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2017年寒假本科生家访工作侧记

24.02.2017  13:06

       30余天,80余个家庭、200多小时的谈心谈话,将学生、家长、学校的心联系在一起,让服务学生、关爱学生充满温情,这个寒假,我校70余名辅导员利用返乡探亲时机,前往家乡周边的学生家中开展家访工作,在宣传上大的同时,将学校的育人理念化作一份平实的关心,真正让学生家庭感受到学校的关怀和温暖。       
       增进师生情感,学生深表敬意 

       “今天有学校老师来家访,印象中感觉家访只有在小学、中学里偶尔会有,一开门居然看到的是我们的辅导员老师!”一位学生在微信朋友圈中发表了这样的感受。学生们对于辅导员老师能够在寒假期间来到家里“坐坐、聊聊”充满了敬意。

       对于假期家访,多年来经常参与家访工作的生命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邓志瑞谈到,“学生在家里与父母交流不够,家长对学校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需要辅导员老师加强这方面的沟通。通过家访,老师与家长、学生直接沟通,更容易为同学和家长接受,学生也更能理解家长和学校的良苦用心,能够起到平时校园教育没有的效果。

       共促学生成长,家长深怀感激

       今年寒假,上海大学将往年的假期家访规模进一步扩大,一方面,地域上从往年上海及周边地区,扩大到陕西、河南、湖南、广西、贵州、福建、安徽、江西等十多个省市;另一方面,家访的对象力求做到精准化,辅导员事先做好对不同类型学生情况的排摸,梳理学校的相关政策,针对性做好与家长和学生的面对面沟通。

       社区学院辅导员刘世慧家访中了解到很多外省市的学生家长对学校的政策制度不太了解,他说:“我给他们详细地介绍了上海大学的专业分流政策,以及分流到每个专业的大致排名,帮助他们正确选择分流方案。

       家长们对于大学老师的上门家访既惊喜,又很感激。生命科学学院辅导员陆晨说“让人难忘的是学生家长们都很热情,不停地表达对学校来访的感谢之情,对于学校和学院的关心之举非常感动。”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辅导员郭志芹谈到,“学生的母亲尽管身体不便,但她坚持在女儿的搀扶下送我到楼下,出租车里与学生及其家人挥手道别的那一瞬间,我深刻感受到他们对我的信任和对学校的感激。

       促进家校互动,老师深有感触

       鹿伟青是一名刚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辅导员,在寒假开始的第一周,便前往家乡所在地陕西省渭南市附近的两名学生家中进行家访。“2017年1月11日,天气晴,和我的心情一样。早早地爬起来,好好地把自己收拾了一番。今天是我第一次去家访的日子,希望能用最好的精神面貌面对学生和家长”,鹿伟青在家访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心情既激动又紧张,作为一名新任辅导员,我即将开始第一次家访的旅程,在这份全新的工作中又将多一次全新的体验”。

       管理学院辅导员姜笑说:“通过家访不仅鼓励学生安排好寒假的生活和学习,也让学生家长感受到了学校对学生的关注,相信以后家长会更加支持学校工作,和学校一起帮助学生进步。

       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习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敞开心扉、诚意沟通,精准关怀、共促成长。这个寒假,学工人以家访工作为契机,传递着学校的校训精神,传递着上海大学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更是传递着一种温暖的师生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