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惠娟在2016年上海工会基层条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8.03.2016  22:06

(2016年3月25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16年上海工会基层条线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上海群团改革工作会议、市总十三届七次全委会议的部署和要求,抓总结谈经验,明形势理思路,找短板提对策,安排今年工作任务。

  刚才,丁巍、张刚同志分别通报了2016年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和市职工技协服务中心的工作要点。奉贤、松江、杨浦、中建八局、市金融工会、浦东等6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他们的经验值得借鉴,希望大家相互学习,加以推广。

  2015年,全市各级工会锐意进取、积极作为。一是扎实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探索创新企业建会和职工入会方式,着力推进街镇“小三级”工会规范化建设,不断深化实地实体型企业工会建设,基层工会组织建设取得新进展;二是大力弘扬工人阶级伟大品格和劳模精神,制定实施《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主题实践活动,劳动竞赛和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呈现新局面。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位的辛勤付出,在此我谨代表市总工会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工会改革的攻坚之年。各级工会要紧紧围绕改革创新,牢牢把握主业主责,以搞活基层、服务基层为导向,齐心协力、紧密合作,着力推动上海工会基层工作更扎实、更有效、更有活力。

  下面,我就做好2016年上海工会基层工作讲三点意见:

  一、凝聚改革共识,统一思想,准确把握当前工会基层工作基调

  大局清,方向明。当前是深化工会改革、发展工会事业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尤其要把握好三个方面的大局大势。

  1. 贯彻落实工会改革的新部署。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指出群团组织存在“四化”问题,吹响了工会改革创新的号角。这次改革的关键就是要从工作开展方式和组织管理体系上进行变革,聚焦解决“四化”问题,着力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韩正同志在听取上海群团改革进展情况汇报时指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能,是整个工会的主业主责,工会要高举维护职工权益的旗帜,把维权工作做实做好。全总十六届四次执委会进一步对做强基层、改革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市总十三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要求各级工会要认真贯彻市委领导关于工会要走在群团改革前列、在改革中更好地维护职工利益的指示精神。各级工会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市委、全总和市总关于群团改革的决策部署上来,以钉钉子精神抓好落实,确保改革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准确把握基层工作的新要求。做好基层工会工作是工会全部工作的基础和关键。市总工会在这次改革中正是基于做实基层、服务职工、搞活机制的考虑,新设立了基层工作部。部门整合了基层组织建设、劳模先进评选,归口管理面向基层工会的竞赛类、考核类活动,相关的女职工委员会等工作职能。这不是简单的机械式职能叠加,而是职能的组合、资源的整合、力量的融合;是为了实现管理的扁平化,开辟市总机关与基层工会和职工的联系沟通的“绿色通道”,搭建市总发现问题、了解基层需求的“地线”和研究对策、制定政策、扩大影响的“天线”。各区县局、产业工会的基层工作部门也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着力推动基层工会尤其是“小三级”工会“建起来、转起来、活起来”,努力成为“小三级”工会情况联系的主要渠道、工作政策的主要参谋、推动落实的牵头部门。

  3. 切实满足职工群众的新期待。职工对我们工会改革充满期待。当前,新媒体突飞猛进,新业态快速发展,职工群众呈现思想多元化、需求多样化等特点。各级工会要准确把握职工在网上的新趋势,紧紧围绕解决工会脱离职工群众这一核心问题,千方百计转理念、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围绕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强需求调研,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更加关注电商、互联网金融等新业态、新组织的职工,更加聚焦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大量外来从业人员,更加注重采用“面对面”、“键对键”的工作方法,更加注重运用互动式、体验式的服务方式,更加注重精准服务、有效维权,更加注重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和认同度。

  二、聚焦主业主责,补好短板,夯实工会组织基层基础

  今年市委将“补好短板”列为“1号课题”。洪浩同志在多个场合指出工会的短板在基层。补好基层工会短板就是基层工作部的目标和任务。基层工作部作为面向基层、服务基层的“窗口”,必须坚持问题导向,补好短板。

