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举行

12.11.2020  12:51

  10月30日,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及重点课题“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研究”开题论证会在校举行。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彩云、项目主管张海军到会监督指导,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出席会议并致辞。华东师大教育学部教授范国睿、匡瑛、荀渊作为课题主持人分别作开题陈述,对研究目标、课题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框架与方法、重难点与创新点、子课题内容及研究预期进度与成果进行汇报。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重大课题、重点课题开题论证会举行

华东师大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宏舟致辞

  王宏舟在致辞中指出,近年来,华东师大教育科学保持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这与上级领导、业内专家的关心和支持密不可分。“十三五”期间,华东师大获批8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其中重大课题8项,重点课题4项,稳居全国第一。本次开题论证会论证专家层次高、课题研究起点高,他希望三位课题负责人抓住机遇,详细汇报、充分论证、精准破题,认真吸收开题论证建议,继续完善课题研究思路,尽早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首席专家范国睿教授作开题陈述

  范国睿教授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优势及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进行汇报。课题主要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及其制度优势研究、教育治理效能研究、教育制度优势转化为教育治理效能的实现路径研究诸领域出发,聚焦制度伦理、制度体系、制度执行与制度文化等维度研究教育治理问题,通过助推教育治理由问题导向的点状改革、运动式改革,走向基于制度建设、执行与完善的常态化持续发展,进而高位推进教育治理现代化。课题研究关注当前制度优势转化效能问题,探索促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备制度和急需制度、健全与完善教育治理体系、提高教育治理效能的路径与策略。

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首席专家匡瑛教授作开题陈述

  匡瑛教授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大课题“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及其与普通教育‘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构建研究”进行汇报。该课题从多维视角出发,旨在科学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类型特征理论,阐明职业教育发展的独特规律,探索系统架构中中国特色普职“双轨制”“双通制”体系,提出职业教育体系研究的“中国范式”。研究从类型特征理论研究、类型特征现实基础、体系整体架构、纵向关键制度设计、横向关键制度设计以及保障制度研究六个方面进行破题,从而可以纵向构建“直通车”与横向架起“立交桥”所必须的普职“双轨制”“双通制”关键制度体系,寻求兼具整体性与建设性的改革方案。

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研究”首席专家荀渊教授作开题陈述

  荀渊教授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新时代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研究”进行汇报。课题主要围绕提高教师地位这一政策目标从政策主体、政策结构、政策过程与政策影响因素四个方面对提交教师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与专业地位的提高建构由由“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所组成的立体式的政策系统。该课题旨在充分揭示教师地位的内涵、结构与影响因素,梳理政策、教育政策与政策体系的内涵与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政策文本的分析、政策实施现状与效果的调查分析,充分评估政策实施问题与建构政策体系的可行性,并在不同部门、不同政策与不同执行主体之间建立与之适应的协同机制与协调机制,从而形成提高教师地位的政策体系方案。

  与会专家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上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张民选,南京师范大学原副校长吴康宁,浙江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顾建民,华东师大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吴瑞君、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等充分肯定了上述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前期准备,并分别对课题的深化研究提出详细建议。专家意见强调,课题研究要立足本土立场,着眼于历史与国际视角,理清思路、聚焦问题,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经讨论、评议,专家组一致同意三项课题通过开题。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作总结讲话

  最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崔保师对三项课题的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进行了介绍,高度评价了三位课题负责人对课题内容论证所作出的努力。他指出,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大、重点课题应在三方面下足功夫。一是把握时代性。课题组要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需求,把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开展一切研究活动的基础和前提,重点放在研究转化的路径和策略问题,充分体现教育领域的“四个自信”。二是富有创新性。课题的创新性事关研究质量和水平,重大、重点课题要特别强调创新,尤其要注重理论方法、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的创新。三是体现实践性。课题的研究过程要充分体现教育的实践性和教育科研的应用性,要做到决策可参考、现实可执行、社会可接受、实施可有效。崔保师最后表示,希望课题组认真消化吸收开题论证专家的真知灼见,优化研究方案,加强过程控制;及时转化阶段性成果,密切服务决策;注重学风建设,起到示范作用;规范使用经费,提高使用效益。并希望学校对课题给予高度重视,加强指导和管理。

     

图文、来源| 教育学部  编辑| 饶欣雨  编审| 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