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崇明环境教育基地 探索生态发展路径

12.06.2017  22:31

        提到崇明,人们要竖好几次大拇指:水好!空气好!生态好!

  崇明,拥有优越生态环境和丰富自然资源,是上海重要的生态屏障,对长三角、长江流域乃至全国的生态环境、生态安全都有重大影响。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崇明逐步探索生态发展的路径。2005年,市政府批准《崇明三岛总体规划(2005—2020)》,明确了崇明三岛的功能定位,提出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去年底,《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今年3月,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推进工作大会召开。按照中央的要求部署关于长江沿线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指示精神,上海提出举全市之力,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使崇明岛成为鸟类的天然博物馆、候鸟的天堂,推动形成崇明岛家家户户共建生态岛的氛围和机制。同时,生态岛建设要真正惠及当地群众,使广大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目前,崇明有多家环保教育基地,其中有湿地公园,也有生态科技馆。无论是在保护生态的一线,还是环保教育的后方,他们的努力有目共睹。

   一只蛸蜞的生态平衡理念

  ——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从细处着手进行生态修复

  一条总长6.8公里的木栈道穿行于草丛间,直到长江边上,两边芦苇摇曳,影影绰绰,一片清新的翠绿。这里是崇明西沙国家湿地公园,作为上海第一家国家级湿地公园,它保存了17种地质遗迹和地貌景观。更值得公园管理者自豪的是,短短几年间,这里已经形成了一片成熟的生态系统。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芦苇下有一种平凡却很伟大的底栖动物,它们是淡水域的蛸蜞,孩子们称之为小螃蟹。蛸蜞是杂食性动物,除了爱吃芦苇叶,腐生的物质也都吃,在湿地生态系统起到分解的作用;其排泄物也为湿地提供矿物质盐分,滋养了水生植被。蛸蜞大大小小的洞穴不仅使土壤更加松软,在涨潮时水灌进洞来,也达到了良好的蓄水效果。湿地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徐忠将蛸蜞称作湿地的无名卫士,日夜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没有它们就不会有湿地的草长莺飞”。

  可是,蛸蜞面临的威胁从来没有消失过,湿地公园开放以来,许多游客热衷于钓蛸蜞。用芦苇做钓竿,梢上用铅丝扎一片肉或者串条蚯蚓,很快蛸蜞就上钩了。2014年的一篇新闻报道里提到,当年国庆黄金周7天,至少10万只蛸蜞被钓走。

  湿地公园已形成成熟的生物链,如果一个链条断裂,整个生物链就会被破坏,进而对生态产生威胁。园方无法坐视不理,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劝阻钓蛸蜞的游客,驱散私售钓竿的人;另一方面加强宣传教育,让更多人了解蛸蜞的重要性。徐忠认为,与蛸蜞近距离接触体验,可以培养提高公众对蛸蜞的正确认识,从而更多地去关注、了解湿地的功能特性,让人们去爱护它们。

  保护小小的蛸蜞,只是公园维护整个湿地生态系统的缩影。芦苇也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的一环,既能为鸟类和其他生物提供栖息之所,又能为其提供食物。但如果放置不管,又可能会变得稀疏不堪。公园采取更科学的方式——划块收割,确保芦苇可持续地生长。“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在增强。”徐忠说,前几年,木栈道边的芦苇总是被人们折得七零八落。如今,大家都知道只动眼不动手,把美景留在原地。

  就是这样,从保护一只蛸蜞、一根芦苇开始,园方和游客共同努力维护着整个湿地的生态系统。如今,在这里常能看到白鹭与灰鹭齐飞的美景,河道里偶尔还会有鱼儿跃出水面。迁徙到来的候鸟、长驻的留鸟—震旦鸦雀、罕见的中华鲟和“”色树林下的“根雕艺术”,共同构成了一片独特的湿地风光。

   一片湿地的可持续发展思路

  ——东滩湿地公园探索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双赢模式

  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人类该怎样对待这一珍贵的自然资源?

