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语言与未来”青年学者工作坊之欧洲人类学暑期工作坊举办

04.09.2019  14:54

2019年8月23至26日,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举办了第四届“语言与未来”青年学者工作坊之欧洲人类学研究。工作坊由哈佛大学人类学系Michael Herzfeld教授与上海外国语大学余华副研究员共同策划主办,并邀请从事人类学意大利研究的布朗大学博士后邓婷博士与会参加主题讨论。Herzfeld教授指出这是中国首次举办欧洲人类学工作坊,难得有两位研究欧洲的人类学家同时参加,而且其中一位是中国籍学者。

早期人类学研究往往关注部落岛屿和遥远异域等“不发达”地区,不少学者坚持欧洲精英主义,难以接受欧洲社会成为人类学的研究对象。欧洲人类学研究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逐渐被学界接受,并于1986年成立了欧洲人类学协会。1994年,Herzfeld教授在哈佛大学组织了一场欧洲人类学研讨会。与会的七位欧洲研究专家分别撰写了对欧洲人类学颇具洞见的文章并集结发表。

  工作坊期间,邓婷博士分享了她在意大利华人咖啡馆里的田野调查经历,反思了研究者在田野调查的过程中所面临的性别、族群、阶级等社会身份相交织的日常政治与文化实践。余华博士分享了自己在英国短期访问期间的经历与社会观察,剖析了威尔士议会大厦的辩论过程中所体现的英国民众与政党之间的关系,并与Herzfeld教授一起探讨了英国阶级身份的表现与实质之间的反转现象。

此外,工作坊还就欧洲人类学研究的经典作品中所涉及的新自由主义、社会援助、志愿者组织、欧盟经济组织、移民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工作坊学员积极参与互动,阅读分享与提问环节令工作坊更为精彩。

最后,Herzfeld教授与余华博士为学员颁发了工作坊参与证书。此次工作坊在学员们意犹未尽中圆满落幕。


【全程学员回顾】

第一日活动回顾

刘黎

  2019年8月23日,第四届“语言与未来”青年学者暑期工作坊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开始,整个工作坊持续四天,一直到8月26日下午17时结束。参加这次工作坊的主要是正在进行欧洲人类学研究或者对欧洲人类学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本次工作坊由国家语委科研基地-中国外语战略研究中心,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研究院主办。

Herzfeld教授介绍了欧洲人类学的研究经历以及自己对欧洲人类学研究现状的评价。在Herzfeld教授自我介绍之后,邓婷博士介绍了自己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进行田野调查的经历与研究历程,余华博士也介绍了自己的研究经历。随后,为了能够相互认识了解,每位参加工作坊的青年学者都依次用几句话来简短的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领域。在自我介绍结束以后,Herzfeld教授分别从欧洲人类学的由来,早期欧洲人类学关注的话题,欧洲人类学发展的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以及近期以来该领域的关注热点等角度对欧洲人类学进行了介绍。在阐述欧洲人类学发展的重要节点时,Herzfeld教授提到了当时对欧洲人类学研究影响深远的学者E.E.Evans-Pritchard与J.K. Campbell、1986年成立的欧洲人类学协会,和1987年欧洲人类学学者首次聚集在一起进行学术交流等重要事件。Herzfeld教授还提到了人类学和民俗学在早期欧洲人类学研究这个领域中的交集,以及语言在田野工作中的地位和影响。最后Herzfeld教授介绍了现代欧洲人类学研究关注的热点话题,包括欧洲移民危机、种族歧视、文化侵略以及偏见等。

在对欧洲人类学研究的缘起和关注焦点的发展等进行介绍以后,Michael教授解释了工作坊主题的含义以及本次工作坊将要讨论的文章和书籍。他提到,当代欧洲正在面临着由移民、人口增长、经济下滑等带来的压力,整个欧洲社会开始慢慢地被不安充斥着,其社会政治环境也开始出现不稳定。本次工作坊的主题“Europe from Below”主要指一种探究视角,和“自上而下”的研究不同,这种研究视角一种是“自下而上”的视角,即从普通的社会成员的角度来看待欧洲所面临的问题,以普通民众的视角来探究欧洲正在经历的变化是如何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包括人们是如何看待身边出现的仇恨、团结、抵抗、种族歧视、性别歧视等现象,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与这些事物联系起来的。

