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和医生的获得感如何提升

11.10.2016  16:38

  编者按:构建合理问诊秩序,让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让社区居民真正愿意去家门口的卫生中心,做到“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本报记者前一段时间连续两个多月蹲点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见证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一年成果。

  龙柏社区的变化,是正在推进的上海社区卫生新一轮医改的缩影。两个获得感的提升,也离不开上海多年来在全科医生培养、信息化基础建设方面的长期投入。未来,上海社区卫生还将逐步迈向平台化、功能化,促进城市分级诊疗真正落实,为医改全局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75岁的王时香老人家住龙柏地区,她常年往返于大医院挂号、配药。早在几年前,王时香与家庭医生韦莉君签约,成为其管辖居民,“韦医生了解我的病情,需要配些常见药,找她最方便。”可王时香也直言:过去社区药品种类不足,仍无法满足自己的全部需求。

  今年5月5日,老人再度来到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韦莉君告诉她好消息,“只要签约‘1+1+1’组合医疗机构,便可享受延伸处方,大医院的药直送到社区。”老人喜出望外。自此,新一轮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又多了一名签约居民。作为试点单位,包括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内的闵行区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签约“1+1+1”组合医疗机构(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家区级医院、1家市级医院)的人数达15.24万人,60岁以上签约人群达13.09万人,延伸处方人数达28510人。

   社区居民获得感:

  签约服务叠加,社区药品更全了

  在龙柏社区蹲点,不少居民告诉记者新一轮综合改革的最大改变,便是药全了,去大医院的次数少了。

  72岁的张仲卿家住龙柏六村,老先生患有多年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下肢血栓,“有段日子看病真是折腾,我在社区配降压药、到大医院配其他药,几乎每天都在医院里穿梭。”去年龙柏成为试点后,多项优惠措施纷纷落地,延伸处方、长处方尤受欢迎。

  “立普妥、泰嘉、阿司匹林,我吃的这几种药社区都能配得到。现在每3个月去大医院复查就行了,不用再来回反复奔波了。”诊室里,他签约的家庭医生韦莉君为他开出药方。何为延伸处方?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金伟介绍:大医院药方延伸至社区,并通过物流配送至家门口。这样病人在社区就能拿到大医院的药。

  韦莉君耐心地问诊、麻利地打出处方,整张处方单110.35元,张先生就诊全程只花了不到半小时。他掰着手指算了算,“以前我去仁济南院配药,来回路上就要快两个小时,现在家门口走过来5分钟,看病半小时。

  延伸处方非但便捷了门诊患者,对家庭病床患者而言更是福音。韩妙英老人卧床4年有余,常年患有慢性心脏病、胃炎。对她而言,在大医院与社区看病,感受完全不一样。“大医院不同专科开的药,往往相互冲突;社区医生对我的病情十分了解,长期随访大家都像亲人般熟悉。”韩阿婆装了心脏支架后长期服用泰嘉,延伸处方的落地,为她每月省下40元钱。张金伟介绍,针对家庭病床患者,延伸处方力争“”到家门口。药房引入自动化供应链平台,确保药品从医药公司到患者手中零库存、零差价,家庭医生再将延伸处方送到患者家门口。统计显示,延伸处方药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具后,居民门诊均次自付平均可减少7.03元。

  除了延伸处方之外,向上级医院转诊、长处方等同样是家庭医生可以提供的叠加服务。龙柏社区不少居民从转诊服务中感受到了便捷、实惠。61岁的协管员迟玉璋,有多年胃溃疡病史,签约韦莉君医生后,他按照医嘱开展自我管理、改善饮食生活习惯,定期请韦医生开转诊单,前往闵行区中心医院做胃镜。“要是我自己去闵中心,排长队、等检查在所难免,有了家庭医生牵线搭桥,去了就能检查,省时省力。

   家庭医生获得感:

  工作量精细化,收入与成就感均提升

  社区居民和家庭医生是社区卫生改革的两个轴,哪个轴转不起来都不行。如何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待遇,留住医生心,成为此轮社区卫生服务综改的一大目标。锁定“标化工作量”,是改革的“重头戏”之一。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党委书记黄陶承介绍:以往,家庭医生收入尚未做到精细化,开展的多项社区卫生服务与收入无法明确挂钩。

  杨建玲,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干医生,切实感受到了“标化工作量”新政带来的益处。她言简意赅地解释,“工作量标化后,自己的活知道怎么干、自己该拿多少钱明明白白。”目前,杨建玲管理347名社区高血压患者、75名糖尿病患者以及部分肿瘤及高危患者,“居民对家庭医生的认可度正渐渐上升,这样的环境氛围,让我有理由相信自己从事的是朝阳职业。”韩妙英是杨医生的家庭病床患者。此前,老人高血压一直控制得不好。杨建玲通过指导用药、健康指导、情绪开导等多重措施,帮助老人控制住了血压。如今,老人待这位年轻的女医生如自己亲孙女。杨医生直言,“职业带来的成就感,从一个个病例中便能体现出来。韩妙英阿姨和家人都特别信任我,这种被认可、被需要的感觉真好。

  这样的慢性病管理,过去在家庭医生收入中未必得到体现,而今却大有不同。龙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谭玲琳,向记者展示了一道公式:从中心角度来看,每年标化工作总量=主要项目年标化工作总量×矫正系数。有了标化工作量,社区家庭医生的工作任务更明确。以往,慢性病患者的管理、随访是家庭医生工作的一大部分,但收入方面并无对应值。实行标化工作量后,管理1位慢性病患者工作量是8个单位、随访一次工作量是1个单位……更精细的数据化,调动了家庭医生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有了价值体现。

  目前,闵行区卫生计生委列出6大类153项指标作为预算编制依据,年初,家庭医生根据上一年工作完成情况进行预算,设定薪酬预期目标。杨建玲列出2015年工作预算与实际所得:“年初设定的薪酬预期目标,如都能保质、保量完成,我可以拿到17.7万元绩效薪酬;实际上,去年按照我的完成情况,最终到手16.5万元绩效薪酬。”全面预算管理的薪酬制度,让杨医生这样的一线工作者所得收入一目了然。

  职业的成就感不断提升,上升的通道也在逐渐打开。据悉,闵行区卫生计生委为所有家庭医生安排临床技能培训,由三级医院专家坐堂、培训后颁发证书;优秀的临床骨干还有机会参加“中国和加拿大全科骨干师资培训班”,为全科医师理论、技术传授奠定基础。张金伟说,今年,中心力争实现家庭医生平均收入达税后20万元的水平;同时开展更多样的培训,让年轻家庭医生们看到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