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队伍启程

04.07.2016  23:49

6月29日,在结束本学期所有考试后,我校政治学专业2014级本科生巩持平的暑假正式开始了。这个假期,她没有回到位于河南的家,而是和其余11位分布在各年级文理医科的小伙伴们一起,或“留守”上海,或前往武汉、重庆,以三地为样本,在各大景点访谈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中外游客、导游,调研长江经济带旅游业公共服务品质。这是我校2016年暑期社会实践第一支启程的团队,此后,还有超过270支队伍将陆续奔赴祖国各地,将他们的调研考察、志愿服务落到实处。

1984年,我校首次派出学生赴基层开展实践。此后的32年间,复旦学子的实践足迹遍布神州大地,走向大千世界。

长期以来,学生社会实践是“第二课堂”的主要组成部分,并一直被视作“第一课堂”的延伸和补充,我校鼓励学子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西部,在实践历练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据统计,近三年来,每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学生人数超过5000人次,年均立项600项左右,其中近七成项目是在寒暑假期间开展的,涉及的实践地遍布全国各个省级行政单位,还有少数项目走出国门,前往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当下的复旦社会实践实现了从春秋季日常化实践到寒暑期实践的时间全覆盖和包含本科生、研究生的学生全覆盖,它已然成为了复旦学子在校期间必做的事情之一。

心系国家,走向西部深入基层

我校学生社会实践始终坚持与国家战略结合,引导同学心系国家发展。每年寒暑假,我校团委都会发布社会实践竞标主题,如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一带一路与西部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转型等,鼓励同学利用课余时间,面向国家需要,走向基层,走向农村,走向西部,深入群众。

今年暑假,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团委组织“我所深爱的中国”暑期实践项目,分别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福建省屏南县和云南省永平县开展调研和支教活动。其中,前往阿勒泰地区的项目已经是第三年了,在去年暑期,社政学院的学生分三组前往新疆阿勒泰、喀什和石河子三地考察基础教育、干部培养、地方文化、兵团建设等情况。

新疆之行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新疆社会发展的新风貌,实践队员刘丽鸣回顾此行时表示:“新疆,在我的脑海中,逐渐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一副具体的图画,乃至一位亲切的朋友。她有血有肉、有优点也有不足;她依旧戴着神秘的面纱,等待着我去探索。”也正因此,该项目被团中央授予“2015年三下乡优秀项目团队”荣誉称号,并获2015年上海市暑期社会实践最佳项目。

辽阔的西部留下了同学们的印迹,乡土的农村也同样期待着复旦学子的到来。新闻学院的“新闻赣线”项目今年暑假将第二次前往江西省余江县开展农村留守儿童调研,负责人钟冬雪认为,该项目的目的在于让大家认识不一样的农村,“不了解,是因为靠得不够近。自己去看,看不一样的生活方式,自己去听,听当地人说自己的故事。只有真正去做、去感受才能真正地了解。正是这种对不同于自己日常生活的尝试,看见更多,感受更多,自然才能思考更多,忘却那些浮躁的想法,脚踏实地地做好每一件事情。”

祖国的边陲也同样具有吸引力。在今年暑假,基础医学院的师生准备前往海南省西南边陲。项目成员中有一部分是医学院的国防生,实践团队将结合专业特色和军人责任,与当地医院、军队开展一系列服务活动,践行青年职责。

返乡服务,以己之力回馈家乡

在走向广阔天地的同时,也有很多学生选择返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实践活动。在实际开展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一些项目反而因为贪图方便导致实践过程草草了事,整体质量不高,为此,我校团委对项目的报销专门作出规定,凡是回到自己家乡开展实践的对往返路费一律不予支持,而只要是在家乡以外地区开展实践,团委则对其交通费全力支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但同时,校团委也认识到返乡服务的重要性,在假期会以专项实践的形式,支持同学们回到家乡开展志愿服务,以力所能及的方式反哺家乡的发展。在2016年寒假,校团委组织了返乡宣讲团和少数民族同学返乡服务团。

前者组织同学们回到自己的高中母校开展宣讲活动,同学们采用创作宣传视频、绘遍复旦美景、制作宣传册、组织路演、举办全校宣讲会或者以班级为单位入班宣讲等形式,向学弟学妹们介绍大学生活,宣扬复旦精神,帮助高三学子坚定信念,迎接高考。在寒假里,共计有61支团队前往全国159所高中宣传复旦校园文化,约46000名中学生听取宣讲。

“情牵巴渝——复旦学子重庆地区高中宣讲会”项目负责人李林霜表示,“作为一个从西部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我经历了许多思想上的转变,我希望把复旦在这三年中教给我的经验和哲理提前告诉后来人。在整个过程之中,我们与重庆九所中学沟通联系,与上千名学子面对面传授经验,介绍一个我们共同热爱的大学殿堂,在各自组建的群里,推送关于复旦的新闻和信息,最重要的是,在高三学子们心中,或许通过我们的讲解对高考有了信心,对大学充满期待。我想,这就是我在这个假期里做的最伟大的事情!”