  当前,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实体化运作有待进一步加强,非公企业工会活力有待进一步激发,劳动竞赛非公企业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规范,农民工和“两非”(非正规就业、非标准劳动关系)职工入会方式、管理方式、服务方式有待进一步创新。这些瓶颈问题亟待我们破解。下一阶段,我们就要在把握全年整体工作节奏的基础上聚焦主业主责,突出重点工作,补齐补好短板,重点开展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 创新工会组建模式,夯实工会组织基础,把工会组织织紧织密。一是探索破解“两非”职工建会入会等瓶颈问题,实现对农民工、“两非”职工的组织覆盖,提高农民工组织化程度。聚焦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加强对家政、快递、农业合作组织等“两非”劳动关系和用工方式的研究,借助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的力量,发挥农民工会员专项资金政策优势,总结推广建筑工地项目工会、城市综合体商圈工会等农民工建会入会方式,加强地区与产业、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联动,加强组织领导、情况通报和工作督查,深入开展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力争年内新增农民工会员40万名。二是开辟网上入会渠道,做实职工体制外单体入会,推动“老大难”企业建会。借助市总APP平台,开辟网上“我要入会”通道,便捷职工入会。依托园区、楼宇等联合工会,或在街道乡镇所属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下建立综合分工会,把符合条件的、有入会愿望的职工吸纳入会,让职工“有门可找、有家可回、有惠可得”。成立企业建会志愿者队伍,探索通过体制外入会、开具“两书”、组团式上门建会等路径,推动一批“老大难”企业建会。三是以职工之家建设为“牛鼻子”,探索围绕职工建会、发展职工入会、依靠职工办会的有效方法。以落实会员“四权”为重点,广泛开展会员评家。抓住评选契机,创建“六有”工会,把基层工会建设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职工之家”。在职工集聚度高且流动性大、工会覆盖不到的各类园区、重大项目工地、城市综合体等,探索建立职工服务站,使其成为直接联系服务区域内职工群众的工作平台,解决服务职工“最后一公里”问题。四是排摸“双实”企业底数,健全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数据库,不断夯实组建基础。各区县、产业局工会要对照第三次经济普查企业数、劳动监察部门及集团人事部门等核查的用工企业和从业人员数等,排摸核查实地实体型企业及社会组织等单位数及从业人数,完善基层工会组织建设数据库管理。

  2. 推动工作重心下移、组织资源下沉,促进基层工会有效履职。一是加强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规范化建设。市总将研究制定《关于加强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队伍工作水平和服务能力。各区县要按照改革方案整体要求,积极培育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建立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按照每2000-3000名会员或30-50家工会配备1名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的比例,为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配备专职工会工作者,充实街镇“小三级”工会干部队伍。二是探索非公企业工会活力机制建设。各级工会要在非公企业工会主席的履职与激励、维权与保障、经费收缴与活动开展等关系中,探索建立相关制度和办法,破解角色冲突问题,建立良性循环机制,让非公企业主席敢于代言、善于维权、乐于服务。特别是在非公企业集聚的园区要进行圈点式试点,探索激发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工作积极性、保障其正常履职的制度设计,探索增强职工会员意识、工会价值观认同的工作机制等,破解非公企业工会工作的瓶颈问题。三是实施街镇“小三级”工会专项经费政策。根据《关于加强街镇“小三级”工会组织规范建设的指导意见》,市总将制定“小三级”工会资金保障的具体细则。各区县总工会要积极实施各类专项经费补贴政策,为“小三级”工会运转提供资金保障,做强街镇、园区总工会,做实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四是推进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培训“两个行动计划”。为解决基层工会有能力办事问题,我们将聚焦工会社工和非公企业工会主席,与工会学院联合开展系列培训,用5年时间对全市非公企业工会干部进行履职能力培训,力争做到普遍持证上岗。各区县、产业局工会要积极配合,精心组织,提出需求,早做安排。

