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妈妈坚持5年义务生命教育

22.09.2014  13:24
  “光是我的孩子好,没有用。只有周围的孩子都好了,我的孩子才会真的好。”这是生命教育志愿者工作团队的发起人、团队建立者和生命教育种子教师培训师李淳禛的看法。正是为了“周围的孩子都好”这个看似简单的目标,李淳禛和她的志工团队自编教材,5年来坚持义务为进才实验小学的学生们上生命教育课。5年来,风雨无阻,她们没有缺过一堂课,如今她们的生命教育课程已经从1个班级推广到全校5个年级10个班级,孩子们看到她们都会上前拥抱她们,并亲切地称呼她们为“爱心妈妈”。

   又唱又跳,生命教育课就像做游戏

  “伸出你的手掌,将中指和无名指弯曲,这个手势就代表Iloveyou(我爱你)。对了,现在大家用手势跟自己身边的同学说一声我爱你。”李淳禛话音刚落,教室里就竖起了一只只比划着“”的小手,学生们或坐或站,激动地对着周围的同伴挥舞着小手,互相传递爱意。

  随后,伴随着《喜乐泉》的音乐,李淳禛又教会了学生“泉水”、“喜乐”、“生命”等手语,学生们一边唱一边跳,兴奋地沉浸其中,连下课时间过了都浑然未觉。

  这是上周五进才实验小学一年级(12)班第一次上生命教育课的场景。这一节课的主题是“发现次序”,35分钟的课程被设计成了一个又一个游戏,在比划大西瓜和小西瓜的游戏中,学生们发现大和小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次序;在生命格言诵读比赛中,学生们记住了“世界充满次序”。课程通过音乐、舞蹈、分组游戏赢取五角星等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受到学生的喜爱。课后,作为观摩课程的学生家长——林婉之妈妈也对丰富的教学形式和课程的内容给予了肯定:“整堂课就像在做游戏,对于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

  进才实验小学的校长赵国弟透露,这样的生命教育课已经在进才实验小学开展了5年。从2010年起,12位来自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生命教育志愿者就主动请缨,义务在进才实验小学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从人生三问开始: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么活?我如何活出美好、丰盛的生命?帮助学生建立健全的自我形象、完整的人格、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良好的道德品质,建立与自己、与他人、与环境的和谐关系,增进自我情绪调节、时间管理能力。

  生命教育的命题看起来宏大,但课程设置却都从简单易懂的事物入手。比如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课程围绕“生命的次序之美”展开,从动植物的次序、音乐的次序讲到家庭的次序和社会的次序,从而教育学生要遵守次序。加上志愿者运用了较多互动性很强的教学形式,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些看似宏大的命题。

   做生命教育,只为周围的孩子都好起来

  谈及义务做生命教育的初衷,李淳禛告诉记者,这要从自己接孩子放学说起。因为其先生工作的关系,前些年他们举家从台湾搬来上海生活。然而在接孩子放学时,她发现了一个令她感到心痛的现象:很多家长在放学时都会给孩子带些点心充饥,可孩子们常常边走边吃边丢垃圾,家长不但不制止,也跟着一起丢。另外,她还发现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愿意互相帮助。

  “遵守秩序,分享互助,我觉得这些东西都是基础教育中应该有的内容。怎么孩子们不知道呢?后来我就跟孩子的班主任沟通,因为我在台湾接受过生命教育的培训,因此我主动跟班主任说,让我来试试教孩子们这些内容吧!就这样,我约了几个朋友组了生命教育志工团队。”李淳禛说,“光是我的孩子好,没有用。只有周围的孩子都好了,我的孩子才会真的好。”就为了周围的孩子都好起来,李淳禛和她的志愿者朋友们一干就是5年。5年里,志工团队由最开始的12人发展到了现在约30人,授课范围也从开始的1个班级,扩展到了全校5个年级10个班级。生命教育的志工团队大多由全职妈妈组成,她们本过着悠闲的生活,可自从加入了志工团队后,就把业余时间大多贡献在了备课、教学和孩子们的身上。

