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消保委调查“互联网+”旅游消费市场

19.05.2015  10:21

  目前,旅游产业已成为上海整个产业部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时代浪潮下,互联网+旅游业也在近几年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在网上选择旅游产品已成为许多消费者的不二之选。“携程网”每年服务的自由行客户从2003年的数十人增长到2012年的百万人次,“途牛旅游网”旅游产品总数就已达32万种,旅游目的地遍布全球70多个国家,出发地超过83个城市。

  2014年,市消保委旅游专业办公室联合上海师范大学,开展了消费者对上海旅游消费市场感知状况的专项调查。本次调查以1039人为样本,其中包括624名本市居民及415名外省市来沪游客。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展示消费者对网上购买的旅游产品质量进行评价;同时,调查还以暗访的形式,通过神秘顾客亲自感受网上购买“上海一日游”产品的全过程,展示其对网上旅游消费服务的评价。

  报告显示,处于起步阶段互联网旅游业目前的渗透率只有7%-9%,互联网旅游市场的不规范现象也时有发生。消费者普遍期待在权益得到保障同时生活得到进一步优化。

  青年成互联网旅游主力军

  调查结果显示,24.4%的消费者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互联网购买过旅游产品。通过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进行分析发现,35岁以下的消费者中,这个比例高达31.7%,而51-60岁的消费者有9.1%在最近一年内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

  可见,更易接受互联网消费形式的青年群体已成互联网旅游消费的主力军。

  信息与事实不符侵害消费者权益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群体愿意把钱花在旅游这种生活体验式的活动中。然而,网络上的一些不法商家,常常使出“挂羊头卖狗肉”的招数,网上信息与事实不符的情况时有发生,使消费者的权益受到损害。

  本次调查显示,总体上23.7%的消费者表示对通过互联网购买的旅游产品非常满意,51.3%表示比较满意,7.9%表示不太满意,2.6%表示非常不满意。50-60岁消费者中25%表示比较不满意,这个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群体。

  消费体验将推动二次消费

  即使是在虚拟的互联网上选购旅游产品,只要获得良好的消费体验,给消费者留下积极印象,互联网旅游商家也能招揽“回头客”。此次调查数据显示,总体上至少有55.3%的消费者一年内通过互联网购买过2次以上的旅游产品。其中以35岁以下青年群体比例最多,有至少60.5%的人一年内通过互联网购买过2次以上的旅游产品。而51至60岁的中老年群体中也有至少50%的人一年内通过互联网购买过2次以上的旅游产品。

  移动终端助力互联网旅游

  近几年,移动互联网飞速发展,也加速了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的消费者的比例增长。本次被调查的消费者中,1.4%在2007年及以前首次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这个比例到2012年上升到15.5%,5年多时间里呈稳步上升趋势。

  至2013年,此比例快速上升到29.1%。调查人员认为,2013年出现的井喷式增长得益于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发展。就在2013年,“携程网”与“同程网”展开了景点门票大战,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移动互联网客户端的广泛宣传,大量50岁以上的消费者也开始逐渐接受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的消费新模式。

  关于对网上购买的旅游产品不满意的原因,59.9%的消费者认为是由于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全面,29.4%的消费者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与事实不符。其中表示不满意的51-60岁的中老年群体中100%是由于网上提供的信息与事实不符。

  调查人员认为,消费者认为网上提供的信息不全面,可能是与消费者自身使用互联网的能力有关。然而,网上提供的信息与事实不符显然是不法商家误导消费者的恶劣行为。

  同时,调查数据还显示,有过两次消费经历的消费者,其后一次的平均消费金额普遍有所提高,通过互联网购买旅游产品的支出平均由2021.4元上升到3563.2元;购买产品类型中,自由行的比例由26.3%上升到32.1%;七日以上游的比例由6%上升到23.7%;港澳台及周边国家旅游的比例由10.5%上升到36.9%;表示对产品非常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的比例由10.5%下降到4.8%。可见,商家诚信经营有道,不仅能招揽“回头客”,对行业发展也颇有益处。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