少数民族学生返乡服务团面向新疆、西藏和云南三省区的少数民族同学进行招募,最终近50名同学组成了6支队伍,分别奔赴云南大理、西藏拉萨、新疆阿勒泰、克拉玛依、喀什、哈密等地区,开展传统文化调研、医院实习、校园宣讲等多种形式的志愿实践活动。

2015级技术科学试验班的哈斯叶提同学在阿勒泰哈巴河县人民医院进行服务,这次实践经历让她很有感触:“作为非医学生,我一直认为自己在实践过程中只能负责联系协调工作,但在第二天快下班时,我充当翻译,帮助了一位牧民。他家8个月大的宝宝一直高烧不退,又因大雪封山,等送到医院时仅剩汉族医生值班,牧民普通话水平不高,加上心情急躁,一时难以交流,但经过我的翻译,医生立即帮小宝宝进行了检查,开了药。这种在患者最需要帮助时能给予他们支持的感受过于美好,难以言表。”

志愿服务,实效创新奉献社会

志愿服务项目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形式之一,包括短期支教、环境保护、场馆服务等在内的志愿类实践活动获得了我校不少学生的青睐。

短期支教对同学们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院系和公益类社团成为了短期支教的两大主要组织方。社会上对于短期支教利弊的讨论从未停歇,而为了避免短期支教给支教地和孩子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我校的支教团队尤其注重项目的延续性,尝试把短期支教长期化、日常化。

1995年,勤工助学中心组织学生赴安徽颍上开展支教活动,其后每年暑假未曾缺席,到今年已经是第21个年头了。在今年带队的项目负责人吴秋岑眼中,这场持续二十余年的支教接力给了当地孩子以希望,“让他们知道不一定上完初中后就必须打工,学习就有希望——事实上今年第一个我们支教的孩子考入了复旦。”除了颍上项目外,数学学院赴安徽歙县的“星光”支教工程已经坚持了十五年,信息学院赴云南孟连的支教项目也走过了十年,还有越来越多的支教项目正在发展成为长期化的接力项目。这些项目与当地师生、学校都建立起了良好的互动联络关系。

在形式上,项目团队除了关注学生的教育与视野之外,还更多地在当地走访调研,扶困助学,并创新支教理念,拓宽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路径。TECC社团在四川、河南、山西等多地设立暑期教师学院项目,联系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培训中学教师的计算机和英语应用能力。

此外,社团还在探索通过远程视频开展日常化支教的可能性,“E哥E姐”项目以“线上辅导,陪伴教育”为宗旨,组织志愿者通过视频连线的形式,在学期间利用每周一至周五下午固定一小时对受教对象进行一系列课堂问题的解答并传授一些课外知识,弥补短期支教的短板,给予孩子们长期的陪伴。在这个暑假,项目团队将首次进行线下延伸,前往支教地,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带去温暖。

除了支教外,同学们积极拓展了场馆服务、医疗宣讲、法律援助、环境保护、老人陪伴、外来务工家庭子女教育、特殊人群关怀等不同形式的常规化志愿服务项目。2015级社政学院的孙嘉悦在今年春季学期带领团队开展“爱释光明”无障碍电影创作志愿项目,通过举办盲人电影体验会、盲人体验公益音乐会、写给电影的三行情书、残障屋体验等活动,为盲人提供便捷、无障碍的观影渠道,也希望能唤起大学生群体关注残障群体的意识,以青年人的力量推动社会公益的建设。

公益服务也不乏“临时起意”。2015级中文系的朱璟依同学在寒假带领团队赴苏州进行古桥文化的考察,在实践期间,她发现,当地的古桥文化其实正在衰亡,为了唤起居民对古桥的情感,“让他们知道他们日常生活中走来走去的桥上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实践团队决定拿出自己的压岁钱,在调研成果的基础上在当地举办一场古桥文化的展览。短短一天内,超过1000人次参观了展览,游客们纷纷致以好评。在展览结束后,团队将所有展板捐赠给了当地的中学,让古桥文化继续在新一代的青少年间传承。

院系参与,推进实践基地建设

随着社会实践项目的增多、品质的提高,在管理体制方面,为激发院系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学校团委将普通类社会实践项目的立项审批权全部下放到二级团组织,由各院系根据分配名额组织实践项目的申报、立项和结项工作。

除了常规的项目管理外,有不少院系将社会实践作为院系开展校地合作的先导,以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导向和抓手,融合院系特色,将社会实践与学生骨干挂职、校地合作等工作相结合,通过支教、调研、学生挂职等实践活动梯次渐进的形式,培训学生骨干队伍。

