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抓手”与三个“层面”——上海市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纪实之三

28.10.2014  17:32

          ■  郝如一  刘贵朝

 

          在上海,青少年已经成为推动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力量。这种力量不仅离不开红十字工作达标、示范、模范校创建,更离不开红会、教委和学校三方面的努力。

          一个“抓手”:创建红十字工作达标、示范、模范校

          早在1988年,上海市红十字会就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了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评选工作,后来扩展到高等学校;2004年前后又在全市学校开展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评选。但推动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还是近几年大力推进的红十字工作达标、示范和模范学校创建活动。

          2010年,市红十字会与市教委深度合作,先后修定、制定了红十字工作达标学校、示范学校评审标准,以及“创建”实施细则,指导全市已建立红十字会的1400多所各级各类学校有计划、分层次、按步骤地开展“创建”工作,让学校进一步搞清楚红十字会“做什么”和“怎么做”。

          有了标准,上海市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就驶上了“快车道”。南汇实验学校校长李建黎说:“‘创建’在促进学校文明建设上有独具特色的原动力,给学校整体工作以有力推进。”

          目前,全市68所高等院校已有54所建立了红十字会,建会率达79.4%;1593所中小学校和中专职技校有1364所建立了红十字会,建会率85.6%。在上海市1400多所成立红十字会的大中小学校里,已经建成市级达标学校303所、市级示范学校68所、全国模范校11所。

          据了解,从明年起,上海市红十字会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与时俱进地改“红十字达标(示范)学校创建”为“红十字特色学校评估”,以新的“抓手”为动力,使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红会层面:创意、协调,发挥主导作用

          “创建”活动中,上海市红十字会发挥主导作用,突出体现在对“创建”活动具体项目的创意策划、和教育行政部门等相关方面的有效协调,以及对“创建”活动的全面指导上。

          通过协调并联合市教委召开学校红十字工作年会、区县季度例会和高校秘书长工作会议,上海市红十字会明确不同阶段“创建”工作重点、加强分类指导,促进互动交流,改进方式,提高效率;针对“创建”进展,分批对中小学校领导、德育和教导主任,区县红会分管领导、青少年工作专职干部,高校红十字会秘书长、团干部、志愿者骨干等开展各类培训,进一步提升他们对“创建”的认识和执行“创建”标准的能力。

          大凡涉及“创建”的标准、规范,督导、验收,或重要会议、重点活动、重大步骤,都由上海市红十字会先提创意,制订方案,然后征求市教委的意见,达成共识后再联合行文。需要由市教委领导出席的会议,也由红十字会先行与教委沟通,进一步协调会议其他事宜。

          上海青少年会员数量占会员总数六成以上;上海高校云集,青年志愿者占比更高,青少年工作被上海市红十字会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海市红十字会副会长李明磊说,这是一项以青少年发展为本、以培养红十字事业接班人为目标的工作。基于这样的理念,上海市红十字会始终在“创建”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发挥指导作用。

          教委层面:合作、支撑,发挥保障作用

          “创建”工作“快车道”的开通和运行,教育部门的角色犹如“铺路工”和“巡道工”,为“创建”列车提供行政支撑和政策保障,让“创建”得以高效、优质、快速运行。

          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得到了市教委的充分理解和信任。每年全市学校红十字工作会议都有兼任市红十字会副会长的教委副主任出席,提出要求、布置任务、解决难题,调动相应的行政资源,提供政策支持。每个季度的学校红十字工作例会,区县教育局负责红十字工作的工作人员和区县红会干部共商“创建”在运作和管理上的具体问题。市教委在《上海市中小学生公共安全教育行为指南》中,专门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逃生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等内容列入其中,加入兴趣与拓展课程,与学校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品德教育等融为一体。教委还提高了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在年度全面考核中的权重,有力推动了“创建”工作。

          除了政策支持,上海市教委还为红十字会实施的学生急救培训、预防艾滋同伴教育等活动提供经费资助。体卫科艺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工作是红十字会为学校文明建设、学生道德教育提供的“正能量”,与“两纲”(生命安全教育大纲、民族精神教育大纲)高度契合。

          学校层面:运作、落实,发挥阵地作用

          上海市红十字会青少年工作部部长周湘兰认为,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和创建红十字工作达标、示范、模范校的主阵地在大中小学校。

          作为首批全国红十字模范校,上海外国语大学坚持把为社会提供创新型志愿服务作为巩固发展“创建”成果的举措。目前,学校红十字工作已成为学校精神文明创建中的主角。在同济大学,两年前,大学生志愿者把志愿服务拓展到遗体捐献实现的全过程。今年上半年,他们又对“创建”活动进行延伸,让学生到禁毒教育馆担任讲解员,在大学生中普及禁毒知识、两性健康知识等。

          浦东新区南汇实验学校副校长、红十字会副会长王欣介绍,该校按照标准抓“创建”,连打几场“阵地战”“攻坚战”。短短4年里,就实现了达标、示范、模范“步步高”。

          杨浦区同济小学是一所“藏身”于住宅小区的老牌学校,在上海11所全国红十字模范校里占地最小。但这所“袖珍型”学校,打造出了“创建”的“大阵地”——上海市第一所红十字工作示范学校、全国第一批红十字模范校。目前,校长方向红又在构想扩大“创建”阵地的“六化”思路:一是红十字教育课程化、讲座普及化、学科融合化;二是红十字与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师生活动全员化、先进人物示范化、知识教育常态化。

          去年发布的上海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红十字事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不断拓展红十字青少年工作内涵”。上海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此充满信心。

 

来源:中国红十字报