  3. 深化非公企业劳动竞赛,激发基层活力,推动基层工会转起来、活起来。一是聚焦非公企业,深化劳动竞赛,激发基层工会活力。市总刚刚下发了《关于实施市级专项表彰深入推进群众性劳动竞赛的通知》,希望进一步推进群众性劳动竞赛健康、有效、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下沉、重心下移、权力下放,激发基层工会活力。近期,市总还将编制“十三五”劳动竞赛规划。今年及以后一段时期,我们要突出以非公企业为重点领域,广泛开展“践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为主题的劳动竞赛。各级工会要坚持“企业效益与职工收入同步增长、企业管理与职工素质同步提升、企业竞争力与职工凝聚力同步增强”的原则,围绕中心工作设计竞赛项目,因地制宜地开展劳动竞赛。二是围绕科创中心建设,推动群众性技术创新活动,增强职工创新动力。去年12月份,市总工会联合有关部门出台了《关于推动一线职工岗位创新,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若干意见》。各级工会和技协组织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贯彻落实。职工经济技术创新工作尤其要关注非公企业和非公企业的职工群体,要让想创新、能创新的职工有舞台、有支撑、有激励,使创新者名利双收,让创新真正成为职工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三是聚焦工匠精神,运用政策优势,提升职工技能素质。今年,市总工会将牵头组织开展区县地方教育附加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第三方调查评估,有效维护职工教育培训权。各区县总工会要按照市总工会的统一部署,充分发挥联络协调作用,共同推动专项资金合理、合法、合规使用。今年,市总还将启动“上海工匠”千人培养选树计划,选树第一批100名“上海工匠”。各级工会和技协组织要积极挖掘行业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推荐参评“上海工匠”,宣传弘扬工匠精神;要以“重心下移、平台搭建、服务企业、分类指导”为原则,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技术交流、技能比武、技能竞赛活动。

  三、坚持服务为先、科学履职,不断提升服务职工基准

  新部门蕴含新责任,新起点赋予新使命。在新形势下,各级工会干部要打破常规思维方式、打破常规工作方式,处理好“三对关系”,实现“三个转变”。

  (一)处理好三对关系

  1. 处理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我们有很多鼓励职工岗位创新、服务职工技能提升的优秀品牌,这些好的品牌、好的项目要传承下去。但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网络媒体新挑战,我们要把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载体,运用到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职工的职能。要坚持项目化运作,做到有目标、有方案、有标准、有考核、有评估,充分体现每个项目的自主性、独立性和完整性。工作推进中,基层工作部门要实现牵头协调职能,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绩效评估,不断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增强活动的影响力和职工的获得感。

  2. 处理好重点工作和常规工作的关系。基层工作部门的工作战线长、任务重,每年都会有一些新项目要出台、新活动要开展、新方案要实施。要学会弹钢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学会辩证法和“两点论”。推进重点工作带动日常工作,日常工作的开展保障重点工作的推进。要把准各自定位,市总工会基层工作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出政策、出措施、出方案上;区县局(产业)工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协助市总基层工作部联系基层工会、社会组织的具体工作上,放在推进和落实市总方案上;街镇工会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明确工作重点内容,完善日常工作机制上,保证工会工作有效运转、落到实处。

  3. 处理好内循环和外循环的关系。最伟大的力量是同心合力。部门内部要聚力,部门之间要合力,单位之间要借力。各级工会一定要克服孤立思考单项工作,孤身推动单项工作的观念和做法,打破部门壁垒、区域壁垒、行业壁垒,抓住职能整合、力量融合的契机,用评选的资源促进建会、推动劳动竞赛,用劳动竞赛推动企业工会“转起来、活起来”。要加强市、区县局(产业)、街镇、基层四级工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实时反馈基层工作开展情况和职工群众所思所想,及时解决问题。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沟通,争取更多的社会资源和推进工作的手段。要不断发挥枢纽型组织作用,联系和引导相关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一批服务企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社会组织,延伸工会手臂、形成辐射链条。

  (二)实现“三个转变”

