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农民持续增收的几点思考

16.06.2015  19:04

经济新常态强调经济增长由规模化、高速化转向提质增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旋律。近年来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攀升,但收入形式与内容发生了本质变化,农户如何实现持续健康增收成为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农民本身才是实现持续增收的主体,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背景下,只有使就业质量更高、农业经营转型升级、农民生活更幸福,才是真正的内生增收动力。

一、农村居民收入总体特点

1、赢在就业,但水平不高

以黄州区为例。黄州区作为黄冈市唯一市辖区,造就了农村居民“家门口就业”的优势。农民早出晚归,就近快速转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主体,且转移就业水平在同等区县中处于较高水平。然而,从就业状况来看,反映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职业水平低端。农村人口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替代性比较强的普通岗位上,岗位流动性较大、竞争激烈,稳定性相对也较低。在城市中从事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劳动强度大的职业,加之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之间的竞争激烈,进一步限制了农民获得稳定的工资性收入的能力。二是岗位风险大。这类就业岗位普遍缺乏保障。在对黄州区返乡农民工的调查中发现,虽然农民工工资水平和福利待遇逐年提高,且很少有工资拖欠的现象,但是农民工本身所从事的职业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在失业风险、工伤事故风险、疾病风险、其它意外生活风险等方面,大多数农民工却还是毫无保障。三是文化程度偏低。农村劳动力普遍缺乏多样化的谋生技能,仅仅依靠单一低效的体力劳动谋生,教育水平不足是重要原因。从不同收入水平的家庭来看,除经济收入方面的差距,更为明显的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

2、根在农业,而根基不稳

对于黄州区农村居民来说,农业经营始终是根基所在。然而,当前农业弱质性更为凸显:

首先,“增产不增收”体现着农业比较收益低下的特征。单个农户在农业上想获得良好收益,基本还是依靠农业产出的增长得以实现,而依靠产出量增加来实现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零散的小规模农户不具备实现农业经营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的条件,且随着劳动力成本、农业生产资料成本的快速增长,单纯农业劳动投入的边际效益逐年递减,甚至为负数,因此亟待转变农民增收手段,打通农民资本积累渠道。其次,农业存在着高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难以建立起农业产业风险的规避机制。受农业生产周期较长的限制,农产品价格经常上下波动大,易出现“大小年”的情况,农户难以掌控市场信号,对于价格信号易作出非合理反应,导致农民从价格上涨中获得的收入非常有限。再次,受城镇化挤压状态下的家庭农业经营逐步萎缩。农村青壮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大潮下,农户家庭剩余劳动力因年龄大、身体状况差等而明显不足,土地利用率持续低下,部分土地被闲置抛荒。同时,城镇化建设中土地面积的压缩导致失地农民大批增加,零散的小规模农户在农业家庭经营上的收入失去进一步增长空间。

3、户均人口多,却负担较重

农村居民户均人口多,老龄与未成年人口比重大,劳动力人口相对较少,有较高负担系数与较低就业率。就单个家庭来说,家庭人口上有老下有小的特征较城镇的三口之家更凸显,如黄州区陶店村喻某家庭,一家五口人,仅户主儿子一人在本地做木工,女儿因工作不稳定时常失业在家,户主与儿媳在家中照顾孙子。杨某家庭,一家七口人,夫妻自营农资店,除供养读小学的儿子以外,还需赡养家中年迈的父母、姑姑,抚养弟弟。另外,从有劳动力外出的家庭来看,留守的双老、独老户带留守儿童的家庭结构也逐渐增多,都在一定程度上考验着家庭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二、新常态下农民持续增收的对策建议

1、提升培训教育水平,攒足农村居民增收后劲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一项核心资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对农村居民来说,较低的文化程度难以确保经常性、稳定性的非农就业机会,也很难获得一份更高职位的工作,使家庭收入难以持续增长。更高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率,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回报。