  大力开发,追求经济效益?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这两种观念都是不对的。位于崇明岛最东端的东滩湿地公园提供了另一种思路。自2003年开工建设以来,公园一直积极探索自然保护与经济开发双赢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力求建立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国际性生态示范区。

  “十年磨一剑”是园方最自豪的事情。这里原本是一片荒芜的盐碱地,随处可见的蟹塘里堆满了各种垃圾、动物粪便。2003年,公园启动修复工程,经过十年的治水、改土、复绿、造景,原本的光滩满眼是绿色。保留原有泥滩的同时,园区重建了大面积雨水收集区,蓄水量达60万立方米,通过雨水冲刷洗盐,将原有10‰的盐碱水渐变为1.5‰的咸淡水,大面积的泥滩和水域也吸引了大量水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目前,东滩湿地公园已完成1.81平方公里范围的基本环境建设,共建成绿化面积27万平方米,种植苗木260余种,湖面面积35万平方米,原始芦苇面积40万平方米。

  候鸟也愿意来歇歇脚。东滩湿地已成为亚太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据专业统计,到过公园的鸟类达153种,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和濒危物种14种,如白头鹤、花脸鸭、震旦鸦雀等,迁徙过境单种鸟群总数超过2000只。

  扬子鳄是我国一级保护珍稀动物,生存现状堪忧,野生个体不足150条。2007年和2015年,东滩湿地公园分别引入6条扬子鳄个体,开展扬子鳄野放和种群恢复研究。通过栖息地改造和监测保护,引入的扬子鳄个体顺利地在东滩湿地筑巢、打洞和繁衍,如今大大小小的扬子鳄已经超过20条。

  环境好了,生物多了,游客纷至沓来。如今每年来东滩湿地观鸟、游园、参加各类活动的游客约20万人次,如何协调好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公园有两个妙招。

  第一,举办各类环保科普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生态保护意识。以去年为例,公园围绕湿地修复、候鸟保护和扬子鳄种群恢复,举办如观鸟节、夜寻扬子鳄、生态小卫士召集令等10余项科普教育活动,其中观鸟节与夜寻扬子鳄为常年持续开展的特色活动。

  第二,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的影响降到最低。比如,公园内所有河道及雨水收集区全部在原有潮沟的基础上挖深和拓宽而成;公园内保留了大面积的原生芦苇,为候鸟提供休憩场所,尽可能的减少人为干扰。

  在公园的管理者看来,人类的关注和介入,对湿地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并无坏处。重要的是,要在合理利用湿地资源的基础上,引领更多的人来关注湿地、爱护鸟类、保护湿地生态环境。

   一个生态讲台的互动课

  ———崇明生态科技馆将生态保护教育常态化

  崇明生态科技馆的公告板上宣布:周六下午两时,科学小讲台又开课了。

  这个科技馆并不大,展示区域面积2700平方米,4个主展区展示了崇明的生态风貌和生态科技,突出可持续发展理念及生态科技在生态岛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在馆内,最吸引小朋友的莫过于二楼的“科学小讲台”了。

  一杯清水,倒入酱油、醋、洗洁精、洗衣粉等,搅成黑乎乎的污水,老师问台下的孩子们:“大家知道如何把这杯水变清吗?

  许多孩子不知所措。

  老师继续提醒,刚才我们看过水质净化的一些办法,除了自然净化外,人工净化有哪些做法呢?

  孩子们一下子活跃起来,纷纷利用手边的碎石粒、细沙、脱脂棉、过滤纸、薄海绵片制作净化装置。

  这样的科学小讲台每周举办一次,课时约30分钟,以科普实验的课堂形式,通过让学生参与操作实验,了解实验原理并加深其对生态环保的思考。

  崇明生态科技馆馆长施永亮表示,许多环保话题太过宽泛,别说是小朋友了,连很多大人都不感兴趣。怎么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馆方根据展览特色,构思出相关课题。譬如,根据大气保护的主题设计出了“发烧的地球”,根据水资源保护设计出了“节约用水”等等。

  为了让小讲台吸引更多生态环保小粉丝,馆方还外聘了11名讲解员和4位优秀教师来上课。高校的学者、其他科技馆的讲解员也成为科技馆的智囊团。“虽然我们不是自然科学和生态保护方面的专家,但一定要确保小讲台的内容准确无误,让孩子接受正确的环保教育。”小讲台每周开放约60个座位,场场爆满。

  科技馆里如果都是说明牌,没有互动的项目,谁也不想来。设计之初,有专家给崇明生态科技馆出主意,展项只有能互动且需要开动脑筋,孩子才会停留三分钟以上,否则看一眼就走了。用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生态科技的内容,馆方着实动了脑筋。目前馆内总共有81项93件展品,95%以上可以互动。

  除了展品互动,还要让孩子们在专题活动中学会博弈,通过竞赛的形式,促使他们迅速思考、反应。以“我为垃圾找个家”专题活动为例,30名学生分为两组进行小组对抗赛,模拟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让两组在规定的参赛时间对垃圾进行分类。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大家都积极踊跃参加。

  现在的科技馆吸引了众多小粉丝,施永亮希望在教育引导孩子同时,也能影响家长们,共同为崇明的生态保护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