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2014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

21.07.2014  21:09

7月3日下午,我校2014年研究生教育工作会议在虹口校区召开。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姜锋、校长曹德明、党委副书记李月松、王静、副校长冯庆华、杨力、张峰、周承等校领导,各院(系、部、所)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研究生部全体工作人员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副校长冯庆华主持。

首先,研究生部主任汪小玲就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做了汇报。她在汇报中梳理了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并分别从我校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定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关”管理和改革设想、学位点评估与动态调整等几方面分析了现状,提出了对策,并就未来的研究生教育工作着力点做了说明和介绍。

2013年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启动年,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于年初更是密集地颁布了关于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以及学位点合格评估、动态调整等5个重要文件,国家对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为了稳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我校将在2013年已完成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顶层设计基础之上,高度重视研究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招生关、培养关和学位关的建设工作,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在实处。通过拓展优质生源渠道、推动研究生招生方式改革、调整研究生招生学科布局、构建长效多元的奖助体系等多方面举措深化招生机制改革,加大优秀人才选拔力度;通过对接国际坐标,优化培养方案,设立“课程超市”,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搭建校内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平台,积极开拓开放互利的第二校园校际平台,推进个人努力、院系支撑、学校推动、国家资助的四级联动的国际教育平台,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力度;通过校际盲审、加强优秀论文培育力度等举措,提高我校研究生的论文质量,严把研究生学位质量关。

在学位点评估与动态调整工作方面,学校将以学位点合格评估、水平评估和国际质量认证为抓手,全面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根据国家文件要求,从一级学科点设立时间来看,我校所有硕士、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必须在2014年全面开展自我评估,在2015年我校预计将有20%的学科点接受国务院学位办和上海市学位办的抽评。2014年下半年,国务院学位中心将启动与“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双峰并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其中10个设置较早的专业学位类别将在第一批开展试点,与我校有关的专业学位类别是工商管理硕士。2015年,国务院学位中心极可能启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2012年我校该项评估参评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和“新闻传播学”。

我校下半年学位点建设的重点是通过全面评估以评促建,确定重点建设的高峰学科,依靠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优势,结合政治学学科力量,发展区域国别研究,打造2011协同创新中心;明确高峰学科之外的各一级学科点的优势、特色和长短板,从支撑高峰学科建设的角度出发,寻找各自特色发展的主线和落脚点;明确学位点建设的关键点和难点,确定各一级学科在学校总体规划中的位置、发展目标和方向;建设质量文化,合力打造健康而有竞争力的学科生态环境。在汇报的最后,与参会领导在推进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超市建设、学位点评估等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时间节点方面达成了共识。

随后,党委书记姜锋结合对接意识、责任意识、国际意识、宣传意识,就我校如何以全球战略的前瞻眼光来谋划教育事业发展方略,让上外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上外,让我们的研究生教育在走出去中获得超常规的跨越式发展做了重要讲话。

他肯定了我校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的良好成绩,指出我校研究生教育为推进学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事业发展和促进学术繁荣进步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为了深入推进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明确新形势下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我们还必须再接再厉,从以下五个方面着力推进相关工作:

第一,我们要及时掌握国家政府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要求。这里所指“国家政府”,既包括教育部等中央部委,也包括上海市等所属地政府。国家强调,2014年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年”,一定要“守住底线、提高质量”。上海市表示,教育部决定在“两校一区”进行全面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试点,两校指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一区是上海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上海市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对高峰学科建设和一流学科建设高度重视。我们下半年马上就要迎来上海市一流学科评估,明年很可能就要迎来国家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事关学校发展大计,我们务必认真对待。这里所指“掌握”,不仅包括政策文件的解读,还包括学校各个层面与社会各方加强沟通,获得理解,获得支持,形成良性的多向互动。我们的教授们几十年教学生涯,桃李满天下,这是最为宝贵的人脉资源,上外毕业生在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以及海外研究院所、组织机构工作并踏上重要岗位者不乏其人,他们既是我们的学生,也是我们现在和潜在用人单位的负责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有权利有责任参与学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我们应该邀请他们作为校外导师、学术委员会或分委会委员等参与研究生指导工作,听取他们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共同商讨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学改革、学业评估及社会实践等,以此扩大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建立学校与各层面的密切联系。有了了解,才有关心,才有理解,才有支持。学校的发展壮大,每位师生休戚与共,需要学校每位校领导、每个职能部门、每个院系部所、每位老师、每位学生,精诚团结,共同努力,携手共进。我们一定要有这个责任意识。

第二,我们要善于分析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我们培养的不仅仅是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的中国公民,我们培养的也是为世界和平发展谋福利的世界公民,故我们要深入了解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其具备的基本素质至少应包括:宽广的国际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熟悉掌握本专业具有国际水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语;熟悉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较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的国际活动能力;较强的批判思考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较强的运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在做国际人的同时坚守本民族的人格和国格。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往返的高端国际型特色人才,他们所应具有的认知、情感、意志、能力结构,如何在我们每个专业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科研规训中得以体现、得到保障?我们务必要开展深入思考。