2016年寒假,由管理学院本硕博学生和教师组成的实践队前往山东沂蒙,在当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并开展入校教学、电商培训和农业学习等实践活动,拜访先进典型人物,进行红色教育学习。建立实践基地后,管理学院会在学期间常规派遣各支部开展“三同”学习和党性学习,并在假期派遣学生骨干、教师骨干队伍实践锻炼,逐步发展博士生挂职、企业发展咨询等工作。

今年暑期,我校药学院、基础医学院、高分子科学系等院系还将在湖南邵阳、海南三沙、山东威海等地建立社会实践基地。以药学院为例,药学院将结合服务精神和专业特点,一方面,在当地学校开展支教活动,另一方面还将结合邵阳当地药企发展情况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前往实体企业和药材市场参观学习,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结合,完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做到学生、企业、学院互动共赢。此外,学院还将结合邵阳本地的文化特色,组织学生参观接受民俗文化教育,培养传统民族精神,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在基地开展特色支部活动。

法学院于去年暑期在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建立实践基地,今年暑期,在延续去年的“同一片星空下”支教项目的基础上,法学院将开展基层单位实习调研项目,结合法学特色,组织学生在三台县内的基层机关、事业单位及周边国家重点行业单位开展挂职锻炼,让学生接触一线基层工作,从事辅助性的基础工作,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当地社会发展状况开展调研,形成报告,为当地发展献计献策。

统筹谋划,提升社会实践品质

当参与社会实践逐渐成为一种风尚时,如何进一步统筹谋划,有效提升社会实践的整体品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校团委着力加强实践主题谋划,盘活各类资源,规范实践工作流程,同时强化技能培训、宣传推广等措施,从社会实践活动的前期和后期两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质增量,创新形式,扩大影响,着力打造优质的社会实践队伍。

在将普通类实践项目下放到二级团组织的同时,校团委加强了竞标类社会实践项目的谋划,通过结合国家和地区发展战略的主题设置,引导同学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并通过社会实践的形式深入了解国情社情,对接区域发展。

校团委面向二级团组织的实践工作负责人和社会实践团队骨干学生设立了“添翼”社会实践训练营,着力加强学生实践技能培训,打造高质量的实践队伍负责人,储备社会实践项目库。训练营课程包含社会实践的选题思路、社会调查方法、支教课程设计、人际沟通、实践宣传、财务报销、实践安全、优秀实践项目团队交流等内容,涵盖了实践前期、中期和后期的各个方面,让实践团队在出发前做足准备。

而为了让更多同学了解社会实践,开阔视野,同时扩大优质实践项目的影响力,校团委利用平面宣传和传统的班会、团课、团日活动,从多方面做好社会实践的总结宣讲工作。校团委组织编写《复旦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手册》和《复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特刊》,面向全校本科学生发放。在社会实践优秀项目团队中,团委遴选组织社会实践宣讲团,结合各院系的班会、团课以及相关的培训会、经验分享会,推动社会实践优秀案例走近同学身边。此外,在每一期社会实践进行过程中,团委及时跟进各项目的开展情况,广泛收集通讯稿,通过“复旦团委实践部”微信平台坚持每天推送,并组织“醉美实践”社会实践摄影大赛,鼓励同学们用影像展现多彩世界,记录实践过程中的难忘瞬间,展示实践队伍的美丽风采,活动吸引了12000多人参与线上投票。

社会实践的氛围愈加活跃,而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校内实践资源,校团委邀请近年来社会实践项目的负责人开设“社会实践达人营”微信群,聚拢校内热衷于社会实践的学生,搭建一个更为宽广的实践交流平台,方便信息传达、团队组建,将短期的社会实践扩展为长期的实践氛围浸润。

作为育人平台的社会实践给我校学子带去了难忘的体验,一次次的调研考察、志愿服务的背后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也是家国情怀的熏陶。

2014级中文系研究生高安琪在大一时就参与社会实践,其后几乎每个假期都会组织或参与一个实践项目,开展过民风民俗、文化传承、灾后重建等不同类型的社会调研,也做过场馆讲解、暑期支教、非遗宣讲等形式各异的志愿服务活动,“对实践的热爱一直持续到了研究生阶段,因为可以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为着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真的是一件太幸福的事情。不知不觉间,社会实践已经成了我复旦生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感谢实践让我认清了肩负的责任和使命,看到了象牙塔外更广阔的世界,也让我明白了青年人的眼光和胸怀不应只局限于方寸之地。”

而随着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的形成,社会实践的内涵和范畴开始溢出传统“第二课堂”的概念,逐渐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从做实践,到做好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我校学子知行相成,在青春历练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成才,将个人志趣与家国情怀相结合,社会实践将不仅仅只是一次经历,而更应成为一盏引领前行的明灯。

(封面制图 凯旋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