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公布未来20年发展目标:严控人口 建设用地只减不增

10.01.2016  23:09

  近日,上海市规土局正式发布了《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5-2040)纲要概要》,该官方文件首次完整披露了上海未来20年发展的重要目标,其中建设用地将只减不增,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2014年已达3100平方公里);上海将严格控制人口规模,力争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调控目标。以下摘录整理了十个方面重要信息,包括城市性质、底线约束、生态环境、交通布局等。

   【城市愿景】

  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一座创新之城、生态之城、人文之城。

   【城市性质】

  在2020年基本建成“四个中心”的基础上,到2040 年,将上海建设成为综合性的全球城市,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大都市。

   【底线约束】

   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负增长。 做到建设用地只减不增,重点通过推进集约节约用地和功能适度混合来提升土地利用绩效,总量控制在3200平方公里以内(2014年已达3100平方公里)。

   严格控制人口规模。 持续优化人口结构和人口布局,有效调整人口密度和人均建设用地水平,促进宜居城市建设。落实中央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的要求,缓解人口快速增长与资源环境紧约束之间的矛盾,力争至2020年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左右,并作为2040年常住人口规模的动态调控目标(2014年为2425万人)。

   确保生态用地只增不减。 加强生态空间的保育、修复和拓展,从城乡一体和区域协同的角度加强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联控。

   【空间格局】

   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协同发展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乡空间格局。 建立“主城区—新城—新市镇—村庄”的城乡体系,差别化制定发展策略,缩小城乡差距,推动城乡统筹和一体化发展。

   中心城延续现有分区结构,划分为中央分区、北分区、西分区、南分区。

   中央分区为内环以内地区 ,进一步集聚高能级的全球城市核心功能,提升品质。

   北分区结合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 ,注重功能提升和结构优化,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改善城市环境品质。

   西分区结合虹桥枢纽地区的建设 ,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区域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及会议会展,创新服务等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交通网络。

   南分区重点整合功能、优化布局 ,强化各类配套生活设施建设和交通服务水平。

  东北分区强化金桥、外高桥地区服务商贸和现代物流功能,提升轨道交通网络覆盖率,完善各级公共服务网络。

  东南分区培育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级。

   【生态环境】

   严格保护长江口、杭州湾及其邻近水域、海域滩涂湿地以及与其相依存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 严格按规划实施滩涂圈围,湿地圈围速度低于自然湿地的增长速度,确保自然湿地保有率不降低、生态功能有提升。

   中心城周边地区优先确保外环绿带、近郊绿环和16条生态间隔带建设。 郊区对接区域生态廊道,积极保护嘉宝、嘉青、青松、黄浦江、金奉、金汇港、浦奉、大治河、崇明等重要市域生态走廊。廊道平均宽度达到 500 -1000 米,赋予生态保育、农林生产、休闲游憩和空间引导等多种功能,保护并修复野生动物栖息地和迁徙走廊,维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实现全市碳排放总量与人均碳排 2025 年之前达到峰值,至2040年,大幅度降低碳排放总量。

   2040 年,大幅度降低 PM2.5 浓度。 完善区域大气环境保护合作平台,推动长三角以及更大区域实施大气污染联防联治,共享区域间大气污染监测数据,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应急预警机制。加强交通、能源、建设、工农业生产等领域的大气污染控制,推进大气污染物的协同减排,持续加强大气污染防治。

   【交通布局】

   适度加密中心城北部地区、东部地区的轨道交通网络 ,在中环附近预留构建城市轨道环线的可能性,增强沿黄浦江等主要客运走廊的骨干公交服务功能。

   在中心城周边地区构建重要交通枢纽、公共活动中心、重点发展地区之间的轨道快线 ,完善虹桥枢纽交通疏解通道,通过强化枢纽集聚效应支撑市级副中心功能。

   完善南北向进出中心城的切向通道布局, 全面构建地面公交专用道系统,发展多元辅助公交,缩短平均通勤时间。

   建立由区域城际铁路、轨道快线、城市轨道、中低运量轨道等构成的轨道交通系统。 利用既有铁路支线开行市郊客车,实现桃浦站、北郊站等货运场站功能的转型,建立1小时交通圈,形成效率和运量并重的客运交通走廊。

  构建轨道快线、市郊铁路,大力发展公交骨干线路, 各新城规划1条以上城际铁路或轨道快线通过

   【产业格局】

   以陆家嘴金融城—外滩金融集聚带为核心,沿延安路 - 世纪大道和黄浦江两条现代服务业发展轴 ,强化南京西路、东虹桥等高端商务区集聚发展,全面提升全球化商务服务功能。推动 自由贸易试验区、前滩、北外滩、苏河湾 等若干高等级的高端商务区建设。