  1. 转变工作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工作理念对头不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工作的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我们基层工作的开展应该牢固树立这五大发展理念,增强全局意识,运用系统思维,进行整体布局。各级工会要坚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层,把工作沉下去,用基层组织和职工群众的思维方式,打好改革创新“组合拳”,真正做到与职工群众打成一片,切实把工会组织建成职工信赖的“职工之家”、使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2. 转变工作方式。我们要变只管埋头拉车为也要抬头望路,变单打独斗为协力共推,变自我循环为开放发展。为此,市总层面将推行五大举措:一是信息直通车。将借助网络新媒体手段,发挥工会组织网络优势,采用加分激励办法,发挥职业化社会化工会工作者队伍作用,编织基层信息收集网,建立基层信息直通车,及时收集反映基层信息。二是问题清单。通过信息直通车、调研、座谈、网络等方式,收集基层工会或职工反映的问题,进行筛选分类,制订问题清单,即时提交给相关职能部门,重视跟踪,及时回应基层工会和职工的关切。三是圆桌会议。“圆桌会议”是一种联合议事制度。我们将聚焦基层工会反映的具有共性特点的难点问题,不定期邀请市总机关相关职能部门共同研究破解;将聚焦涉及工会重点工作、职工类社会问题等,不定期邀请相关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协调,提出可行性方案或解决方法。四是蹲点调研。将聚焦基层反映的问题,开展一些短、频、快的“小调研”,尽快提出一些针对性强、有操作性的方法。尤其将聚焦工会组建难等瓶颈问题,深入园区、街镇,以项目化方式,开展“蹲点式”的深入调研,拿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建议,并进行探索试点,总结经验后加以推广。五是组团服务。整合职工服务实事项目、法律宣传、法律援助、文体活动等资源,在职工集聚的区域、行业开展组团式服务。通过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方式,提高工会服务职工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为基层工会提供服务清单,形成组团服务的集中效应,解决基层工会规模小、服务能力缺乏的问题。各区县、产业局工会要主动与市总对接,做到项目和需求对接,方式和渠道对接,实现信息沟通无障碍、问题解决更便捷、调查研究更有效、服务职工更精准,让市总基层部的“地线”职能更接地,“天线”功能更有效。各级工会要以夯实基层、搞活基层、服务基层、激励基层、联系基层为主线,与时俱进创新职工群众工作方法,把工会改革不断引向深入。

  3. 转变工作作风。做好基层工作,必须强化群众观念,把工作沉下去,摈除“失联”(基层工会和职工找不到我们)、“失聪”(听不到基层和职工的声音)、“失信”(基层和职工不信任我们)的问题。一是要强化责任意识。群团改革的许多措施涉及到基层工作。基层工作的任务重、时间紧、要求高,需要我们增强责任意识,围绕主业主责,做到重点工作,聚焦、聚焦再聚焦;难点工作,加压、加压再加压;亮点工作,加速、加速再加速。二是要强化基层意识。基层工作好不好、基层满意不满意、基层方便不方便,这是检验我们工作的标准所在。市总基层工作部要主动帮助协调地区和产业工会,加强条块联动,整合资源,破解难题;各区县、产业局工会同样如此,要积极整合资源、协调各方,为基层工会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服务,尤其要加强对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规模企业的工会工作的分类指导。三是要强化学习意识。改革以后,基层条线工作的任务越加宽泛,我们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也层却不穷。从建起来到转起来、到活起来,我们都要参与其中。只知道劳动竞赛、先进评选、工会组建、女职工等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譬如,组织农民工入会,但农民工的劳动关系、用工方式等必须加以研究,是否具有入会条件,哪种方式入会更有操作性等等,诸多问题需要我们来回答。因此大家要自觉学习相关业务知识,特别是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四是强化廉洁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这些年来,市总对“小三级”工会政策的倾斜,大量资金下拨到基层工会,我们要把有限的工会经费、会费用在职工需要的地方,做到专款专用,依法依规使用。同时,最近大家正忙于“五一”集中评先工作。各级工会干部要做维护公平正义的勇士,坚持评选的民主程序,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做职工信赖的“娘家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同志们,让我们在市委和全总领导下,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在改革中抓机遇、谋发展、求突破,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把工会基层组织建设得更加充满活力、更加坚强有力,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和实现“十三五”奋斗目标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