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新闻网]全球专家齐聚沪上 论智工业4.0产业转型

05.03.2015  22:52

3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AITRI)与美国服务与创新研究院(SRII)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校友产业投资俱乐部,以“创新数字经济-推进工业4.0的产业转型”为主题,在沪共同举办“2015中国SRII峰会”。本次峰会涵盖先进制造业与工业4.0转型、创新健康服务、创新云计算和电讯服务、创新教育和领导力精神四大主题,全球物联网、工业4.0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齐聚沪上,就物联网、工业大数据、工业4.0、智能医疗、教育创业等领域深入交流,论智工业4.0时代的产业转型。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刘燕刚教授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产业正在进行着一场新的变革,信息技术已经深刻地影响着全球所有的产业,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正在快速推动制造业、医疗健康、交通运输、城市和社区管理等各领域的创新。为对接我国当前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战略需要和上海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要求,在上海市经信委贺临港管委会的指导和支持下,产研院邀请国际前沿科技相关领域的知名专家,在临港举办峰会,搭建了一个国际化信息行业领域的交流平台,希望对我国“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深度融合、上海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的建设,以及上海自贸区的发展和我国先进服务产业全面升级能够有所帮助。 

工业4.0时代来了

18世纪机械制造设备的引入触发工业1.0开启,20世纪初的电气化与自动化代表了工业2.0,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信息化象征着工业3.0,如今,虚拟制造、智能制造与传统制造的融合宣示了工业4.0时代的到来。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讲座教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智能维护系统产学合作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前瞻顾问委员会主任李杰提出,工业4.0应该秉持价值创造观念,通过制造的服务化来实现价值提升。如果说设备制造是蛋黄,其他的衍生服务就如同蛋白,两者融合才能创造更大价值。 

上海交通大学致远讲席教授王安正认为,基于工业4.0与大数据的观点,制造厂商应更多从商业视角出发,其销售的不仅仅是产品,而是根据全生命周期理念设计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全生命周期汽车运行状况监控

想象一下,在工业4.0时代,当你计划购买一辆汽车,再也不必跑遍各大4s店,只需在家中上网轻松点击鼠标,根据自己的喜好,“私人订制”汽车的车身大小、颜色和外观、车辆的动力和悬挂等配置,甚至包括车内的装饰、配置和系统。当你选好符合自己价位的汽车后,车辆最终效果即刻呈现在你眼前,与现场看到的真实情况完全一样。订单下完,你还可以同步了解厂商的生产进度,了解汽车各个零部件的组装状况,甚至可以细致观测到每一个焊接的形状,任何你想看到的细节都能真实呈现在眼前。 

付好购置款,你心爱的汽车会被送到家门口。坐在驾驶室中,只要说出你的要求,汽车会自动根据你的身高自动调节座椅、后视镜和方向盘,一切都让你感到舒适、自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驾驶,汽车会根据各种损耗情况,自动计算出何时为需要保养、何时需要润滑、何时需要更换雨刮器等。当故障出现时,汽车会自动收集相关数据和指标,传送到云端进行诊断,随即告知排除故障的正确操作步骤。当你无法亲自排除问题时,汽车将告诉你最近的维修点和前往所需的时间。当你行驶在高速路上,汽车会实时监控轮胎的使用和磨损情况,当胎压过低时,汽车会发出警报、提示风险并给出最佳建议和处理方法;当胎压急剧下降时,汽车会自行紧急处置,自动修正方向盘位置,防止车辆爆胎造成事故。 

医疗大数据将癌症扼杀于无形

大数据时代,要用系统的角度来观察和思考问题。以往人们遇到问题,往往会问上一个“为什么”,然而事实上,很多问题至今也无法找到答案。反之,如果答案都很容易就找到,那么也就不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大数据时代,人们可能不需要纠结于“为什么”,只需要了解“是什么”。例如,癌症目前仍然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难以找到彻底根治的办法,人们对于癌症的产生和形成也知之甚少。但是随着工业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换一种思考方式也许能带来新的启示,人们关注的不再是如何“治愈癌症”,而是如何“避免患癌”。通过获取如何“避免癌症”的相关医疗信息,人们可以从饮食、作息、运动等多方面着手,有效预防和控制癌症,让癌症对健康“无从下手”。 