第三,我们要全面了解世界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趋势。这个“世界”既包括国外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也包括国内同类大学及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是外国语大学,国际化是我们存在的理由,更是我们存在的方式,希望我校各学位点及职能部门立足学校和国家发展大局,强化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站在国际前沿,参照国际坐标,对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研究生教育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借鉴研究生培养经验和通行做法。以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等校的国际化教育工作经验为例,深入思考我校研究生教育与学校整体科研工作(比如区域国别方向)的密切融合。研究生是最宝贵的资源,对学校科研具有重要的支撑,我们一定要合理布局硕博点,凝练研究方向,有计划地扩大课题性招生比例,尤其要注意根据科研项目招收国际学生,带领研究生加入各种教学和研究团队,形成项目集成而非单兵作战,提高研究生科研的针对性和质量,提升研究生科研成果对全校科研的贡献度。谈及“新趋势”,不能不提到“慕课”。在“慕课”时代,上外并非如北大、清华、复旦、交大等985高校,我们能够做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慕课”的当前意义既在于把“慕课”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以提高教学质量,更在于以“慕课”提升我校的国际“存在”,逐步融入国际学生课程体系,探讨学习成绩认可方式,与我校现有在线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区别,宜区别对待,又统筹协调,可在调研、摸清“家底”的基础上,组成学校协同推进工作小组,有计划地打造我校在线教育体系,此事应尽早谋划、落实,全力推进已有工作,尽快在国际平台上展现我校“慕课”形象。

第四,我们要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预警机制。我们要明确上外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基本目标和任务,清楚并充分发挥上外学科建设的优势特色,既要坚持重点建设的发展战略,又要创新重点建设模式,坚持综合施策、整体推进。我们要了解每个学位点的导师队伍状况,包括性别、年龄、职称、学历、学缘、专业结构和教学状况、研究状况与发展潜力,包括非外语类专业教师能否进行全英语教学。我们要了解每位学生的基本情况,为出类拔萃的学生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并充分发挥奖助体系的激励作用,着力支持与鼓励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我们要了解每个学位点的建设情况,清楚各学位点的优势、特色和建设的关键点、难点,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找准方向,错位竞争,以特色优势获胜,才能发现问题,以切实可行的办法,经过不懈的努力,达到我们的发展目标。学校今明两年,将面临本科审核评估、研究生学位点评估和学校学科评估三件自评、迎评大事,对照指标,自我诊断,建立信息监控预警机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完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希望各学位点要避免被动应付心态,要积极面对,各司其职,做好对接,落实学位点建设目标责任制,各点负责人要切实承担责任,评估不合格的、妨碍学校整体发展的,要有明确的担责规定,确保制度政策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第五,我们要潜心深入研究,发出声音,广泛宣传,获得支持。各学位点及职能部门应加强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的研究,加强对国家高等教育及相关政策走向的研究,增强工作的前瞻性。国家正在谋划“建设中国特色未来世界一流大学行动计划”,我们的切入点在哪里?我们如果永远跟在国家已经出台的政策后面,可能会永远踏空。唯有前瞻,才有积淀,才能把握机会,更能创造机会。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深入思考,妥善解决,及时总结,理论提升,撰写文章,广泛宣传。校园网的对外宣传作用至关重要,各部门各学位点要齐心协力提供好的宣传材料,切实体现上外在国际大环境中的学术氛围、学术风气、学术品格和学术成果,要展示上外的国际存在。学校各个层面都一定要有强烈的意识,要加强对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研究和宣传,对社会公众、对上级部门、对兄弟院校发出自己的声音,增进上级部门的关心,增进社会大众的了解,增进兄弟院校的支持,增强本校师生的理解,如此各方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把我们学校建设好。他强调校内各点协作、国内校际合作、国际联合培养,三个层面上“对接”的理念很好,需出台具体政策、鼓励和责任措施,充分调动各点,尤其是各学位点的积极性,强化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意识,主动而为,着力推进,积极开展与校内外学科专家、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与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等多方面多层面的对接,全校群策群力,宣传上外形象,讲好上外故事。概言之,要研究国家政策,前瞻思考,指导对接;要了解国际教育,比对分析,参照提升;要调研他校情况,交流互鉴,互助提高;要摸清自己家底,监控预警,改进弥补;要加强宣传力度,增进了解,获得支持,以此推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紧接着,曹德明校长结合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思路和要求对我校研究生教育建设发展工作、学位点评估和动态调整工作做了重要部署。

