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体化师生共同体建设提升全程全方位育人实效

20.03.2017  17:35

      “这种师生篮球赛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拉近师生距离,让我们和老师的学术沟通更加紧密,我想这就是师生共同体的价值所在吧。”参加崔国民教授和李春教授组织的师生共同体篮球赛之后,能动学院学生孙涛讲道。
  “金老师举办的新年茶话会,让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对来年的学习与生活更有信心了!”参加完能动学院金晶教授组织的迎新年茶话会之后学生们表示。
  “我协助章立新教授指导他的本科生,老师们希望研究生作为本科生的榜样让他们学习更有方向,而在平时我们就是本科生和老师之间的桥梁,这大大促进了本科生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我们作为团队的凝聚力也得到加强。”能动学院博士研究生刘婧楠介绍说。

      ……

 

两个学术大家庭之间的篮球对抗赛

 

金晶教授学术大家庭的新年茶话会 

 

 

     在大学,班级是最常见的学生组织形式,班导师(班主任)往往由专业课老师或者辅导员担任。随着教育教学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班导师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相关的激励、考核和工作机制亟待根据实际情况加以优化。为了打造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提升本科教育质量,能动学院2016年初取消了班主任制度,并全面推行学士导师制,致力于打造一个学士导师制和硕士导师制相融合的紧密师生共同体。一年多来,学院围绕学术为纽带的师生共同体建设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探索并取得积极成效。
  2016年5月初,学院崔国民教授和李春教授带领60多位他们的本研学生在实验学习之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篮球友谊建设赛;2016年底,学院金晶教授邀请留学海外的校友学长与所指导的20多位本科生和研究生欢聚一堂举行了迎新茶话会;学院章立新教授让自己的11个研究生参与协助他指导16个本科生的学习和企业工程实践,此外学院还在党建当中植入师生共同体建设,在学院14级本科生第一党支部党员发展大会上,黄典贵教授、王海民副教授等15名导师作为入党介绍人参与了学生入党的全过程……学生们在师生共同体的各种活动中解除心中疑惑,收获榜样力量,并且明显感受到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心贴得更近了,团队归属感更强了,对来年的学习与生活也更有信心。而老师们也普遍感到,“同门师生,特别是同门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容易让学生打开内心,这样老师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学生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在学院推动师生共同体之后,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老师和学生接触的机会大大增加,本科生学风也有了较大的改善。“从班主任制到学士导师制,师生之间的关系从以往的平面化而转向立体化。”学院党委书记马静波介绍说,以前学院每个班主任只带一个班级,负责30名学生左右,现在所有专业教师都要带本科生,每位导师每个年级带2-5个本科生,覆盖大一到大四。学士导师制结合原来的硕士导师制,这样就组建了以导师为中心,本研学生在一起的学术梯队,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营造出一个互帮互助、积极向上的师生共同体。
  据悉,学院党政班子早前一直在研究制定学士导师制,2016年借着上海市推行本科教学教师激励计划的“东风”,学院不仅为学士导师配备了工作津贴和经费支持,同时也通过对导师基本工作考核和评优激励等措施确保师生共同体建设落地。马静波认为,师生共同体建设开辟了一条新的育人战线,让高校立德树人多了条路径,“多条腿走路效果肯定更好,师生共同体一旦取得实效,学风建设就会立竿见影。”2017年,师生共同体建设已成为能动学院年度党委重点工作、党建重要载体和抓手。

 

 

能动学院师生体育友谊赛

 

学院老师学长共同为新生上好入学第一课

新闻中心 王丹报道

转载自上海理工大学校报第295期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