一是重视农村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农村居民人力资本积累的基础,也是农户取得来自农业或非农收入,以及获取进一步发展的基础。提高农村居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鼓励家庭成员克服困难、转变观念继续深入文化学习,确保农村家庭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知识的基本权利能够顺利实现。二是推动农村适用技能培训。在农业劳动力方面,绝大多数仍属于体力型、传统经验型农民,明显缺乏有技术含量和高效的种植养殖技术,没有掌握现代生产技术,其农业产品也难以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市场导向的种子公司等对农户的农业技能培训良莠不齐,有必要通过农业技术部门、农业专家等对农户进行正规的、常态化的实地专业培训等。结合黄州区农业区位优势,因地制宜开展蔬菜种植、特色养殖等方面的业务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农户经营能力方面的培训,因势利导发展黄州区周边郊区农业、观光农业等,帮助农户学以致用,尽快实现增收。三是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根据农村家庭适龄劳动人口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转移就业技能的培训,使之就业素质提升并能较快及时地适应当前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变化,为获得稳定高质量的工资性收入创造有益条件。

2、推进农业组织化经营,构筑农户经营互助网络

农村专业合作社是农户实现高效增收的一个重要推手。一方面,农村合作社使得分散、小规模的农户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且获得组织内有序的信息共享和技术帮助。另一方面,通过专业化和规模化的生产,使得组织内的产品质量大幅度提升,产品效益不断扩大,使农户能够获得农产品价值链条中的更大份额,扭转了单个农户在市场竞争中的弱势地位。

以黄州区幸福农机合作社为例,建立之初,普通农户“抱团取暖”,整合资源,合力购置农业机械进行耕作,逐步形成了成熟的提供耕整、播种、机插、植保、田间管理到收割全过程一条龙服务的合作社。优点表现在:分摊风险,利益均沾;单位面积成本与人工种植无异,解放低效又低收的剩余劳动力;农田年度有效种植次数翻倍,快速直接地增加了农民收入。如今幸福村农机合作社的影响和品牌效应越来越大,业务范围从幸福村到陶店乡,再到其它县市区,甚至延伸河南、江西一带,对农户增收起到显著作用。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加大政策引导与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社作为农户之间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合作组织,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亟需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以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对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培育宣传。农户对农村合作社的认识程度不高,参与信心不足、热情有限,需要引导其克服传统落后、封闭保守的思想,敢于树立勤劳致富、合作共赢的观念,积极参与竞争。三是为农村合作社提供智力服务。农村合作社内部治理、外部环境还需改善,专业合作社服务农民、促进农村发展的作用还需增强。可向合作社提供智力服务如培训、信息、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学习与实践,培育其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3、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户增收再添动力

农民增收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就单个农户来说,在大量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形势之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的问题,是外出劳动力的后顾之忧。农村居民因家庭负担重、生活困境而导致的家庭关系失和,却没有良好途径解决,也因此成为社会问题重灾区。对生活困境家庭农户的情绪疏导与对留守人员身体健康看护、心理健康监控上予以的关注,都将极大地从心理层面推动农户增收的后劲,促进整体经济社会发展。另外,农户在三农政策方面缺乏有效的发声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反过来影响政策效果,因此也有必要得以改善。

一是建立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队伍。当前,农村社会服务人才还很缺乏。在农村从事广泛社会服务的人员数量少,且多是当地村级管理人员,他们承担着多种行政任务,身兼数职而精力有限,在对农户服务上疲于应付;人员专业素养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偏低,且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大多都是凭借传统生活经验以及偏硬性的行政约束对农户进行指导。只有根据农村社会发展中的新形势进行社会服务的创新实践,才能真正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求。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服务体系。目前在农村社区服务中已涌现出一些有益探索,如黄州区农村网格化管理,在网格范围内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处理到户。有必要进一步结合当地具体需求,助人以自助,强化农户在社会环境中的支持系统。在出现的社会问题上及时治疗与预防,更重要的是强调农户能力建设,挖掘农户各项发展潜能,树立其增能增收的信心。农民增收表面上是为尽可能地获取更高的物质生活水平,但实质上是达到生活面貌、精神面貌的整体改观与提升。三是加强政策调研与反馈。三农政策的制定往往缺乏广泛的民众参与,导致农户对与切身相关的政策却难以充分理解和支持。如能改善体制内自我循环的政策制定模式,鼓励农户积极发声、主动参与,在政策出台之前就重视和强调调查研究,广泛体察民情、收集民意,在政策执行之中能听取农户的反馈和意见,在此基础上对政策进行有针对性地调整,才能够使政策更好地反映和满足农户实际需求,有利于农户增收,最终达到改善生活状况、提升生活质量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