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0到3岁娃,做职场妈妈还是全职妈妈?

24.05.2018  15:23

  “什么?一个月1万元?有这钱送娃去上托儿所,为娘的还上个啥班?”这几天相关育儿论坛里正反两方吵得热烈。一方说,除非特别有钱,否则没必要;另一方说,这个钱花得并不冤,对于年轻的职场妈妈们来说,既满足了带孩子的需求,还保住了饭碗。那么,双方的观点碰撞究竟孰是孰非呢?

   全职妈妈花“小钱”保饭碗

  入托难是目前许多大都市的客观现象。对于一些家里缺乏祖辈伸把手的小夫妻来说,3岁之前的小娃娃要找个托儿所还是蛮麻烦的。尤其是现在私立的托儿所,大多收费比较高,每月8000元至10000元已经很普遍。这样的收费标准,职场妈妈们又能否承受得起呢?据最新发布的《2018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称,如今职场妈妈的月薪在5000元至6999元之间的占比21.1%,比非妈妈职场女性高了约一个百分点;月薪在7000元至9999元之间的占比18.4%,比非妈妈女性高了4个百分点;月薪在10000元至19999元之间的占比15.5%,比非妈妈女性高了近7个百分点;同样,月薪在两万元以上和三万元以上的职场妈妈占比,也明显高于非妈妈女性。

  那么,这样的月薪统计是否就意味着职场妈妈们就心甘情愿为孩子的入托支付“高价”呢?答案显然不是。这份来自中国母婴家庭服务平台等部门的联合调查还显示,职场妈妈的月薪占家庭总收入比重为四到五成的人群占24.2%,占家庭总收入五到六成的人群占13.9%,职场妈妈月薪只占家庭总收入一成以下的人群还不到6%。可见,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职场妈妈们获取的薪水,仍是家庭经济的半壁江山,其中相当一部分支出到了养儿育女上。

  “两三年的托育费也就二三十万元,只要职场的位子保住了,这点‘小钱’以后还能挣回来。”对于不少妈妈的观点,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周念丽说:“家长愿意‘高消费’让孩子入托,自然有各自的理由和原因,可能对于一些家里没人搭把手带娃的小妈妈们来说,失去工作的损失要大得多,情愿一横心一跺脚,花掉一笔不菲的钱让孩子入托,这样也可以保住自己的职场饭碗,将来加薪和升职都会顺坦许多。

   暂别职场尚需法律政策保障

  由于托儿所、幼儿园属于非义务教育,目前执行的是双轨收费标准,即公办园所执行“普惠”价,收费基本上很亲民,是公益性的;民办园所的收费则是市场价,还会不定期地上调价格,只需要到物价部门备个案。因此,周念丽提出,家长需要冷静观察,看看那些收费昂贵的托幼机构是否“物有所值”,切莫被一些打着所谓“双语”“国际”名称的机构所迷了眼。

  “家长的钱毕竟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对于收入并不高且求职流动性大的女性来说,生了小宝宝后适时回家当一段时间的全职妈妈,也是不错的选择。”……对于职场妈妈间的这些声音,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瑜芳说,从幼儿养育的角度来看,最关键的是孩子0至2岁年龄段,如果这段时间妈妈能陪着孩子成长,那就会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这个阶段毕竟“以养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不要认为妈妈在家带养比不上托幼机构。

  让更多0到3岁的孩子能在“全职妈妈”的照料、培育下成长,这种“刚需”至少在目前来看还是一种比较理想化的社会愿景。陆瑜芳说,让年轻的职场妈妈回家带娃,这需要同在职场的爸爸们的支持,需要营造正确的社会舆论氛围,更需要相关法律条文来充分保证女性的合法权益。“现在都市里人口出生率低迷,这也与职场妈妈身陷就业与孩子入托两难境地有一定关系。国家应出台一些辅助生育的保障性政策,让职场妈妈们安心养育幼小的孩子。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社会延续人口红利,都是十分有利的。

来源: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