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2013年网络热词有哪些?

21.08.2014  21:50

  8月20日,由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主办的“2014年《舆情蓝皮书》发布会”在沪举行,会上正式发布了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2014舆情蓝皮书《中国社会舆情与危机管理报告(2014)》。

  蓝皮书指出,“雾霾、单独二胎、转发500次、转基因、棱镜门、比特币、中国大妈、社会抚养费、香港限奶令、土豪、女汉子、丽媛style、人艰不拆、累觉不爱、何弃疗、房姐、上海法官嫖娼、致青春、邓文迪、主席套餐”等成为2013年网络热词。

   由娱乐衍生的词汇热度持续

  网络既是沟通平台,也是娱乐平台。网民往往能够在这个平台上掀起一阵又一阵的娱乐高潮。2013年的网络热词延续了这一娱乐化浪潮。无论是各种“”,还是王宝强的贱表情,网友在这里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造力,图文并茂,制造了N种模式把这些词运用到各种领域。“爸爸去哪儿”“我是歌手”等网络热词在热搜榜中居高不下,反映了该娱乐节目的热度和高收视率。并由此带动“爸比”、“亮长今”等词语的高热。汪峰“上头条”“菲鹏离婚”等与娱乐圈人物有关的事件所引发的关注与转发都充满着网友对当事人的调侃态度与疯狂追捧。由此类事件引起的“帮汪峰上头条”“我还好,你也保重”等句式也急剧升温。

   自娱自乐、调侃的词汇继续保持

  每一年在网络中都会流传各种充满着调侃意味的词语,2013年的网络热词也不例外。“人艰不拆”“累觉不爱”“说闹觉余”等词汇或者无奈,或者自嘲,都充满着调侃的意味。“待我长发及腰”等句式更是图文并茂,有图有真相,引发了网民的娱乐狂欢。“作死”这一词语还被配合上一些网友挑战高难度行为失败的搞笑动态图广泛发布。

   与国家领导人相关的热词增多

  继“胡哥”“涛哥”成为网友对胡锦涛主席的昵称之后,新浪微博网友“学习粉丝团”在其微博中首次使用“习大大”这一对习近平主席的昵称,其平民化又富亲切感的称呼得到公众的追捧,热度不减。此外,由于习近平主席与第一夫人彭丽媛的出访,又刮起一阵“第一夫人”旋风,随之出现了与其相关的词汇,如“丽媛style”,同时,彭丽媛所穿的具有中国风的服装造型也成为热议的话题。2013年末,习近平主席排队买包子这一新闻也随之产生了“主席套餐”这一词语。这一现象体现了民众对国家领导人务实、亲民、廉政执政风格的赞赏与期待。

   与社会民生有关的词汇仍具有较高热度

  继2012年出现的大量与社会问题、政策法规有关的词汇之后,2013年出现的此类词汇也屡见不鲜。“镉大米”反映了公众对食品质量问题的担心;“十面霾伏”既有对环境污染的讽刺,也充满着担忧之情。“临时工”多了一层讽刺的感情色彩。雅安地震之后的“理性救灾”等词语折射出了当灾难性事件发生时,民众除了关切之外,更多了一些理性。这些词语折射出我国社会生活中所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反映了人们对中国社会发展及民生的关注,对解决社会问题的热切期望,体现出民众的社会参与程度。而新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也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单独二胎”“交通拥堵费”“光盘行动”“中国梦”“雾霾津贴”“防空识别区”“国家安全委员会”“383改革方案”“以房养老”等词汇持续高热,虽然人们对这些政策的态度褒贬不一,但明显体现出公众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由事件浓缩而成的成语及造句体增多

  2013年出现的网络热词与往年相比,网友全民狂欢式造词热的特点更为明显。如一系列网络成语的出现:“十动然拒”、“喜大普奔”、“不明觉厉”、“累觉不爱”等在形式上类似传统意义上的成语,但是由某些网络热点事件或句子缩略而来的新兴词汇大量流行在各类网络媒体中,这类词汇表现的含义非常丰富,如果读者没有了解其产生的原始事件,很难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和使用场合。

  除网络新成语外,另外一种在2013年颇具特色的是以网络造句为主的“待我长发及腰体”等形式,此类造句并不带有浓重褒贬色彩,而是没有主题的随意吐槽或是带有很强烈的自我情绪抒发。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08.21

原文: 2013年网络热词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