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错峰返城 长假最后一天没想象中那么堵

08.10.2014  08:35

  昨天,上海迎来最后一波返城车流小高峰,但高速公路并没有出现事先预计的大规模车流。沪昆高速、沪渝高速、京沪高速等相关收费口都比较畅通,进入收费区域的车辆,不需要过多停留就能驶离。据上海市路政局路网监测中心统计,长假七天(10月1日-10月7日下午17时),本市高速公路网总流量为719.18万辆次,总体流量同比去年上升18.07%,日均流量趋于均衡。假期后期市民提前返程,10月5日、6日下午返程车流较大,令昨天最后一天的流量相对平稳。

  除9月30日晚因江苏部分路段事故频发和交警限流措施等多重因素影响,造成上海境内部分高速路段较长时间交通拥堵以外,今年国庆假日七天,路网流量整体较为均衡,节日中期流量有较大增长,这说明节前管理部门的大力宣传引导效果明显,市民主动错峰出行已经形成共识。

  昨天0时-16时,本市高速公路网总流量为62.45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29.54%;其中小型客车流量为53.12万辆,较去年同期增加30.0%。快速路网总流量为121.25万辆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4.49%。

  昨天下午5点,记者在沪渝高速徐泾收费站看到,往市区方向的车流都很顺利地通过。从嘉松公路开到收费站大约有10公里,仅耗时8分16秒。交警告诉记者,当天这里的高速公路的车流非常正常,基本和平时是一样的,路况非常好,“我认为是市民有了‘错峰出行’的意识导致的。很多人去年尝到了集中出行的拥堵滋味,今年吸取了经验教训。

  与往年国庆节相比,虽然车流数量上升了,但预测会出现拥堵的时段却并没有出现拥堵,究其主要原因,是因为很多市民听从市交通委的“错峰出行”的提醒,做到提早出去,提早回来,避免了“扎堆出行”,其中9月30日的出沪车辆比10月1日的出沪车辆多近1万辆,说明大家已经有意识要避开10月1日这一预计的车流高峰日。

  一位市民表示:“我们30日出去,即使是没有享受到‘免费通行’,也享受到了时间上的节省,还是合算的。”其次,很多市民对“假日免费上高速”的措施有理性认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按需出行”,避免了“冲动出行”,因而使高速公路的路况同比去年出现了明显改观。

  记者昨天还从长途汽车公司了解到,当天各个方向的返城热门线路都增加了班次,以确保外出人们的平安、及时地返回上海。下午3点开始,长途汽车返城客流高峰逐步显现。在上海长途客运南站,大巴车进站络绎不绝。旅客们说,今天的高速公路路况不错,从江苏南通、浙江嘉善、安徽黄山等方向过来的长途客车,基本都能准时抵达上海。“回来都比较准时,从家里过来只有1个小时,一路上车子很畅通,比预计好很多啦。”一位乘客告诉记者。

  为满足乘客需求,长途汽车几乎对所有线路都增加了班次,尤其是一些热门景点,差不多每半小时就有一班车发往上海。一位从浙江嘉善开车来沪的长途汽车司机说:“我们公司有应急预案,如果车堵住了,我们设计好了临时的下车点,会安排有下车需要的旅客临时下车,让他们有其它交通工具可以选择。”交通部门昨天预计,当天乘坐长途汽车抵达上海的旅客约达到五万人,与9月30日、10月1日的日发送旅客数基本相当。

  ■提前做功课错峰或绕行换畅通

  昨天,大申网直播返程高峰路况,"刷路了!被堵在哪儿了"专题从早晨起就开始通报路况。不过,直到下午预计中的车流高峰,直播中的返程通报也大都是反应路况畅通。

  昨天,崇明返沪一路畅通,网友"老傅"4点左右通报"崇启大桥很通畅";网友"刘仁茂"通报"刚从长江隧桥回来,一路畅通!"

  还有一些人则在感叹自己的机智。

  为了避开返程高峰,不少市民选择在前天或者更早的长假中期就回沪,最后一天就在家休整准备迎接节后工作日的到来。也有的市民提前关心路况,避开沪宁高速改走S58沪常高速,避开苏通大桥改走崇启大桥,都用路程换畅通成功。

  ■"老大难"还是有点堵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道路都畅行无阻。

  上海市公路管理处官方微博通报,昨天上午外环线及各高速公路通行情况基本正常,下午出现行车高峰,四五点时S20外圈吴中路、内圈曹安路下匝道;G50市区方向中春路至虹桥枢纽;S20,G2市区方向外环立交至祁连山路出现拥堵。

  昨天下午网友3点前后的通报也反映,沪宁高速南京往上海方向车流量大,苏通大桥双向车多缓行等,江桥、朱桥收费站也出现拥堵。

  被调侃为"闻堵丧胆"的苏通大桥,昨天上午仍保持畅通,但下午因车流量大而出现缓行或堵车情况,尤其还曾引发追尾等事故,造成事故处理期间暂时成为"大停车场"。

  来源:解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