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2016年上海高考卷:作文有针对性英语关注热点

11.06.2016  03:03

  东方网6月10日消息:据《青年报》报道,市教育考试院昨天公布2016年上海高考各学科试卷评析,其中在分析语文试卷时用“阅读选材多样,作文联系社会”来评价。另悉,今年也是高考数学试卷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年。

   语文:有利于培养权利与责任意识

  今年的阅读材料选文注重针对不同测量目标选择不同类型的文本材料,如现代文《考据、批评与欣赏》是一篇议论文,出自美学大师朱光潜之手,事例具体典型、设譬新颖风趣、论理脉络清晰,适合作为考查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的材料。

  作文题目则需要考生思考的现象更多地扎根于当前的社会背景,有着较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考生要对题目提供的现象进行充分思考,需从个体与社会、自己与他人两个角度确立参照系,充分考察、辨析不同类型的个人生活行为所产生的社会影响,由此建立“评价他人的生活”的恰当性条件并评估相关舆论所具有的社会伦理价值。题目内容切近生活实际,而思考的方向则直接关乎现代社会的基本公民素养。考题不仅能考查他们的作文水平,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权利与责任意识,有利于他们的人格成长和后继学习。

   数学:点面结合注重知识应用考查

  今年是高考数学试卷文理分科的最后一年,一方面,试卷延续了往年的结构。在较为全面地考查高中数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教学重点知识作了重点考查;对考生数学能力的考查,既注重对逻辑思维、运算、空间想象等数学能力的考查,也注重对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应用与创新等一般能力的考查。根据教学要求,文理卷形成适度差异。

  其一,常规题与创新题的平衡。有一定数量背景新颖的创新题一直是上海数学卷的特色,今年的试卷中也有创新题。全卷大部分试题是考生常见的形式,较有亲和力,可以让考生有较为充裕的时间思考创新题。其二,计算量与思维量的平衡。今年的试卷总体计算量不大,有一定思维量。此外,还体现了试题难度与试卷难度的平衡,以及解题考查与意识启发的平衡。

  英语:全面测试语言运用能力

  英语卷继续秉持“传承与创新”的基本思路,在选择文本时尽可能地寻求广泛的素材,涉及主题包括助人为乐、心理健康、文化符号等。试卷语篇体裁多样,包括对话、调查报告、新闻报道等,既能够全面测试考生的语言能力,且在难度方面保持合理梯度。

  所有语篇均取材于原版教材、书报,不仅语言地道,且尽可能还原英美国家的真实场景,使考试所用语言和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用语相一致,最大程度保证测试的公平性与客观性。

  同时,英语卷注重综合考察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要求指向明确,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其中,在坚持“基础、常见、实用”的考核原则上,今年继续突出语法知识在语境中的应用。词汇上,继续考核学生对于词义、词性的基本掌握,对于兼类词的灵活运用以及词汇在语境中的词性变化亦有要求,有利于引导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关注一词多义,利用真实语境进行教学。

  除了考核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以及上下文内容推断外,今年的阅读语篇题材关注社会热点,紧靠日常生活。其中,展现母女亲情的诗歌阅读、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深刻反思等话题都可谓相当地“接地气”,也能开拓学生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