从发动机制造者到航空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

过去的一年,“飞机去哪儿了”的疑问承载了太多悲伤和遗憾。从马航MH370失联到MH17被击落,从复兴航空坠毁到亚航QZ8501沉入大海。人们在为灾难扼腕叹息的同时,也引发了对航空业发展的思考。 

以航空发动机为例,不仅是飞机的动力来源,更是传输航空信息的重要部件。飞机在起飞至巡航,直到降落目的地,其航向应该是固定不变的。一旦飞机发生偏移或偏离航道的情况,异常数据信息应该被记录并传递。飞机上的译码系统会将飞机的位置及飞行动作包括发动机等数据均传回给地面进行监测。厂商在获得发动机数据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监测。因此,发动机制造商不仅仅是设备生产商,更应该是信息服务提供商。 

GE飞机发动机公司”改名“GE航空”,正是象征着从发动机制造者向航空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的转型。传统的发动机公司只是聚焦于发动机的生产制造,而航空公司则需要在设备制造的基础上,提供类型更加多样的信息服务,形成完整系统的航空管理解决方案。从发动机制造者到航空信息管理服务提供商的转型符合工业4.0的要求,也是制造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

李杰教授提出,制造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是“机器多、人多、数据多”,而试图简单通过引入先进设备实现行业升级,造成的结果往往是“机器多、人少、问题多”。减少人员未必会带来高效,管理机器的难度可能会更大。自动化需要有很强的管理技术作为支撑,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更需要清晰的理念支撑。 

李杰教授提出的价值创造煎蛋模型,为工业4.0时代的中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启示。在煎蛋模型中,蛋黄相当于中国制造业强调的机器的自动化以及工厂的信息化,蛋白相当于自动化与信息化衍生出的价值。通过利用新的方法和技能解决未知问题,尤其是关注安全、污染等问题的预测和预防,保护制造业投资的利益。此外,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重点在于利用大数据提炼制造知识。虽然制造业的许多装备来源于进口,但是基于数据挖掘形成对材料、装备、方法、测量、维护的深刻认识,就可以形成适应中国情景和行业特征的发展理念,促进制造业的精益求精。 

经历了数十年的跳跃式发展,中国制造业存在着缺乏理念和忽视细节的问题,其发展尚处于自动化初级阶段,关注点仍停留在质量提升与成本控制层面。中国工业的自动化道路需要遵循科学的规律,关注合理化与标准化,注意挖掘制造的意义。工业4.0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契机,其核心不是实现自动化与信息化,而是关注制造业对客户、人类以及环境的意义,以零故障保证设备运行性能,以零意外彰显对生命的尊重,以零污染表达对社会的关切。 

相关阅读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简称产研院)是一个专注于高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新兴产业技术培育中“生产关系”的研究和实践的创新机构,除重点聚焦部属高校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等政策的研究之外,更加注重这些政策在新兴产业技术培育的创新工作中的试点和示范实践,通过对新兴产业发展的高新技术前瞻性布局,整合和汇聚各类创新资源,组织力量有针对性地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共性技术,从而推动技术集成创新,推进技术转移,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2014年起,产研院发起实施“全球创新伙伴计划Global Innovation Partnership(GIP)”,瞄准创建国际化、开放性、合作性的创新平台,引进世界一流的创新服务机构,联合全球创新资源(大学、工业界、学术团体等),借鉴全球先进创新模式,为促进我国高新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提供样本和帮助。 

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2015.03.05 

原文: 全球专家齐聚沪上 论智工业4.0产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