他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高端引领作用更加突出。对于上外来说,在建设“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特色大学”的进程中,研究生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也更加重要,研究生教育应该为学校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强劲、更有力的支撑。目前,国家与地方的宏观政策,地方与行业的迫切需求,学校改革发展的浓厚氛围,都为我校研究生教育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乘势而上,加快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步伐。

他强调,国家不仅提出了以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全面提高质量为主线,以分类推进培养模式改革、统筹构建质量保障体系为着力点,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突出科教结合和产学结合、坚持对外开放为导向的改革总体思路,而且密集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怎么改、怎么操作进行了系统而具体的阐述与布置,这在我国研究生教育史上是第一次。说明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有细致周密的顶层设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决策。这些文件大家都要认真学习、仔细研究、深刻领会,希望大家不要只是停留在理论文字层面,而应内化为理念,并转化为行动计划,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去。

他表示,当前我校研究生教育改革已经迈入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阶段,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各学位点及职能部门的有效配合,需要各单位之间的资源整合,需要校内外协同单位的共同攻关。我们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进程中,既要坚持重点建设的发展战略,又要加快改革步伐,创新重点建设模式。通过重点支持,促进内涵发展,打造一流学科,培养创新人才,建设高水平队伍,产生高质量成果。加大改革力度,转变管理模式,坚持分类指导,实行项目集成,推行任务统筹,创新体制机制,确保发展目标如期实现。

他告诫,评估已经成为国家统筹协调、学校规划发展的基本抓手,也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工作常态。国家以评估为手段,监控高校办学质量,调整资源投入的范围和力度;学校以评估为手段,打破学位点终身制,加强内涵和特色建设,有上有下整合撤销,动态调整合理布局;学位点以评估为手段,研究自我,认识自我,准确定位,确立目标,奋进发展,否则将面临生存危机。面对学位点合格评估和水平评估,我们面临的形势不容乐观,反观自2012年“一级学科水平评估”后,我们的发展方向是否真的明确?我们的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我们的建设措施是否得力?我们的问题是否继续存在?我们这两年的成长提升在哪里?在“慢进也是退步”的激烈竞争中,我们曾经辉煌的学科前进步伐是否缓慢下来?甚或逐步失去了曾经的优势?

他希望,各学位点以积极主动的心态面对评估,在开展全面自评的过程中,坚持以评促建、评建结合的基本原则,突出学位点的内涵建设、特色发展、高水平发展,强化学位点的人才培养目标合理定位,强化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及有效运行,强调主动服务社会需求,强调对高峰学科的支撑贡献,重点检视学位点建设的“六个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结果的符合度,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适应度,师资教学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保障度,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运行中的有效度,自身建设发展对学校全局发展的贡献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教育的满意度。通过内外结合的学位点合格评估、水平评估,根据学位点建设质量及其与学校发展战略的契合度,基于上外多科性、国际化、高水平特色大学的定位与使命所决定的应当拥有什么学科、重点发展什么学科,学校将实施学位点“有上有下”的动态调整,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只能有选择地追求卓越。各学位点和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学位点建设成效纳入院系和职能部门的任期目标,实行目标考核与责任追究机制。组织部、人事处要跟踪配合,把各部门和部门负责人的学位点建设工作情况纳入年终考核和任职考核体系。要加大投入力度,在加大总体投入的基础上,围绕学校总体发展战略,向重点发展的学位点倾斜,向那些思考透彻、规划合理、推进扎实、做出成绩的学位点倾斜。学校将从体制、机制、经费和组织上为学位点的结构优化和建设发展提供全方位的保障支撑。

最后,冯庆华副校长做了会议总结。他对学校各学位点及各职能部门在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工作的推进、学位点评估、博士生导师遴选和松江校区研究生公寓楼建设等工作所付出的辛勤和努力表示衷心感谢。他以本学期出访调研日本早稻田大学、东京外国语大学等四所日本高校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实例,希望各学位点在开展国际化教育工作时,要高度重视拓展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通过自身不断努力和学校大力支持,逐步建立与国外知名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关系,拓宽我校国际化教育工作的思路和视野。他还谈到了本学期我校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建立了联合培养硕士生及本科生的互换交流项目,希望各学位点抓住机遇,学习和借鉴兄弟高校的研究生培养经验,促进我校自身的学科发展并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他也对本学期积极参加研究生招生宣传的各学位点领导和老师表示衷心感谢,希望各学位点和研究生部继续拓宽优质生源渠道,加大优秀人才的选拔力度,吸引更多优秀生源来我校就读。他希望研究生部要认真、深刻领会姜锋书记、曹德明校长对于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指示,会同各学位点和相关职能部门,落实综合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并分步有序推进。他希望各学位点将会议精神传达到每一位导师,高度重视今年下半年即将开展的学位点自评及2015年学位点迎评工作,坚持以评促建,扎实推进我校各项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提升我校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文/研究生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