  承载国家战略要求,形成 汽车、航空航天、装备制造 等高端制造业基地,用地面积不少于 150 平方公里。加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向产业链的前后端延伸和集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 重点建设浦东大飞机、嘉定汽车、长兴岛造船、宝山精品钢铁、临港高端装备 等产业基地。

   中心城保留少量工业用地,郊区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控制在 15%-20%。 至 2040 年,全市工业用地占建设用地的比重控制在10%-15%。同时在工业用地转型升级过程中注重工业遗产保护和功能再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社区空间】

  提供适量的、拥有便捷公共交通和完善公共服务的人才公寓;建设若干交通便利、环境优良、设施完善的国际化社区;建设或改造一批适老性住宅,提高社区适老性设施建设标准, 实现全市新增住宅适老性达标率达到100%

   新增保障性住房以公共租赁房为主 ,不断提升公共租赁房占保障性住房比重。鼓励通过公共租赁住房、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等多种方式改善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逐步提高保障性住房对于城镇常住人口的覆盖率。

  建设较大规模的文化、体育、医疗卫生设施,打造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在主城区和新城,形成完善的文教体卫设施体系,促进各类资源的集聚和共享, 形成 30 分钟公共交通可达的城镇复合设施网络

   鼓励新市镇因地制宜打造金融、科教、医疗、体育、文化等特色功能区。 逐步构建步行 15 分钟可达、适宜的城镇社区生活圈网络,平均规模约 3-5 平方公里,服务常住人口约 5万-10 万人,配备生活所需的文教、医疗、体育、商业等基本服务功能与公共活动空间。

  生活圈内设置社区中心,作为生活圈内的综合服务和公共活动中心。以 500 米步行范围为基准,配置满足老人、儿童、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服务设施。

  乡村社区结合村庄布局, 集中配置符合农村生活生产特点的各类服务设施 ,构建社区生活圈网络,提升乡村地区的公共服务水平。

   【城市文化】

  以 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和著名旅游休闲目的地城市为目标 ,塑造国际化大都市和江南水乡风貌特色,创造多元包容、富有亲和力的公共空间。

  以 一江、一河、一廊、一山、一湖 为重点区域,完善城市高品质文化休闲服务功能布局。 黄浦江两岸地区 结合重点地区建设,重点发展创意设计、博物博览、传媒等功能,成为世界级滨水文化功能带。 苏州河沿线地区 结合城市更新,重点发展公共文化服务、艺术、休闲等功能。 延伸延安路 - 世纪大道文化交流走廊 ,引导会展、娱乐、演艺类文化设施集聚。 佘山国际旅游度假区 形成具备休闲旅游、文化娱乐、会议服务等复合功能的市郊型旅游度假地。 环淀山湖地区 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同时,推动水乡古镇文化休闲和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利用。

  整合人民广场等传统的文化集聚区的资源, 加快世博会文化博览区、徐汇滨江、环上大国际影视区、虹桥国际舞蹈中心 等重点文化集聚区建设。提升 杨浦、闵行等高等教育集聚区 的能级。在 虹桥等地区打造医疗功能集聚区

  在既有的由“文物及优秀历史建筑 - 风貌保护道路 - 历史文化风貌区”构成的“点 - 线 - 面”保护体系基础上,增加风貌保护街坊、传统村落等保护类型, 主城区突出多元文化交融,郊区突出水乡风貌特色 ;加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历史记忆、社会生活等非物质要素。

   地区和社区公园以为周边地区和社区邻里提供交流互动、休憩娱乐、娱乐设施为主要功能。 可结合滨水绿化、街头广场、公共设施架空层等多种形式布局,强调步行可达性。在社区内建设足球、篮球等各类体育运动场地和休憩健身设施,鼓励学校运动场地等错时对外开放。增加小尺度、人性化、慢行可达的广场、公园的数量和密度。

   【应急保障】

   重点加强火灾、暴雨、洪水、内涝、风暴潮、台风、龙卷风、地震等主要灾害的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加强对咸潮入侵及海水倒灌的防范管理。加强地面沉降、食品安全等致灾风险的防范管理,兼顾对公共卫生事件、恐怖袭击、核辐射、重大危险源事故、战争等超大城市多元风险的应对。

  适当提高城市防汛、除涝、消防、人防、应急避难及抗震等防灾减灾设施配置标准。 建设黄浦江河口水闸及吴淞江行洪工程等重大水利工程。

   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完善城乡雨水排水体系,加强对强降雨的预警应急。保护河流、湖泊等天然“海绵体”,通过低冲击开发建设手段增加人工“海绵体”,如下凹绿地、屋顶绿化等蓄、滞径流雨水,实现“增渗减排”和源头径流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