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通过"易物"增进交流 老社区迅速包容新面孔

18.10.2014  08:38

  在上海,一提到“田林”,大家脑海中“穿行而过”的画面必定是:便利的交通,喧闹的集市,熙攘的人流,鳞次栉比排满街道两侧的小店铺……最最典型的“柴米风情”。

  作为上海比较早开发的大型居住社区之一,当年工人新村、教师新村等相继落户,再加上很多原拆原建户的入驻,为田林基本定下了“熟人社会”的调调。这么多年来,田林地区的邻里纠纷与数量一直处于平稳状态。然而这些年,伴随着城市发展,叠加几轮房产交易,老社区田林遇上了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年轻白领多了、外来人口多了。

  一个老社区,如何迅速包容这些新面孔,以及他们带来的新习惯新态度?

  街道党工委书记王萍介绍:早些年,走进田林任何一小区,很少听到矛盾,大家工作在一个单位,平时又是邻居,遇到事情彼此招呼一下,旁人劝说一下,很快和好了。现在老小区里陌生面孔多了,新问题也随之来了。比方说起居作息,年轻人喜欢熬夜娱乐,老人们喜欢晨练听广播,一来二去相互间总有龃龉;本地人和外地人因生活习惯不同也引发了不少小矛盾。

  “聚宝盆”因此诞生:能不能让彼此陌生的居民通过“易物”来增进彼此交流与感情,延续熟人社会的情愫?王萍说,闲置物品的“余热”可以温暖人心,“这些闲置物品交流到了真正有需要的人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了使用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出借、借用生活实用品,新老居民们也进行了一次看不见的情感传递与交流,彼此认同和归属感由此生根。

  据了解,目前来借用宝贝的居民中有老人也有年轻人,有本地居民也有新上海人。

  新上海人小赵因在聚宝盆“”到了寻觅已久的小螺丝刀,激动不已:“现在有点理解上海姆妈喜欢‘藏东西’的习惯了。以前总看不懂她们什么东西都往家里搬,现在看来过日子是需要留份心的”;而刚刚扭了腰的李家阿婆在聚宝盆借到了“擦窗机器人”,她也乐开了花,“原来觉得隔壁住的那些小年轻太懒、好浪费钱,连扫个地、擦个窗都不愿自己动手,要靠电子产品,现在想想可能真的是自己的思想落伍了。

  今年9月刚成立的田林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内,有一间名为“聚宝盆”的存放室,收纳了40件“宝贝”,多为使用率不高但却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包括工具 类,有全套的五金工具,还有家用钻孔机;生活小家电类,比如电水壶、挂烫机、缝纫机,扫地机;保健类,血压计、血糖仪等一应俱全,甚至还有空气净化器。据 悉,短短1个月,已有数十人次居民来租借“宝贝”。

  这些“宝贝”大多由居民捐赠,有需要的居民则可以来“聚宝盆”借用。

  这两天,正在布置婚房的新上海人小丁急着找个小冲击钻,用于挂置墙面装饰品,“这东西平时用的机会不多,买一个有点太费钱了。”在邻居邓大爷建议下,小 丁来到了“聚宝盆”,没想到真的借到了冲击钻。用完之后,小丁在冲击钻把手上贴上了一个爱心形状的贴纸,“希望下一个借用者也感受到这份温暖”。

  李阿姨是“老田林”了,看到“聚宝盆”心头一热,搬来了家里的血压计,“我现在血压比较稳定,放在家里一周才量几次;放在这里,可以让它服务更多人”。

  为确保“聚宝盆”里的“宝贝”能顺利流转起来,田林街道为“宝贝”的出借和归还立下了规矩:

  “聚宝盆”每周开放两天,每周二、四为闲置物品租借归还日。

  接收的物资以日常生活用品为主,捐赠的旧物品至少要有八成新的使用价值,并具有安全性。

  居民借用时需凭有效证件租借,做好《租借登记表》和每个物品的《申领卡》登记工作,同时需要交付押金100元。

  物品借用期最长为1周,超出期限或损坏物品则没收或抵扣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