  志工团队中专门负责一年级的年级组长李志梅说:“为了不妨碍学校的正常教学,生命教育利用每周五中午和拓展课的时间进行。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周四我们还要聚在一起备课。每个星期如此,不能间断,以至于家庭的旅游计划也因为我的生命教育而搁浅。每每老公向我抱怨‘你的事情什么时候可以停一停啦,一家人想出去旅游,你老是不行’,我总是安慰他‘等到寒暑假就可以了’。

   曾经不发言的女孩主动拥抱志愿者

  在志工团队里,像李志梅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5年时间,没有任何收入,完全义务地付出,是什么力量让她们得以坚持?志工团队的教材主编、生命教育推广拓展陈红说,是孩子们的成长带给了她们莫大的精神动力。

  陈红告诉记者,在她教过的学生中,有一个五年级的女孩,上课时总是靠窗或挨着角落坐着,埋着头一言不发,上课从来不会主动举手发言。在与班主任的交流中,她得知女孩父母离异,学习也有些吃力。然而,在一节以“情绪管理”为主题的课上,当她问“请告诉老师,你有什么害怕的事情”时,那个女孩居然一反常态头一个举手。

  “看到她举手,我立即把她叫起来回答问题,她的答案让我很心痛。她说:‘我最害怕看到我的父母分开。’当时,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抱了她一下,告诉她:‘谢谢你的分享。今天你很勇敢,我相信以后你也会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难处的。’结果,之后这个女生就慢慢不再孤僻,她看到我常会来抱抱我,也会主动告诉我学习情况。在这个女生身上,你真的能看到一个生命感受到关怀后,敞开心灵的模样,这让人非常感动。”陈红说。

  志工团队中的二年级年级组长黄吟媚说:“每当走进校园,低年级的学生主动簇拥过来给我们拥抱时;每当课后,学生跑来塞给我一个小橘子、一个小苹果时,我觉得那些辛苦都是甘甜的。

   编写教材,让更多人受益

  今年9月,生命教育志工团队在进才实验小学开始了新一学年的课程,与往年不同的是,这学期学生拿到了正规出版的教材。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每个年级都针对其成长阶段有一个特定的教学主题:一年级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次序,二年级介绍身体的界限和自我保护的方法,三年级肯定生命特别的价值,四年级探索生命美好的品格,五年级肯定逆境的价值。

  作为这套教材的主要出资人,“中国下一代教育基金会李巍教育奖励基金”主席李巍女士也是在偶然中接触到生命教育的内容,第一次听课就让她深深感动。“那堂课与上其他文化课不一样,那群孩子很活跃、与志工老师很亲热,就像孩子和母亲在互动,在探索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这些问题带给我的是震惊!我意识到这些内容在我们中小学教材中还是空白,如果能够普及,那将对整个中国教育是极有意义和价值的一件事。

  作为目前志工团队中唯一一位在职志愿者,中新社记者郁玫则表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扬的是爱,是真理、道路和生命;而她与周围这群默默无闻的志愿者向孩子们、向社会传递的正是这种正能量。

  志工团队告诉记者,下一步志工团队的主要目标是举办生命教育讲座,帮助更多生命教育志愿者走进校园,让更多孩子有机会接受生命教育,帮助孩子生命全面成长。10月20日至22日,志工团队将开设3天培训课程,培训有兴趣参与其中的老师和学生家长。生命教育志工团队将开设培训课程的消息在进才实验小学家委会的群里一经公布,仅一天时间,就有25名家长报名。

  “‘生命教育爱心妈妈’传播的是生命教育,传递的是可贵的奉献精神和仁爱精神。我相信,随着《生命教育》教学用书的出版和发行,将会有更多学校和更多孩子从这本书中汲取生命教育的养料,照亮孩子们一生的成长道路。”赵国弟说。

来源:新闻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