介绍完本次工作坊的主题、当前欧洲人类学研究的起源发展和最新动向以后,Michael教授又介绍了这次工作坊要阅读以及讨论的文章,这些文章分别从经济、种族歧视、移民的身份构建和文化侵略等方面展现了现在欧洲所面临的危机。为了让每个人都能够参加第二天的讨论并且真正的参与其中,Michael教授要求每个参加工作坊的学者都从这些文章中挑选两篇自己感兴趣的进行阅读,以此结束了一天的讨论与学习。

 

第二日活动回顾

陈倩倩

  1986年欧洲人类学协会(Society for the Anthropology of Europe)的建立对于人类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1994年秋,在哈佛举行了一个探讨欧洲民族志兴起的工作坊,包括Michael Herzfeld在内的七名学者就几个重要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七篇简短的文章集结成一篇名为 Provocations of European Ethnology 的经典文献。8月24日,本次工作坊的所有成员在Michael 的带领下,就这篇文献展开讨论。Michael简要地介绍了这七篇文章的内容,并就其中提及的重要话题或概念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探讨的话题主要集中于两个问题:(一)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可以从早期的欧洲民族志发展中获得什么?(二)当时探讨的话题又与我们当今的民族志研究有何联系?

对于中国的人类学研究而言,欧洲的人类学发展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我们也许正面临着一些类似的问题,例如在某些程度上我们往往会忽视人类学研究,许多本地的学者虽然在开展人类学研究,但是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口述史研究和民俗学研究。传统意义上,人类学学者们的确会较为关注自身文化圈以外的世界,Michael也建议年轻的学者们选择不同文化社区甚至去海外开展田野调查,因为当他们回到自己的文化之中,这些经历会带来更好的文化反思。值得强调的是,人类学不应该局限于或是被定义为某个国家的人类学(National Anthropology),而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影响下开展的人类学研究。不同文化背景的学者受其文化背景的影响对同一样事物或现象拥有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没有对错之分,只是研究视角上的差异,而学者的文化背景也会随着他的个人经历不断地改变,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如今,欧洲有很多优秀的人类学家正在其他国家开展研究,例如中国、印度、苏丹等,因此其他国家的学者也可以在自己特殊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以独特的视角去看欧洲,开展更加多元化的欧洲民族志研究。当学者进入欧洲进行人类学研究时,欧洲的历史文化和经济背景是绕不开的话题。欧洲是启蒙思潮的发源地,Michael结合Katherine Verdery、Susan Carol Rogers 等学者的文章,并对比中国的情况,讨论了在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以及个人主义意识形态背景下,如何理解“个人”(Person)、现代性(Modernity)、文明(Civilization)、优质空间(Quality Space)等重要概念;如何辩证地理解“当地”(Local)等概念;如何理解理论作为一个文化概念等议题。工作坊的成员们也就文章中的问题联系实际研究提出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例如:如何界定“欧洲”的边界问题?就此问题Michael让在座的学者们谈一谈自己听到“欧洲”这一词时的印象,有人说欧盟组织所包含的所有国家,也有人说指的是地图板块上的划分等等,在讨论中,Michael进而指出很多情况下“欧洲”是一个文化概念而非领土概念。

  短暂的午餐休息之后,工作坊的成员们精神饱满地回到工作坊的讨论之中。Michael简短的介绍之后,工作坊的成员分为两组,分场地就上午的文章以及各自选取的另外两篇参考文献进行分享和讨论。这些文献的关注的主题包括文化亲密性和欧洲移民危机、文化与种族歧视、希腊和文化侵略等。经过将近一个小时的热烈讨论,大家各自分享了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以及阅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Michael的带领下,大家一一介绍了自己所阅读的文章内容,并就每篇文章分享了自己的思考和问题,其中不乏许多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例如在人口流动性如此巨大的当代社会,如何定义“地域共同体”(Local Community)?Michael认为虽然人口的流动性加强,但是人们的身份认同仍然与他们对于家乡的情感回忆有关,并结合具体例子分析了流动性的问题以及欧洲移民问题,他提出这个问题是一个经验性问题,要根据具体的研究来进行分析和定义。临近结尾,Michael推荐给所有成员一些经典的人类学研究作品作为接下来的参考文献,并结束了一天的学习和讨论。

