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的艺术感受 独特的艺术魅力 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之《郑和》在华理精彩上演

21.10.2016  01:04

    “音乐、灯光、肢体动作完美地融合在一起,非常有感染力”“能感觉到故事人物所带来的震撼,明白有得必有失”“演员的每一次呼吸,每一个抬腿、落地的动作都拿捏得恰到好处,很精彩”10月19日,第十八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校园行之全男班肢体剧《郑和》在我校奉贤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连演两场,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和本校师生观看了演出。

    《郑和》改编自新加坡剧作家郭宝昆的经典剧作《郑和的后代》,由从法国巴黎贾克·乐寇国际戏剧学校学成归国的黄俊达创作和导演,由近年亚洲最受关注的肢体剧剧团香港绿叶剧团演出。本剧以明朝太监郑和坎坷的一生和七次下西洋的故事为蓝图,将现实与虚幻相结合,将一个既有历史性、政治性,又具有文化性的故事娓娓道来,展现了他对自身定位的思索,也蕴含了对身份和阶级等的隐喻。

    进入剧场,观众在舞台上演员的影响下,很快进入了状态。舞台上的道具仅有五个大木箱,低角度的灯光,将影子投射在背景上。在如此简单的道具背景下,演员们凭借具有艺术控制力的肢体动作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将故事娓娓道来,通过对“太监”这个特殊的人物进行剖析,叩问自己的生命,给人以独特的视觉感受。表演的互动环节中,场灯突然打开,演员以发问形式走下舞台与全场观众对话,点燃了全场观众的热情,师生积极交流回应,全场气氛进入高潮。演出接近尾声时,一位一直在随剧情进展缓慢迈步的演员,起身快步将箱子竖起,在演出的道具上写下:回家?我没有家,我的家在船上,我的家在水上……展示了创作者对本剧的理解与思考,也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观众意犹未尽。

    演出结束后,许多同学都留下来,在剧场大厅与导演和演员们交流合影,询问演员关于本剧创作、表演等问题,表达对本剧的看法,不少同学还在留言本上留下了自己的观剧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