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盐”炒菜“食用盐”送检 两个黑心店主被判刑

07.07.2015  18:50
       

      细致检查,发现店家破绽

去年下半年的某日,上海市盐务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小李和小陈正在对松江区九亭镇的餐饮饭店进行日常检查。按顺序,接下来该是这家成都小吃店了。由于还未到午饭时间,小吃店里的顾客还很稀少。老板娘看见他们,立即迎了出来,小李亮明了身份,要求检查店铺的用盐情况。老板娘从厨房里拿出了一包已经开封的盐,递给小李。小李一看,是超市售卖的正规包装的食用盐,应该不存在质量问题。但小李发现,这包盐的外包装上满是油腻,像是很久没用动过,细心的小李怀疑这包盐并不是店里日常用的炒菜盐,而是准备着专门应付检查的“门面盐”。于是他从锅灶台上的盐罐子中取了少许盐回车上进行快检,结果显示盐中未加碘,很有可能是工业用盐!小李和小陈立即赶回店里,却发现盐罐里的盐已经被倒掉,老板娘人也不见了。警觉的小李立即出去找老板娘,在小店后面发现了老板娘的踪影,她拖着一大袋东西,正慌慌张张的准备藏起来。原来是一袋约100斤的工业盐!

藏匿证据没成功,反而被抓了个现行,老板娘一下子无话可说了。经小李询问,老板娘承认店里平时就是用这种工业用盐炒的菜。

顺藤摸瓜,查处上家斩源头

这家店的工业盐是从何而来呢?如果不追查到源头,还会不断的有工业盐售出。

据老板娘肖琴供述,店里所使用的工业盐是自己在洞泾贸易城里的一家小店买的。当时自己还在店里买了紫菜、味精、豆瓣酱、干辣椒等调味品,当说到要买盐时,肖琴跟店家说自己开小吃店用的,以后会再来买,让老板便宜点。老板让肖琴等一下,自己去仓库拿。不多一会儿,老板拎着一大蛇皮袋“散盐”出来了,说是100斤,以75元的价格卖给了肖琴。

在超市,一包正规包装的300g食用盐售价在3块钱左右,而肖琴买的这包盐,平均每100g的售价才0.15元!

民警找到了洞泾贸易城里这家传说中“物美价廉”的小店,并在其租用的仓库内发现了7袋总计700斤“散盐”。这种大包装的“散盐”,其实就是不含碘的工业盐,工业盐成分复杂,含有铅、砷、汞、镉、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长期食用对人体健康有巨大危害。这家杂货店的老板范磊说这些盐是五月底的时候,有人开着卡车上门推销的,自己图便宜就买了10包,买进的价格是每包45元。

范磊开店经营调味品生意已经十余年,他很清楚工业盐的危害性,也知道自己这次进的盐是不正规的。但为了贪图便宜,范磊铤而走险,选择了售卖违规工业盐。

追悔莫及,食品安全警钟长鸣

到案后两人均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追悔莫及。被告人肖琴在生产、销售的食品中掺入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被告人范磊明知他人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仍向他人提供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其行为均已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经松江区检察院提起公诉,两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9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我国对食用盐的原料采集、输送及生产过程、包装等环节都有严格的卫生要求,食用盐出厂前必须经过仔细检验,各项指标必须符合国家《食用盐》标准和《食用盐卫生标准》。而工业盐除生产和出厂内控质量指标不一样以外,其在生产和包装上均无特别的卫生要求,食用工业盐存在极大的卫生隐患。所以检察官在此提醒广大消费者,一定要到持有食盐零售许可证的超市或正规商店购买正规食用盐。作为食品加工、售卖者,也应该采购和使用正规渠道的食用盐,切莫贪图便宜购买无标“散盐”,触碰法律的红线,最终将付出惨痛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