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坚守“一线工作法”的实干家 记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钱锋

19.01.2016  12:58

在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炼油等重要石化装置领域,他完成了我国首项自主创新的乙烯装置优化运行技术与软件研发;他的相关研究成果已在20 余套大型石化装置上成功应用,保障了其高效、低耗、长周期平稳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他就是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第9届上海市科技精英、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钱锋。

攻坚克难

扎根石化第一线的钱锋深知,我国大型石化装置的生产工艺和装备依赖国外进口产生的“水土不服”难题,唯有融合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人工智能、化学工程等多学科技术,提升现有生产装置的运行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产量和运行效率,降低生产过程的物耗、能耗,方可破解,从而实现我国石油化工行业的智能优化制造,提高石化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于是,他下决心让石化系统来个智能上的“脱胎换骨”。

要让石化系统变得更“聪明”并非易事。生产装置的核心技术专利商严格保密,引进技术的企业根本无从得知生产过程的机理;高投资、高效益的石化企业停产几分钟就会造成上千万的损失,企业根本不允许在实际装置上做实验……创新面临重重阻碍。钱锋通过与企业的操作、技术、工程等人员充分交流,结合实验室模试装置实验开展生产过程工艺机理研究。同时,根据工艺特点和装置运行数据信息,研究开发了适应我国石化装置特点的智能控制和优化运行技术,研发设计出的方案数易其稿,终获企业认可,更在随后的工程应用实施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和突破。他所领衔团队的研究成果已相继在12家乙烯企业、5家精对苯二甲酸企业、2家炼油企业应用推广,其中全国70万吨/年以上大型乙烯装置覆盖率达60%,创造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丝不苟

钱锋在华东理工大学最出名的是他的“一线工作法”,即项目在一线实施、问题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成绩在一线做出。做项目要勤奋、求实,实实在在“”在现场。他总对团队的成员说:“搞控制,首先要了解生产工艺特性,而这些是坐在实验室里学不到的。”他1年中大半年在厂里,深入了解装置、设备的特性,经常和项目组成员一起在企业控制室里加夜班三班倒。在最初条件艰苦的时候,他困了在板凳上打个盹,企业的领导和职工戏封他为“荣誉职工”。

有人曾看到他有这样一张“时刻表”:晚上11点,离开上海赴南京;次日下午5点,从南京返回上海。忙碌了一天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晚上7点以后才真正拥有自己的“黄金工作时间”——可以静下心来钻研科研项目、撰写学术论文和报告。他说:“对于家庭,我是个不称职的丈夫和父亲。”他也无奈,“性格使然,我对待任何事情都太认真,太讲求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硕果累累

钱锋在乙烯、精对苯二甲酸、炼油等重要石化装置的升级创新、优化运行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成为首届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曾获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7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作为第一发明人,授权28项国家发明专利,登记54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和2项上海市发明创造奖发明专利一等奖。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EI 收录论文230 余篇。

上海科技报》第一版



    原文来源: 上海科技报   |  发表时间:2016-01-12   |  作者:陶婷婷
    原文链接: http://www.duob.cn/cont/848/188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