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召开2016年春运工作动员大会

22.01.2016  17:28

1月19日,我市召开“2016年上海市春运工作动员大会”。会上宣布,今年春运时间自1月24日至3月3日,持续40天。据预测,2016年春运期间全市省际旅客运输总量将持续增长并突破4000万人次,达4024万人次,同比增长4.9%。

与往年一样,春运客流主要以学生流、务工流、旅游、探亲客流为主,并高度叠加。据预测,2016年春运期间,全市省际旅客运输总量将持续增长并突破4000万人次,达4024万人次,同比增长4.9%。其中,发送和到达省际旅客分别为2178万人次和1846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6%和4.1%,客流总量仍然持续高位增长。 铁路方面, 预计发送旅客达1100万人次,同比增长8.1%,高峰日为2月6日,当日预计发送旅客44.7万人; 公路长途方面, 发送旅客约500万人次,同比去年略有下降,预计最大客流出现在节前一周,最高日发送约27万人次; 民航 预计发送旅客575万人次,同比增长7.4%,预计最大客流出现在节前5天,最高日发送约16万人次。预计全市节前客流最高峰将出现在2月4日左右,省际客流总量约115万人次,节后客流最高峰出现在2月14日左右,省际客流总量约110万人次。预计将对路网服务、公交配套衔接、应急处置等保障工作带来严峻考验。

今年预计春运开始前几天会有极端降温天气,预计将对民航、公路、水运等运输方式造成影响,也将对安全驾驶、事故应急以及客流疏运等提出更高的要求。进入春运后,因冬季天黑早、大面积雾霾、寒冷阴雨、事故多发等负面因素,早、晚高峰车流将更加密集,高速公路小汽车出行量也将大幅增加,对今年春运的排堵保畅以及运力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年一度的春运,既是市民百姓客运需求的高峰期,也是客运安全压力最大的时期。市春运办要求各成员单位按照“安全第一、保障有力、方便快捷、服务至上”的总体要求,增强忧患意识,狠抓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落实,进一步强化红线意识和忧患意识,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全面排查安全隐患,组织开展春运安全大检查,对运输工具、枢纽站点全面排查,确保不留隐患死角;强化从业人员风险意识和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依托公安部门,狠抓春运治安管理,完善车辆动态监控平台及车辆动态监控设备,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超速、超员、疲劳驾驶、货车非法载人、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

市春运办要求科学调配运力,全力满足春运期间的出行需求。铁路、公路系统要增加运力供给,适时加开班次,保障运输紧张地区的运力保障;公路系统要在确保安全的条件下,继续实施“兜底”保障。民航系统要做好两岸直航包机保障任务和重点城市、旅游航线的飞行保障服务。公交、出租汽车、轨道交通行业要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在车站、码头、机场等重点交通枢纽以及大型活动场所的衔接疏运,及时开设公交春运专线,适时延长地铁营运时间,加强实时监控调度,做好铁路上海站地区、上海南站地区、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浦东机场地区的大小交通有序衔接,避免发生旅客大面积滞留。针对老年人“进城”过年的新趋势,市春运办还要求各单位特别关注春运期间老年人的出行便利问题,在购票、候乘、安检等方面为其提供优先服务。

与此同时,市春运办还要求各有关部门加强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联运衔接,确保高效、有力、迅速地应对各类突发状况,切实提高春运期间的服务质量。高度重视春运应急运输管理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人力物力保障、预报预警等保障措施,全面提高春运应急运输保障能力。在铁路、公路、民航、轮渡等班次延误或取消后,及时与滞留旅客沟通,定期发布最新信息,加强车站、机场、码头等客运枢纽广播,设置醒目的电子显示屏,确保信息沟通及时、畅通。充分发挥各级团委和宣传部门的力量,努力打造“人文春运”,为旅客提供亲情化的志愿服务。

(社会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