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外西方语系荷兰语专业学生荣获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优胜奖

03.12.2020  14:16

2020年11月28日,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启动仪式暨第二届全国大学生国别区域演讲比赛顺利举行。中国政府前中东问题特使、中国原驻沙特、驻埃及大使罗林先生、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院长杨光先生和国内各高校相关院系的领导和负责人出席活动并担任评委。本次比赛吸引了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多所著名高校的400余名选手报名,上外西方语系2019级荷兰语专业李湘芸同学从中脱颖而出,前往珠海参与现场比赛。当日比赛中,李湘芸同学选择了“疫情下的中国担当”话题,通过疫情期间荷兰语班编写抗议词汇表,帮助荷兰抗疫的切身体会,向大家阐述了她理解的中国担当,最后取得优胜奖。

该比赛由中山大学国际翻译学院和中山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主办,是高校国别和区域研究人才培养院系联盟的配套活动,旨在响应国家国别区域研究人才培养的战略需要,鼓励青年学子投身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

能够参与此次比赛并获奖,李湘芸同学也深有感触,她表示:“非常感谢能有这次机会参与这样高规格、高质量的一次演讲比赛。奖项的获得离不开比赛前我系拉美研究组各位老师的指导,尤其是陈琰璟老师帮助我修改稿子、排练,调整肢体语言、停顿节奏等。在比赛的过程中,也远程全程陪伴,给了我很大的鼓励。这次的比赛也看到了全国各地优秀学子的风采,让我明白了自身的不足。结合我自己的参赛体会和他人的优秀表现,我觉得在准备命题演讲时,首先应该准备好高质量的演讲稿。在写演讲稿时,要注意将“深刻”与“生动”结合;在演讲的过程中,也一定要有自信,落落大方才会让评委和观众关注到你说的话,相信你说的话。演讲稿与演讲都需要在参赛前多次修改、反复打磨,这样才能在台上展现出最好的风采。通过这次比赛,我也对国别区域研究有了更深刻、更生动的理解,它并不是象牙塔,而是可以切切实实与你我、与国家发展有关的严肃学科。同时,我也认识到自己作为小语种学习者在一些细分研究领域的优势,对于“多语种+”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初审 / 编校 / 责任编辑 / 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