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大学生社团8年坚持培训乡村教师是怎么做到的?

22.07.2014  02:49

  思源爱心服务社是上海交通大学一个普通的学生社团,主要成员是来自农村地区的交大学生。从2007年到2014年,该社团每年组织一期乡村教师培训,每期时间10天60学时。8年时间过去了,来自中西部10个省的442名乡村教师参加培训,其中438人获得了其任教所在地的县教育局和上海交大继续教育办公室联合颁发的结业证书。

  一个大学生社团,连续8年做同一个活动已经殊为不易,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培训不仅得到数百名乡村教师的热情参与,还能够得到多个地方教育部门的认可。这些“80后”、“90后”的大学生是如何做到的?这当中又有怎样的故事?

   一个社团的产生

  小陈是四川山里的孩子,2003年以高出录取线40多分的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

  这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来到大学校园后,总是在不断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为家乡做点事情。他很快就发现自己并不孤单,身边有很多一样来自农村地区的同学都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

  在这样一种共同愿景的驱动下,2005年,小陈和同学们成立了上海交通大学思源爱心服务社,取自交大校训“饮水思源、爱国荣校”,希望以实际行动去帮助农村的发展。

   一篇报告的撰写

  2006年夏天,思源爱心服务社的第一批社员来到四川富顺县进行社会实践,他们在高温酷暑下,实地走访了山里的乡村小学、普通的农家,也去拜访了教育局和农业局,十多天的走访调查,富顺县农村的落后情况让社员们心里沉甸甸的。

  走访中,一位代课教师曾招待社员们吃饭,望着桌上的咸菜辣椒炒饭,大家五味杂陈,觉得必须要做些什么去帮助这些老师。

  于是,一份8000余字的《富顺县农村考察报告》出炉, 报告讲述了富顺农村农业生产、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婚嫁丧葬、留守儿童等情况,认为改变农村,首先在改革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经济,首要在改进基础教育,改进基础教育,农村教师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一项公益的支持

  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归国华侨唐鹤千先生看到了思源爱心服务社撰写的《富顺县农村考察报告》,他被报告中富顺农村的落户面貌所震撼,也被大学生们提出的乡村教师培训非常感兴趣。

  多次沟通后,唐先生决定出资支持大学生们开展乡村教师培训活动,但要求不铺张、不浪费,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实处。

  在培训中,交通是火车硬座、住宿是学生宿舍、餐饮是食堂大锅饭、上课的专家教授都是公益授课、服务人员也全是不拿报酬的志愿者。

  2011年后,交大乡村教师培训项目又得到了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和上海烟草集团“爱我中华”基金的支持,所有乡村教师们能够来到上海来培训,更大的人员规模、更长的培训时间,思源爱心服务社秉承着将每一分钱花在实处的原则,活动结束平均每培训一个乡村教师成本竟然没有超过1500元。

   一份无阻的坚持

  2011年夏天,32名交大学生从上海市出发,坐了30多个小时火车后,到达重庆,换成大巴前往四川富顺开展第五期乡村教师培训。

  夜里11点多了,大巴沿着成渝高速在重庆永川发生交通事故,2名博士生同学进行了紧急手术,其它同学都擦伤或撞伤,为了第二天的培训,轻伤的同学继续乘车前往,动手术的同学在培训结束前一天也坐着轮椅赶到富顺为乡村教师们上课……

  无法预计的困难时常出现,但是这并未阻断大学生们的前行的脚步。从2007到2014年,思源爱心服务社组织的乡村教师培训几经风雨,即使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也没有让培训中断,在四川震后的危房中,培训也坚持开展。

  一个美丽的梦想

  事实上,同学们的坚持正成就着一个个美丽的梦想。

  曹老师是云南大理州洱源县一名普通农村教师,在苍山下、洱海旁大,坚守着她的学校、她的学生已经十五年。她说从宿舍到教室是三十一步,从教室到宿舍是三十一步,一支粉笔头,一叠作业本,就是生活的全部,一辈子,到过最大的地方或许就是县城。

  她最好的年华,已经献给了苍山洱海,献给了她的学生。但是她说自己也有梦想,希望有一天可以去大上海看看,让自己可以在课堂中告诉孩子们磁悬浮列车到底有多快、100层高楼到底有多高、大海到底比洱海大多少。虽然这个美丽的梦想已经深埋心中十多年,但是她仍然在期待。

  2011年,上海交大与洱源县签订了对口帮扶协议,乡村教师培训写入了协议之中。2014年7月,曹老师作为第八期乡村教师培训的一员,来到了上海,来到了交大校园,终于实现了自己的上海之梦。但是她放弃了去坐磁悬浮、放弃了去看东方明珠,她说通过培训让自己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抓紧一分一秒在交大学习时间,带着更多的收获回到自己守护的地方,现在有了一个更大更美丽的梦想,就是让自己的学生都有机会去上海看看。

   记者手记

  一颗坚守的心

  一个普通的大学社团,一种默默无闻的坚守。一群农村大学生们远离家乡后,并未曾忘记当初的出发点,他们心系家乡教育,饮水思源。令人敬佩!

  究竟是如何走过8年艰辛历程的?答案就是一颗坚守的心。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上海交大乡村教师培训已经开展了八年,距离十年也不算太远,一群大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坚持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帮助数百名农村教师实现自己的梦想。相信如果社会上更多团体、爱心人士关注农村教育,支持教师培训,那么百年目标,一定不会显得那么遥远。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4.07.18

原文: 大学生社团8年坚持培训乡村教师是怎么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