第三日活动回顾

朱陈也

      2019年8月25日,美国布朗大学博士后研究员邓婷博士与我们进行学术交流与分享。邓婷博士原为上外西方语系意大利语专业教师,后赴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攻读博士学位,从事欧洲人类学研究,主要关注华人移民与意大利社会的族群互动与社会融入现象。本次工作坊,邓婷博士分享了自己在意大利做田野调查的方法和经历,做了题为Displaced Anthropologist:A Chinese Woman “Studying Up” in Italian Coffee Bars的主题报告。她从为何选择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亚作为主要田野点讲起。博洛尼亚和许多意大利中北部城市一样,有许多来自温州、青田一带的华人移民经营咖啡吧。她想要通过观察日常交际,了解这些移民咖啡店主与意大利当地顾客之间的跨文化动态关系。除了意大利语为日常语言外,这些华人移民之间多用普通话沟通,为田野调查提供了语言上的便利。毋庸置疑,语言能力是人类学家能否顺利开展田野调查的基本前提。

邓婷博士介绍了自己主要是通过与寄宿家庭的相处、参加当地中国人的教堂的活动和在咖啡吧观察与聊天,慢慢进入田野,获得信任。出于性别的考虑,她选择了一个单亲母亲的家庭,两位孩子在外上学。在与华人教会人员的相处过程中,她往往被当做晚辈对待,并需要通过一个乖顺的好女孩形象来获取长辈的认可和信任。在田野中,她常常会故意说错一些事,让对方纠正,从而获得更多的信息。这样的“伪装”确实是一种聪明的技巧。

华人经营的咖啡吧通常是男性主导的空间,绝大部分顾客是本地的男性。邓婷说,作为一名年轻的亚洲女性,经常出现在咖啡吧里显得非常突兀,常被议论或被误以为是店主的女朋友,也很难主动跟男性顾客聊天。田野初期,她常常只能与华人店主交谈。一次意外的手臂骨折反倒造就了破冰的契机。有些顾客会主动前来关心,从而有了更多交流。田野中的意外之伤开出了幸运的花。

人类学家在田野中是什么角色?邓婷博士发现自己是一名身处族群互动连结点的错位的研究者(a displaced researcher at the interface)。她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又与每个群体有着某种联系。她在观察别人的故事时,别人也在观察着她,其实自己已经是故事中的一员。最后她说,“没有标准的田野调查,只有‘你的’田野调查;如果换成Michael去做,肯定是不一样的。

针对邓婷博士的精彩发言,Michael Herzfeld教授结合自己在罗马的研究,从性别、阶级等角度作出比较,分析了整体的统一性及地区的差异性。在场的听众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比如华人在意大利经营的咖啡吧会想要与当地人的咖啡吧不同吗?又比如第二代移民与第一代相比会有哪些改变?

提问环节结束后是小组自由讨论时间。今天的主题是欧洲移民危机以及人类学家在其中的角色。大家结合工作坊推荐书目 Crimes of Peace: Mediterranean Migrations at the World’s Deadliest Border ,分析了移民危机有哪些表现、为什么产生,并透过移民危机看国家、地区和欧盟成员国之间的关系。

    第三天的工作坊按时顺利结束,我们带着对人类学家田野角色的思考离开。人类学家的角色不能被统一定义,只能在田野中去体会去经历。   

第四日活动回顾

刘玉君 

工作坊最后一天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专题分享会、民族志电影观看与讨论以及学员收获及读书分享会。

专题分享会中,余华博士分享其在英国短期访学时期的观察与反思,做了以 “Language, Power, and British Life”为题的田野经历分享。之后Herzfeld教授与各位学员分享了几部民族志电影片断,如Monti Momemts(《蒙蒂瞬间:罗马心脏之地的男人记忆》)和Roman Restaurant Rhythms《罗马餐馆的节奏》等。最后为读书分享环节,各位学员首先感谢三位主讲人员的慷慨分享各自的田野经历,并结合自身经历或本国国情分享所选阅读中的有趣案例,分享自己在此次工作坊中所学内容对未来研究的启发。最后由Herzfeld教授和余华博士为各位学员颁发结业证书,工作坊完满结束。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SI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