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咏勇教授做客师友茶座与研究生聊科研人生[图]

16.12.2015  10:39

12月11日,由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院指导、青年教师联谊会和研究生会共同主办的师友茶座第六期活动在逸夫楼210室举行。受邀嘉宾教育部长江学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师咏勇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潘敦与现场近40名研究生同学亲切交流。本期师友茶座由研究生会王隽同学主持。

茶座伊始,两位老师分别介绍了自己的求学和科研经历。师咏勇老师于1997年保送联读班提前入学上海交大,本硕博期间均在上海交大就读,在交大学习工作了18年。师老师长期致力于复杂疾病的遗传学研究,对于专业选择他说,“一开始并不明确自己适合的方向,由于信息混淆选择了生物方向,但是,深入研究下去,也发现了其中的乐趣,并乐在其中。”潘敦老师毕业于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08年开始与师老师合作研究。潘老师讲述了他的跨学科求学经历,特别指出,“若要发高质量的文章,首先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根据师友茶座前几次反馈,本期师友茶座特别加强了师生互动环节。在互动环节中,同学们就各自关心的问题纷纷提问,两位嘉宾结合自身的经历对同学们的提问一一进行了解答。

当被问及身边有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时应该如何摆正心态时,师老师表示他并不认可自己比别人优秀,周围优秀的人太多了,每个人的差距很小。没有比别人优秀这一说法,只是自己比别人研究的时间更多,做的方向比较多而已。师老师强调,不能把研究放在一个篮子里,对一件事情不能期待太高,10件工作,9件失败,只要有一件成功,别人的评判就是成功。所以要多线程地工作,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全力以赴,对于每一项工作都尽力而为,这样才能取得更多更好的成绩。

同时,两位老师也表示,今天很高兴能以朋友、师兄的身份与同学们面对面地平等交流。关于科研,首先建议大家多看一些本学科领域高层次的文章,量变引起质变,积累一定数量的文章后一定会有好的想法;其次,大家要把自己的想法和老师深入交流并整理出研究思路;然后,大家想完后要做,做很重要,在做的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新的问题;最后,要把发现的新问题及时和老师讨论交流,同时也整理总结。两位老师的讲述平实而恳切,字里行间蕴藏着自己对科研的心得领悟,同学们细细品味,获益良多。

茶座最后,两位嘉宾与研究生会同学以及参会同学们在逸夫楼大厅合影留念,活动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