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市场化机制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21.12.2016  12:03

12月17日,以“农业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主题的首届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发展论坛在上海召开。论坛以创新驱动发展的国家战略为指引,在上海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召开,聚焦通过市场化机制,发挥交易平台功能,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助力上海农业科创中心建设。

市委农办、市农委副主任陆鸣,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聂善明出席论坛并致辞。

陆鸣在致辞中介绍,前阶段,本市在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尝试,通过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交易平台,建立交易机制,引导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的科技成果与产业、企业需求有效对接,至今已有20余项成果在平台上转化交易,资金达到2000多万元,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市场价值的实现。

陆鸣强调,下一步本市要继续按照本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要求,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做好进一步优化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环境、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交易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交流等四方面工作。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副总裁、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董事长、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理事长邱益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所教授李建伟,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总经理方建国,上海惠和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郏惠彪分别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方向与平台,农业企业视角下的科技成果转化,国际农业技术交易实例与启发,充分发挥交易平台功能推动科技成果转发进行主题发言。

在圆桌论坛上,前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主任、联合国秘书长南南合作特使周一平,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长林辉,新华社上海分社经济部副主任李荣,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院长周培,上海海洋大学技术转移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炯华,上海弘辉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庄军等分别就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全局性问题与阶段性矛盾、市场机制建设与各方角色分工、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启发与国际交流路径等展开讨论。周一平还就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和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如何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促进农业科创要素跨境流动提出了前瞻性建议。

本次活动由上海市农业委员会指导,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及南南全球技术产权交易所共同主办。市农委、市科委、市财政局等相关处室负责人,各区县农委相关负责人,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本市农业科创平台代表,行业协会负责人,农业企业负责人,海外涉农机构驻华代表等出席论坛。

由上海市农业科技服务中心、上海农村产权交易所、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共同举行的上海市农业科技成果路演活动同期举行。来自上海市农科院、上海海洋大学、上海农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节水抗旱稻、中华绒螯蟹等10余项农业科技成果进行了路演。

据悉,上海临港-枫泾科创小镇经过实践探索,目前正在打造一个“长三角农创路演中心”,服务于长三角的农业科研院所、企业、农业创业者,已成功举办8场农创项目路演,成功转化项目14个,成交金额达到1400多万元,取得较好成效。

记者 张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