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特辑】学工队伍春节走访:关怀在路上,温暖送到家

23.02.2015  16:23

2015年寒假,复旦大学学生工作部(处)派出48名学生工作骨干奔赴新疆、河南、重庆、云南、黑龙江等19个省市,走访98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是自2013年开展学工队伍返乡走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活动以来,第三次将来自学校的温暖与问候送到学生家中,同时也为学工队伍更加了解学生和他们家庭的真实情况提供了平台,促进学校资助育人体系的不断完善。

是老师也是老乡,身份认同感拉近距离

根据以往的成功经验,本次家访继续采取“双就近”原则,即家访老师与被访学生地域就近、学科就近。一方面,用方言交流可以迅速拉近走访老师和学生家庭的距离,家访的氛围少了一份尴尬,多了一份亲切。另一方面,因为和学生有着相似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老师能够很好地了解学生实际的情况。“老乡”和“老师”的双重身份让辅导员和学生产生更多的身份认同感,不仅能消除彼此的陌生感,还让学生能够更加坦诚地与走访辅导员进行交流。

是校友也是榜样,前辈事迹指引方向

走访老师为学生带去的不仅仅是一份新春的慰问,更是一种榜样的力量。走访过程中,老师不仅将学校的慰问信和慰问金送到每一位学生手中,还向学生的家长详细地介绍了学校的资助政策和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情况。除此之外,每一位老师还会针对学生的性格、年级和专业特点,和他们聊聊学习、生活和未来的人生规划。不仅如此,走访老师自身优秀的履历也深深激励着学生。有些家长更是对孩子说:“你要像辅导员一样,在复旦大学好好学习,做一个优秀的人。”

是奉献也是感恩,经济资助与成才辅助两翼齐飞

寒假走访不仅仅是一次慰问活动,更是在奉献中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鼓励他们锻炼自己,将来更好的立足于社会,成为复旦乃至国家的骄子。走访的老师不仅在前期做了很多准备工作,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还总结了走访经验,对资助育人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思考。寒假走访活动不仅增进了学校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感联络,更好地推进家庭、学校合力育人,也给每位家访老师和受访学生带来了许多感触。同时,通过寒假走访活动,辅导员能够了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和家庭环境,这对完善资助育人的体系有很大的帮助。学校根据走访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的需求,在各方面给予学生更多的帮助和关怀,力求让每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取得进步,获得成长。

 

本次寒假走访活动亦是复旦大学2015年“冬季送温暖”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今年,复旦大学继续为各类困难学生设立分类别、个性化的“温暖套餐”。本年度“冬季送温暖”活动在历年活动的基础上,将困难学生的普遍情况与个体特殊需求相结合,将物资资助与感恩回报的理念相结合,将学校资源与院系特点相结合,进一步贯彻落实复旦大学“经济资助,成才辅助”的资助育人理念。各院系也结合本院系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三个一”慰问计划,包括赠送一份含有返乡路费补贴的温暖礼包、举行一场感恩活动和进行一次寒假走访。在开展物资补助的同时,在线上线下各类平台还将开展一系列的感恩活动,以此唤起同学们的感恩意识,譬如“这个冬天不再寒冷”摄影大赛、“最暖人心的一句话”旨在鼓励同学记录平实生活中的点滴,增强责任意识和感恩情怀,让同学们度过一个安心的暖冬。
 

(制图 钟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