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学校体育场地98%对外开放 居民:大门紧闭"进不去"

09.12.2014  09:09

  

  东方网12月9日消息:昨天,上海市体育局发布了2014年度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统计数据。数字表明,2014年全市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的中小学校共1277所,占学校总数的84.34%。所有硬件具备且符合开放条件的学校,已经98%向市民开放,其中包括徐汇、长宁等在内的13个区县所有具备条件学校实现100%向市民开放。但与此同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市民还不了解,原来在自己的身边就有这么好的健身场所。还有不少市民反映,自己社区所在的学校总是大门紧闭“进不去”。

   上海的学校场地开放究竟什么情况?统计数字确切吗?记者进行了一番调查。

  符合条件全部开放

  晚上6时50分,普陀区延河中学外早已等候了不少居民。7时一到,操场准时亮灯,居民们鱼贯而入,慢跑、打拳、跳舞,各有各的健身“门道”。62岁的俞舒鑫家住学校隔壁的新沪小区,每天这个时候,是他雷打不动的锻炼时间:“学校的场地最适合我们老年人了,塑胶跑道跑起来膝盖不会疼,阿姨妈妈们跳操也不会吵到隔壁邻居。”甘泉路街道是普陀区的老式居民区,社区公共体育资源相对比较匮乏,操场成了学校邻居们的最爱。

  当然,俞舒鑫还有其他的选择,只要手持甘泉路街道的健身一卡通,他可以在街道内所有10所中小学和职校中选择健身场所。到2014年末,普陀区共向社会开放68所学校,占全区学校的97%。

  “只要是符合条件的学校,基本实现了向社区开放。”负责此次统计的上海市体育局青少年体育处处长胡红介绍说,并不是所有学校适合向市民开放,比如一些市中心的学校因为场地十分有限,一些郊区的民工子弟学校硬件设施不符合标准,还有一些工读学校、少体校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就不在此列。

   锻炼也要看准时机

  在学校场地开放过程中,不少市民都有过吃“闭门羹”的经历。记者通过“965365上海体育公共服务官网”查询,发现全市17个区县的所有开放学校场地信息不尽相同,居民想要就近锻炼,还要“看准时机”。

  静安区目前共有27所中小学校,学校场地全部向社区开放。但是由于静安区地处闹市区,很多学校都是“弹丸之地”,操场跑道等资源原本就比较稀缺,所以大多数学校把开放时间定在了双休日,开放的也多为篮球场。同样情况的还有黄浦、徐汇在内的中心城区,学校开放也大多数利用双休日。

  长宁区目前共有49所学校向社区开放,绝大多数学校开放时间段主要为早上6时至7时以及放学后的一小时,加上双休日两个全天。到目前为止,上海市没有实现夜间开放的学校,大多数是参照这样一张时间表。

  位于嘉定工业区的叶城小学每天的开放时间为晚上6时到9时,双休日为每天9小时。从2011年开始,在嘉定区54所开放的学校里,绝大多数完成了夜间开放的灯光加装工程,工作日每天向市民开放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和嘉定一样,崇明、青浦等不少郊区学校的体育场地已经成为居民夜间健身的“根据地”,市区一些区也在陆续加快夜间开放的步伐。

   健身教学互相理解

  根据规定,学校向社区开放,一般每周累计开放时间不得少于21小时。但是记者也发现,大多数市区学校因为主要开放的是双休日的篮球场,所以前来锻炼的主体是学生和年轻人,这让很多附近老年居民感到不方便。而市区其他大多数的学校则在双休日的基础上加了早上或者晚上一个小时的时间,但居民们依旧觉得“不过瘾”。家住北新泾街道的张志珍阿姨说:“一个小时的时间太短,还没活动开,场地就要关闭了。

  但是,学校也有学校的苦衷。普陀区延河中学的开放时间为每天晚上7时到8时,校长朱俊这么解释:“学校结束一天正常教学后,还有一个整理的过程,7时开放,比较充裕。此外,学校地处老城区,周围一墙之隔都是居民小区,夜间开放需要灯光照明,到了8时,一些老年人和小朋友都准备休息了,所以我们在开放的同时也要考虑周边居民的生活作息。

  至于早上开放,学校也有苦衷。朱俊说:“一般来说,6时45分左右学校就要开始准备学生进校,一个小时的开放时间实际上并不充裕。很多早锻炼的居民宁愿选择去周围公园,学校场地早上的利用率并不高。

  学校体育场地向社区开放是一项公益活动,学校的第一要务是教学,所以场地开放只能在正常教学之外见缝插针。每年6月份和11月份,全市各学校会登记一份寒暑假场地开放时间表,这张时间表上,将大大延长开放时间,同时开放排球馆羽毛球馆等场馆。为周围的老百姓做一些实事,学校可以说是想尽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