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是怎么办“私塾”的

17.07.2015  12:52

  读《居里夫人文选》,从中人们可以看到,在目光坚毅的科学伟人形象之外,居里夫人作为教育实践家与母亲的另一面。

  1906年4月19日,皮埃尔·居里遇车祸英年早逝,此时他们的大女儿伊伦娜刚9岁,小女儿艾芙才2岁。居里夫人忍住悲痛,坚强地承担起丈夫的未竟事业和教育孩子的重担。她既不能减少花在实验室工作上的时间,又要照顾家庭和辅导孩子。常常有人,特别是一些妇女问她,是怎样安排好家庭生活和科学事业的。居里夫人感慨道:“我承认,这的确不容易。”然而,居里夫人不但完成了这项不容易的任务,而且完成得非常出色。在丈夫去世5年后的1911年,居里夫人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奖。1935年,大女儿伊伦娜及其丈夫(又称“小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小女儿艾芙成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和记者,1937年出版了《居里夫人传》,畅销全球。

  两个女儿能够取得成就,与居里夫人特别的教育方式分不开。

  居里夫人认为,因材施教才会让孩子获得自由发展。为了发掘女儿的天赋,居里夫人像做科学研究一样用心研究,从她们小时候就开始细心地尝试、观察、比较,她在笔记本上写道:“伊伦娜在数学上聪颖,艾芙在音乐上早熟。

  居里夫人认为学校的各种读写训练太多,科学课程则普遍缺乏实践练习,于是和朋友们组织起来共同教育孩子,每个人负责一门课程,给所有的孩子上课;他们的教学把文理两方面的知识很好地结合起来,同时重视艺术修养。孩子们对课程很有兴趣,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大女儿伊伦娜12岁时就已经显示出较强的推理能力。于是,居里夫人创造很多机会,让她接触实验操作,17岁后伊伦娜就成为居里夫人的得力助手。后来她考进了巴黎一所学院的高级班,并轻松地提前通过了学士考试,之后又考入巴黎大学继造。

  小女儿艾芙活泼聪明,具音乐天分。居里夫人在艾芙小的时候,只进行适当的启蒙教育,而让她多做户外活动,保持健康。居里夫人说:“我的小女儿在她早期的学习中没有得到过我们自办的这种教育的好处,起初她只能勉强跟上学院的课程,后来才没有困难。她努力证明自己是一个好学生,在各方面的表现都能令我满意。

  居里夫人一直很重视孩子的户外活动,认为健康的体魄是一切的前提。在当时的法国,体育教育常被忽视。居里夫人则鼓励她们散步、游泳、练体操、爬山、长途步行或骑自行车。散步的时候,居里夫人会为她们讲解自然知识;每逢假期,她都带孩子们去远足,让孩子们亲近大自然,接触陌生人。

  居里夫人自身的品行也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她将镭的提取方法无偿地公布给全世界;尽管她获得的荣誉无数,但她全不在意,她甚至将英国皇家学会刚刚颁发给她的金质奖章给小艾芙当成玩具,一位朋友惊讶地说:“得到一枚英国皇家学会的奖章是极高的荣誉,你怎么能拿给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说:“我是想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对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将一事无成。

  爱因斯坦评价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在我认识的所有著名人物里面,居里夫人是唯一不为盛名宠坏的人。

  《居里夫人文选》一书收录了居里夫人的博士论文、她亲自为丈夫撰写的《居里传》以及她本人的自传,其中,她的博士论文是首次译成中文出版。书中配有大量珍贵的图片资料,书末还附有电影《居里夫人》DVD。在这本书里,我们读到的,不仅仅是居里夫人一生中最伟大的科学功绩,更能读到一位情感丰富的知识女性、一位理解真爱并践行教育理念的伟大母亲。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