民去哪买菜?

对于周边居民“买菜难”的顾虑,徐汇区相关部门已提前制定方案,除周边乌中菜场、广元菜场、高安菜场、新鲜市菜场、复中菜场保证供应外,在临时菜场关闭后到新菜场启用这个过渡期内,在周边设置临时过渡性菜场,增加生鲜蔬菜的规模和品种,确保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晨报记者 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