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5年来强化民生保障成效显著 低保标准970元

25.03.2017  17:14

  上海5年来加强社会救助、强化民生保障成效显著,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昨天(24)在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系列养老、社会救助等方面的措施新政,将从下个月起陆续出台。今年低保标准有望达到970元。

  (作为深度老龄化城市,养老问题不仅市民关注,民政系统也在一直努力。市民政局局长朱勤皓表示,本市从加强养老服务供给体系到完善养老服务保障、政策支撑体系取得了一定成效。养老床位、日间照料中心、为老服务中心、助餐点等机构设施数量不断增加,而统一照护需求评估、老年综合津贴等制度的落实,则在资源丰富的同时有效促进了公平分配。

  [全市养老床位总量由2012年的10.5万张增加到2016年13.2万张,养老机构702家;建成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长者照护之家”73个;40家街镇正在探索“养老服务包”。全市养老机构中有34.7%设有医疗机构;力争到2020年全市养老护理人员新增4.5万人]

  本市正不断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嵌入式养老机构年底前将新增50家,实现各街镇全覆盖。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介绍,对于养老机构的监管,上海很快也将出台政策措施。

  [4月底前将出台养老机构的自由裁量的基准。还有出台养老设施公建民营的指导意见,另外将会以服务质量进行专项的督导和检查,财务风险问题以及食品安全问题。再有一个,今年将第一次率先出台养老机构的黑名单制度]

  2015年,上海在全国率先实现低保标准城乡一体化。城乡低保标准更是分别从2012年的570元和430元,统一提高至去年的880元。截至去年底,全市基本生活救助对象约20.45万人,去年合计支出社会救助资金23.83亿元。市民政局副局长桂余才介绍,下月上海将出台低保新政,织牢社会托底保障网。

  [调整的增幅要高于本市2016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幅,大概在10%左右。预计在2016年基础上再增加90元左右。还有一些其他救助对象,包括医疗救助的力度也要提高。我们初步考虑,将逐步取消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住院医疗救助的峰顶线,并且继续提高救助的报销比例,从而使困难群众在“十三五”期间的社会救助水平得到更好的保障和提高]

  以上由东广记者汪宁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