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理思政有温度】让同龄人影响同龄人 ——华东理工大学探索“主题+朋辈”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14.04.2017  00:07

    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长着方方正正的“国字脸”,由老师向学生“灌输”吗?非也。在这项工作中,严肃和活泼是可以共存的,学生也能成为教育者。我校的“主题+朋辈”思想政治教育就打造了一种以学生影响学生的新模式。

 

    朋辈教育 自育育人

      “在‘彝海结盟’的影响下,我的家乡从‘思想封建,观念腐朽,经济衰颓’的奴隶社会,迈向了‘经济飞速发展,综合素质和教育程度显著提高’的社会主义社会,成功克服了‘一步跨千年’社会性质变化的巨大障碍……”在首场宣讲会上,来自四川彝良的杨孟平,将“彝海结盟”的经过、影响以及自己从小到大感受到的长征精神向同学们娓娓道来。

    2016年,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华理招募了300余名来自江西瑞金、广西全州、贵州遵义、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甘肃白银、陕西延安等红军长征途经地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组建了“长征精神”学生宣讲团,在学生中宣传、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

    “我来自革命胜地延安,从小就知道延安是红军长征胜利之后扎根的地方,延安精神是长征精神的延续,可以说,我从小到大尤其是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遇到的每一道挫折,帮助我克服难关走下去的都是骨子里‘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精神力量。”化工学院博士研究生强薇在宣讲团成立仪式上表示,要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作用,带动同学和朋友了解长征故事,理解长征精神。

      据副校长胡宝国介绍,学校按长征路线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事件发生地,对宣讲团进行分组,并配备导师指导学生查阅文献资料、寻访家乡人物、研讨精神内涵。宣讲团接受一系列培训后,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和家乡变化,在校内向身边师生,走进社区面向居民,宣讲个人感悟到的长征精神。

    “这种身边的人讲长征的事,长征途经地的人讲真实的事,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谈对长征精神的感悟,语言朴实却认识深刻,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胡宝国说。自2016年10月19日成立以来,宣讲团已经组织了近20场不同规模的宣讲活动。

 

    学校搭台 学生唱戏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把握他们的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提高精细化水平。教育者只有真正形成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实践者和弘扬者。因此,华理选取微信、话剧、TED宣讲、辩论、舞台剧、戏曲、微电影、合唱等学生喜爱的形式,搭起舞台让学生“唱大戏”。

      2009年5月,31位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延考生自编、自导、自演的舞台剧《延考生》正式公演。这是一部以“5·12”地震为背景的舞台剧,通过对延考生心理变化的描写,反映地震对他们成长带来的影响。

    从高中生到延考生,从延考生到大学生,31名延考生感受到来自各方的爱和关怀。为了让爱的力量传递到祖国的山山水水,学生们自发地走到一起,利用课余时间排演,他们要把对社会的感恩,对学校、对老师的爱,在全体同学面前大声地说出来,同时,展示灾区学子在灾难后所表现出的勇敢、乐观、坚强和自信。

    2016年5月,又一部原创话剧《海岛来信》在华理诞生。

      该剧从女大学生华小颖的视角出发,讲述“90后”文艺女兵的故事。4个性格各异的女生在机缘巧合下一同入伍,遇到了雷厉风行的女班长许婷,期间经历各种酸甜苦辣,所有人都得到了成长,渐渐成为合格的军人并最终实现了心中的梦想,谱写出难忘的青春乐章。

    作为首部以军旅生活为题材的校园话剧,《海岛来信》创新性地将征兵工作和国防意识、爱国主义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用“90后”的视角、可视化的语言,将信仰的转变与升华浓缩成了一个个可供品嚼的青春故事。

 

    思想引领 润物无声

    思想政治工作不能靠单纯的说教,创设教育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接受教育,以境育情,会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延考生》就是重现地震、灾后重建等情境,将社会大爱、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结合起来,通过熏陶感染,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华理奉贤校区演出时,很多观众流下了泪水。演出结束后,参演的学生手缠绿丝带,台下的观众挥舞红旗,高声合唱《红旗飘飘》,高喊“中国加油,四川雄起”。

    《延考生》在校内外多次巡演,并曾远赴都江堰为家乡人民演出。“很不简单,”延考生冯倬的父亲看后感慨,“一批从未接触过表演的学生演得如此投入、动情和感人,完全体现了他们从‘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过程。这部剧既是学生对在校期间社会、学校和老师关怀的感恩,也是对家乡的回报,把自强不息的精神传递给父老乡亲。这正是我们延考生家长所希望的。

    《延考生》还获得过2009年上海大学生校园戏剧展演非专业组一等奖。评委们认为,该剧反映了同学们的真挚情感和内心感动,展现了人世间的相互关怀,传递了人间的大爱。

      《海岛来信》则将看似遥远的军营和校园紧密结合在一起,同是“90后”的大学生女兵的军旅人生,给校园学子带来了新的思考。华理通过这部话剧,将弘扬“五四”精神与征兵工作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国防意识、报国热情,引导大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实。

    “最让我始料不及的,是我的室友因为这部剧坚定了去当兵的想法。”在话剧中饰演胡杰的吴蕙说,有着军人梦却又摇摆不定的室友,看了《海岛来信》后与父母深谈了一次,下定了报名入伍的决心。

    围绕主题挖掘故事、选择学生骨干,以此影响学生、感动学生,华理的“主题+朋辈”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别出心裁,让学生在情境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验者,进而成为传播者、践行者和传承者,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真正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